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之挺

作品数:14 被引量:138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解剖学
  • 2篇第二掌背动脉
  • 2篇形态学
  • 2篇掌背
  • 2篇掌背动脉
  • 2篇皮肤
  • 2篇海马
  • 1篇毒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氧
  • 1篇心脏
  • 1篇兴奋毒
  • 1篇兴奋毒性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氨基酸
  • 1篇血性
  • 1篇眼眶
  • 1篇医学伦理
  • 1篇医学伦理学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医学...
  • 1篇华山医院
  • 1篇万荣县人民医...

作者

  • 14篇倪之挺
  • 4篇俞光荣
  • 4篇李广君
  • 4篇张凯
  • 3篇徐丹令
  • 2篇胡滨成
  • 2篇梅炯
  • 2篇袁锋
  • 2篇陈实
  • 2篇陈实
  • 2篇李广君
  • 2篇胡惠民
  • 1篇刘亚东
  • 1篇姜殿辅
  • 1篇揭冰
  • 1篇赵宏谋
  • 1篇施向挺
  • 1篇李连生
  • 1篇孙红斌
  • 1篇常万兴

传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8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剖学中的医学伦理学──从尸体的来源看告知和同意被引量:3
1999年
李广君倪之挺党泽徐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伦理学尸体告知
过氧化氢在大鼠心脏缺氧再灌注时的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研究心肌缺氧再灌注时过氧化氢的产生部位。方法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 ,CeCl3 为捕捉剂 ,用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用X 射线能谱分析的方法对沉淀颗粒进行元素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心肌的线粒体肿胀。内皮细胞腔面、基底膜、肌细胞膜都有沉淀颗粒 ,以血管内皮细胞腔面最多。结论 缺氧再灌注时 ,不仅损伤内皮细胞 ,而且损伤至每一个心肌细胞。
李广君刘亚东徐丹令倪之挺党泽徐
关键词:缺氧再灌注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心肌缺氧
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0
2004年
目的 :探讨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 0侧干燥跟骨标本分 3组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剖开 ,观察跟骨骨小梁排列。解剖 13例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 ,观察跟骨周围的肌腱、血管、神经走行 ,以及关节囊和韧带的附着。对其中 3侧新鲜足标本分别以红黑墨水灌注胫后动脉及腓动脉 ,观察跟骨及其足部皮肤的血供状况。结果 :跟骨骨小梁的分布特点为内、后、上致密 ,外、前、下稀疏。胫后动脉主要供应跟骨前下部骨质和足底前 2 /3皮肤 ,腓动脉主要供应跟骨后上方骨质和足跟底部皮肤 ,胫前动脉则供应跟骨中央和足背绝大部分皮肤。结论 :应根据跟部皮肤的血供选择手术切口。载距突和跟骨结节可作为跟骨骨折内固定的固定点。
梅炯俞光荣朱辉祝晓忠李广君倪之挺
关键词:跟骨解剖学骨小梁骨折内固定
距跟骨间韧带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研究距跟骨间韧带的解剖特征,为了解其功能及损伤重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30侧小腿足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距跟骨间韧带前、后束的特征并进行大体测量。结果 距跟骨间韧带后束走向上内或后上内,长、宽、厚分别为:(9.86±1.15 )mm ,(9.85±0 .93)mm ,(1.32±0 .15 )mm。前束走向后上内,长、宽、厚分别为(14 .17±1.6 5 )mm ,(7.6 8±1.83)mm ,(1.4 7±0 .36 )mm。结论 距跟骨间韧带是维持距下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张凯俞光荣施向挺倪之挺陈实
关键词:关节稳定
颈椎病后路脊髓前外侧减压术及其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
1993年
1989年作者设计的后路脊髓前外侧减压术是在直视下施行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手术,特别是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所致脊髓压迫,此手术可同时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症状。4年来治疗30例,效果很好。作者用50具成人尸体按此手术的方法及程序就手术野进行了解剖,对肌层的血供、椎弓板、椎管以及神经根和脊髓进行了观测,并用这50副成人颈椎标本测量了椎间孔、椎间管、钩突及横突孔。除总结手术方法及临床病例外,作者并通过解剖观察提出手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李连生张琪胡滨成胡惠民钱雨根倪之挺易冰轮韩平
关键词:颈椎病减压术颈椎
谷氨酸对大鼠海马兴奋毒性作用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为明确谷氨酸对神经细胞有兴奋性和毒性作用。方法 :选用具有较多N 甲基D 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的海马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SD大鼠 ,给予L 谷氨酸钠盐 (MSG)皮下注射 ,在不同的时间内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和其海马神经细胞受损的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发现大鼠的早期行为表现较为兴奋 ,而后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迟钝。在光镜和电镜下 ,神经细胞早期为水肿 ,后期为水肿明显和细胞器的破坏直至细胞的固缩 ,损伤主要表现在CA1区。结论 :提示边缘系统的海马结构易受谷氨酸的影响 ,同时也表明了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 ,可为临床药物和食物添加剂的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徐丹令李广君倪之挺
关键词:海马谷氨酸兴奋毒性形态学
国人骨性眼眶的测量与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观测通辽地区出土的100个成人干燥整颅(男68,女32),对7项测量值及眶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其他文献报告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丰富充实眼眶研究的国人资料,并为眼科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
陈实李颖倪之挺
关键词:眼眶
标本的制作设计和美学被引量:2
1999年
李广君倪之挺党泽徐
关键词:标本美学
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为第2掌背动脉(seconddorsalmetacarpalartery,SDMA)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观察其效果。方法30例新鲜成人尸手标本经肱动脉灌注天然乳胶—红色球磨染料混合液,观察SDMA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支。临床采用SDMA双轴点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8例,背侧11例,掌侧7例,其中背侧皮肤缺损伴拇长伸肌腱缺损3例,中指背侧近侧皮肤缺损2例。切取皮瓣2cm×3cm~3cm×5cm。结果尸手标本中,皮肤返支血管出现率100%。皮肤返支血管在SDMA与食指伸肌腱交叉连接远侧0.5±0.2cm处穿出,在距掌指关节近侧1.2±0.5cm处进入皮肤;可见1.7±0.7支细小皮肤返支血管分支,在背侧浅静脉深面向近侧纵向扇行分布行走,血管网间有很多吻合;皮肤返支血管外径0.3±0.1mm,长6.5±0.8cm。临床应用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6例获8~14个月随访,2例失访。随访期间皮瓣色泽好,外形满意。皮瓣内神经桥接指固有神经的3例和与指背神经吻合的9例,两点辨别觉分别为0.9、1.1mm;未吻接神经的4例两点辨别觉为13~15mm。结论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恒定,皮肤返支血管可增加SDMA皮瓣血管蒂长度,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克服了SDMA岛状皮瓣从指背取皮需植皮留下瘢痕的缺点。
袁锋俞光荣张世民张凯梅炯倪之挺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阻滞剂在脑缺血性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通过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和运用兴奋性氨基酸NMDA型受体阻滞剂MK 80 1,观察海马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变化及其所致细胞结构改变。方法 采用Pulsinelli氏改良方法 ,分别测定大鼠海马在脑缺血不同时期EAA的改变及MK 80 1对EAA所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 提示脑缺血时EAA明显升高 ,且缺血时间越长释放越多 ,经过MK 80 1治疗细胞损伤明显减少。结论 大鼠脑缺血后EAA明显升高 ;MK 80 1能阻止EAA对脑的损伤 。
徐丹令李广君李颖倪之挺
关键词:脑缺血兴奋性氨基酸MK-801受体阻滞剂海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