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瑶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急诊
  • 2篇儿童意外伤害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悬液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试验
  • 1篇预热
  • 1篇原菌分析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儿
  • 1篇肾炎

机构

  • 9篇昆明市儿童医...

作者

  • 9篇侯瑶
  • 5篇刘红林
  • 2篇殷峥
  • 2篇赵明波
  • 2篇张超
  • 1篇王英萍
  • 1篇杨智宽
  • 1篇王霖
  • 1篇吴雄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8年昆明地区3063例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掌握昆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干预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收集2018-01-01-2018-12-31期间至昆明市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技术中心就诊的患儿数据,对昆明市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收集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卡3063例。男童重度意外伤害发生构成比高于女童,≥1~<3岁重度意外伤害发生构成比最高,意外伤害发生类型前3位:跌伤(34.00%),烧烫伤(12.77%),交通伤(11.79%)。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家(60.63%)、公共场所(20.14%)、道路(14.20%),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头(31.24%)。住院人数所占比例为25.92%,平均住院日为7.46 d,平均住院费用为9257.48元。治愈率为99.51%,残疾11例,死亡4例。结论:儿童意外伤害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身心、经济的严重危害,儿童意外伤害预防重于控制,只有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力量才能减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给儿童一个安全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侯瑶刘红林徐鸣浩
关键词:儿童流行病学
一种儿童急诊用多功能可视洗胃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急诊用多功能可视洗胃机,属于洗胃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主体内滑动设置有预热罐、废液罐和输液罐,所述预热罐和输液罐相连通,所述预热罐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废液罐和输液罐相连通,...
侯瑶王霖赵明波章治平黄永坤宋丽娟许树宇张超周松兰廖鹏
一种儿童急诊用新型人工复苏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急诊用新型人工复苏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复苏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箱体的外壁上铰接有密...
侯瑶赵明波刘红林黄永坤孔楠许树宇廖鹏张超周松兰李鹤琴侯瑜章治平王英萍龙桂萍熊京轩宋丽娟杨继岚
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与口服二种给药方式的退热效果比较
2013年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与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对于高热儿童退热疗效对比。方法 1岁以上高热儿童,腋温39.1~41.0℃。分为二组,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二组均按10mg/kg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结果观察组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5℃以下的百分比为72.5%、90.0%。对照组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5℃以下的百分比为60.0%、75.0%。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对高热儿童的退热效果优于布洛芬混悬液口服。
侯瑶杨智宽殷峥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口服给药退热
中毒患儿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总结昆明市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5例中毒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我院因中毒就诊,并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液净化方法、不良反应、治疗结局。结果13例患儿痊愈,2例好转,无死亡病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尿素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为7~19 d,平均(9.5±2.3)d。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儿童中毒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儿科领域积极推广,从而提高中毒患儿的治愈率、生存率,改善预后。
侯瑶刘红林徐鸣浩
关键词:中毒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浆置换
外周血TLR2、PRF及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NK细胞表面穿孔素(PRF)及颗粒酶B(GrzB)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9例嗜血细胞综合征儿童作为观察组,另纳入79例同龄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TLR2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LR2、PRF及GrzB的诊断效能,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外周血TLR2水平及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Logistic回归法分析TLR2、PRF及GrzB三者交互作用对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及NK细胞表面PRF、GrzB联合诊断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价值明显优于单一诊断;死亡组外周血TLR2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低于存活组(P<0.05);低TLR2与高NK细胞表面PRF、GrzB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外周血TLR2表达及NK细胞表面PRF、GrzB阳性细胞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效能,且与患儿预后存在交互作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孔楠侯瑶吴雄田阳阳徐鸣浩刘红林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TOLL样受体2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
昆明地区儿童意外伤害3086例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 调查昆明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系统,统计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昆明地区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308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经统计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年昆明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发生类型是摔碰伤,发生的主要地点是家中;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是性别、年龄、家庭文化程度、安全教育(P < 0.05 )。结论 儿童意外伤并非都是不可预料,无法避免的,应针对存在高危因素者密切关注,积极预防,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刘红林徐鸣浩侯瑶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
108例儿童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我院诊断为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年来儿童败血症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趋势以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思路。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败血症的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败血症患儿年龄分布以新生儿居多,占52.8%。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占多数,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提示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结论:本次调查中儿童败血症以新生儿居多,以G+菌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败血症病原菌呈耐药趋势。
侯瑶殷峥
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
内皮素与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侯瑶
关键词:内皮素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