冯年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构造样式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周缘构造体系多变,基底结构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构造样式丰富。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时间四方面分析入手,将构造样式按成因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的形成、定型期一般要早于盖层滑脱型构造的形式、定型期。
- 刘立贵冯年忠
- 关键词:盐构造底辟构造刺穿构造江汉盆地江陵凹陷
- 江陵凹陷荆沙背斜带油气聚集条件及富集规律
- 1996年
- 江陵凹陷荆沙背斜带区域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构造成因不尽相同,圈闭类型丰富多样,八岭山为长条状抬隆背斜,花园为地垒式断块,复兴场为大型鼻状断块群,沙市、范家台为穹隆状背斜构造。应用大地构造、地震、钻井、化验、试油等资料,从构造、油源、储层、保存等方面探讨了油气聚集条件,从纵向上,平面上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并指出了影响油层产量的因素。
- 冯年忠余芳权李争熊智勇
- 关键词:江陵凹陷油气勘探油气圈闭油气聚集
- 江汉盆地古潜山带结构特征研究
- 2005年
- 利用2003年全盆地2km×3km地震测网解释成果和66口钻遇潜山的探井资料,初步查清了江汉盆地古潜山带的分布及结构特征。研究认为:大断裂和古隆起是潜山带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潜山带-大断裂-深洼陷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潜山带展布方向以北东、北西向为主,基岩结构复杂、时代跨度大,沉积盖层具有项薄翼厚、剥蚀强度差异大的特征。各潜山带都具有侧向供油、断层运移、潜山成藏的纵、横向输导体系,具有形成潜山成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有利于油气勘探。
- 冯年忠陈金荣
- 关键词:江汉盆地结构特征石油地质条件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构造样式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周缘构造体系多变,基底结构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构造样式丰富。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时间四方面分析入手,将构造样式按成因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的形成、定型期一般要早于盖层滑脱型构造的形成、定型期。
- 冯年忠蒋卫明阳芳
- 关键词:构造样式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盖层构造几何学滑脱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结构与沉积充填特征简析
- 2006年
- 江陵凹陷基底结构复杂,周缘构造轴向体系多变,构造运动多期,断裂发育期次各异,沉积岩、火成岩、盐源岩共生,构成了复杂的地下地质景观,是江汉盆地结构构造最复杂的凹陷之一。研究表明:江陵凹陷周缘三大构造轴向体系在凹陷内部汇聚,主要发育四组方向的断层,纵向上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北断南剥差异明显、西断东抬呈多个半地堑,沉积充填见多期不整合。另外,盐源岩上拱呈隐刺穿,火山岩喷发层多、面广是江陵凹陷沉积充填形成、演化的典型结构特征。
- 冯年忠刘立贵
- 关键词:地质构造不整合油气勘探江陵凹陷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论述了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的识别与类型,提出该剥蚀面的模式有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两大类,在地震剖面中以“截凸补凹”的形式出现。荆沙期为强烈断陷期,由于断隆抬升的不均衡性,造成不同地段与不同时代的地层以不同形式相接触,研究表明江陵凹陷荆沙剥蚀面可能是同期形成的。用镜质体反射率图解法、地震剖面几何比例法等方法计算了剥蚀量,编制了全凹陷的剥蚀强度图,对江陵凹陷的深化勘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冯年忠陈金荣蒋卫明
- 关键词: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侵蚀面不整合面油气地质
-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沙市盐构造形成机理及含油气性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三维地震、钻井、试油资料阐明沙市构造是由下第三系沙市组下段盐源岩,在外力作用下塑性流动上拱演化而成的隐刺穿型盐背斜构造。根据沙市盐构造具体地质条件,提出了其形成机理是古地形不平,浮力的产生,断层活动诱导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出盐构造的形成经历了盐源岩发育、盐构造孕育、发育、主要发育、定型五个阶段。盐构造含油气性十分复杂,在平面上有构造、构造一岩性油藏;在纵向上油气显示层位多、井段长、分布散、油藏个数多,油水界面可形成“高水低油”、“油水不齐”等复杂关系。
- 冯年忠阳芳罗大清
- 关键词:江陵凹陷油气勘探
- 江汉盆地值得重视的勘探新领域
- 本文利用沔阳凹陷沔31井、江陵凹陷鄂深8井在白垩系勘探成功实例,得到了出油构造都面向生油洼陷,构造形态为反向正断鼻;出油层位紧临断层下降盘新沟嘴组下段主力烃源岩,且有较好的储集层的勘探启示。提出了在江陵凹陷范家台三维工区...
- 冯年忠
- 关键词:勘探启示勘探新领域
- 文献传递
- 江汉盆地古潜山带结构特征
- 2004年
- 大断裂和古隆起是潜山带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潜山带—大断裂—深洼陷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潜山带展布方向以北东、北西向为主,基岩结构复杂、时代跨度大,内幕结构常为向斜,沉积盖层具有顶薄翼厚、剥蚀强度差异大的特征;潜山带具有形成潜山油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有利于油气勘探。
- 陈金荣冯年忠
- 关键词:江汉盆地断裂带向斜逆断层地层
- 多波地震勘探理论方法与实践浅谈
- 1998年
- 横波及横波与纵波的联合勘探技术称为多波地震勘探。它能提高对地层岩性、油气圈闭和储层(特别是裂缝情况)、含油气的识别能力。文中简要介绍了多波地震勘探的概念、理论方法、野外施工前的试验内容,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方法与原则。我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地层都获得了有效的转换横波资料,这些资料对确定小断层、小幅度圈闭、岩性识别、风化壳解释方面有一定的优点。指出这种勘探新技术,对江汉盆地解决局部地区的具体地质问题可能是有用的,应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 冯年忠郭彬程
- 关键词:地震勘探纵波横波转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