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艳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头罩吸氧
  • 1篇新生儿体温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维生素
  • 1篇血清维生素D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婴儿
  • 1篇体温
  • 1篇体重
  • 1篇暖箱
  • 1篇儿童
  • 1篇儿童骨密度
  • 1篇矮小症
  • 1篇鼻腔
  • 1篇CO2浓度

机构

  • 4篇滁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俞艳梅
  • 3篇吴琪
  • 3篇钟冲
  • 2篇顾涛
  • 2篇宁尔莉
  • 2篇汪海涛
  • 2篇周皖兵
  • 2篇武荣
  • 2篇金桂红
  • 2篇熊言佳
  • 1篇王圣东
  • 1篇钱昊
  • 1篇周海燕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头罩吸氧不同供气流量下新生儿鼻腔内外CO2浓度的变化
武荣金桂红俞艳梅钟冲汪海涛宁尔莉周皖兵吴琪熊言佳顾涛
该项目是了解在不同头罩下和不同供气的流量下,新生儿的鼻腔内外的CO2的浓度变化,以便合理和正确的使用头罩吸氧。实验研究结果提示,新生儿在大、中、小头罩下,在外无来供气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头罩内确有二氧化碳潴留,头罩供气流量...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鼻腔
头罩吸氧不同供气流量下新生儿鼻腔内外CO<,2>浓度的变化
武荣金桂红俞艳梅钟冲汪海涛宁尔莉周皖兵吴琪熊言佳顾涛
该项目是了解在不同头罩下和不同供气的流量下,新生儿的鼻腔内外的CO<,2>的浓度变化,以便合理和正确的使用头罩吸氧。实验研究结果提示,新生儿在大、中、小头罩下,在外无来供气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头罩内确有二氧化碳潴留,头罩供...
关键词:
关键词:头罩吸氧
矮小症儿童骨密度与血清维生素D IGF-1 IGFBP-3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7
2022年
目的:分析矮小症儿童骨密度与血清维生素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40例矮小症儿童,按照其2种药物激发试验后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将患儿分别纳入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组、生长激素缺乏(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组,并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骨密度及血清维生素D、IGF-1、IGFBP-3水平,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骨密度与矮小症儿童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ISS组、GHD组儿童骨密度依次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SS组、GHD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IGF-1、IGFBP-3依次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ISS、GHD患儿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IGF-1、IGFBP-3均呈正相关(r=0.627,0.660,0.625,P<0.05)。结论:不同病因所致矮小症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表现,且患儿骨密度下降幅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IGF-1、IGFBP-3下降幅度密切相关。
钱昊俞艳梅吴琪王圣东钟冲
关键词:矮小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暖箱内不同体重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暖箱中不同体重的新生儿在不同测量部位的体温差异,为选取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86例新生儿根据体重分为4组,分别进行颈温、腋温、背温及肛温的测量。结果 (1)不同体重组背部皮下脂肪厚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与皮下脂肪厚度值呈正相关关系(r=0.280,P=0.000)。(2)较高体重组(2 000~2 499 g组及2 500~4 000 g组)在生后3 d中颈温、腋温、背温及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体重组(1 000~1 499 g及1 500~1 999 g组)第1天肛温较颈温(P=0.126)、腋温(P=0.328)及背温(P=0.274)较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及第3天不同体重组颈温、腋温、背温及肛温4个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暖箱中出生体重较低(低于2 000 g)的新生儿中,生后24 h内应采用肛温的测量方式,以达到准确的体温数值。在正常出生体重或大于2 000 g的新生儿采用背部测量体温的方式较适宜。
俞艳梅周海燕
关键词:体温出生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