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新生儿听力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3篇筛查结果
  • 3篇听力筛查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2篇影像学分析
  • 2篇先天性耳聋
  • 2篇耳聋
  • 1篇新生儿筛查
  • 1篇新生儿听力筛...
  • 1篇婴儿
  • 1篇影像学评价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聋
  • 1篇听力
  • 1篇听力检查
  • 1篇听力障碍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侯峥
  • 5篇吴皓
  • 5篇李蕴
  • 4篇陶峥
  • 2篇程岚
  • 2篇杨军
  • 1篇李玉华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中内耳畸形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儿中内耳畸形的颞骨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行听力学检查后确诊的先天性SNHL儿童进行颞骨CT和MRI检查,其中188例资料完整,总结影像学所见,按Sennaroglu分类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CT和MRI显示其中35例(54耳)存在内耳发育畸形,3例(5耳)同时合并中耳及外耳畸形。35例中共同腔畸形2例(4耳);耳蜗发育不全1例(1耳);耳蜗不完全分隔Ⅱ型(IP-Ⅱ)即Mondini畸形13例(26耳);前庭扩大4例(7耳);半规管畸形13例(19耳);内听道狭窄7例(10耳);内听道扩大1例(2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9例(34耳)。结论对先天性SNHL患儿行CT及MRI检查非常重要,可发现其中存在的内耳发育畸形。CT及MRI对诊断内耳畸形优势互补,为临床治疗,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程岚吴皓杨军陶峥李蕴侯峥李玉华
关键词:内耳畸形
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新生儿听力筛查(UNHS)系统的建立可以早期发现、诊断、干预先天聋儿,对于减少聋哑儿的发生,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和提高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地作用。本篇对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新生儿听...
侯峥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像学基因诊断先天性耳聋
文献传递
先天性耳聋的影像学评价
2007年
先天性耳聋是人类最为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本文综述了先天性耳聋的影像学特点,根据听力障碍病变发生部位,结合相关的胚胎学、流行病学特点,对其CT、MRI评价、特点给予阐述。
侯峥吴皓杨军
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特征及先天性耳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资料,统计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确诊结果先天性聋儿的临床特点,包括高危因素,地区分布,性别构成,及耳聋的严重...
侯峥吴皓陶峥李蕴
文献传递
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确诊耳聋者颞骨CT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确诊为耳聋的婴幼儿颞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对耳聋原因诊断的作用。方法:2005年1~12月,121400名新生儿参加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1077例2次筛查阳性者转至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一步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其中184例被确诊为先天性聋的患儿接受颞骨HRCT检查,对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84例先天性聋患儿中颞骨HRCT发现解剖畸形者58例(31.5%),其中外耳畸形26例(44.8%),中耳畸形21例(36.2%),内耳畸形31例(53.4%)。内耳畸形包括Mondini畸形12例,共同腔畸形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不伴耳蜗畸形6例,前庭、半规管畸形10例,内听道异常5例。另外,单纯鼓室积液20例(10.8%)。结论:HRCT检查对婴幼儿耳聋原因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
陶峥李蕴侯峥程岚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听力筛查颞骨
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8
200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特征及先天性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资料,统计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确诊为先天性聋儿童的临床特点。结果2005年上海市活产新生儿数123901,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121400,初筛率97.98%(121400/123901);初筛未通过14478例,阳性率11.93%(14478/121400),应复筛人数14478例,实际复筛10140例,复筛率约70.04%(10140/14478),复筛未通过1089例,复筛阳性率10.74%(1089/10140),转诊人数1077,占全部听力筛查儿的0.89%(1077/121400),确诊听力障碍人数358例,筛查假阳性率为0.59%,平均诊断年龄2.1月。其中暴露危险因素者为102名,男女比例200:158,城市和郊县分布比111:247,单耳聋为172人,双耳聋为186人,轻度聋221人,中度以上聋儿为137人。上海市2005年所有新生儿中先天性聋的发病率约为2.95‰(358/121400)。中度以上聋儿随访127人,接受干预91人,干预率71.6%。结论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达到或者接近推荐筛查标准,危险因素的暴露和遗传学因素在先天性聋的发生中占重要地位,筛查中应加强随访工作。
侯峥吴皓陶峥李蕴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流行病学干预
2062例婴儿的听力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3~6月龄婴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2062例(4124耳)3~6月龄婴儿有选择地进行客观听力测试,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导抗等检查,3月龄时诊断为听力异常者6月龄时复查,收集、分析两次听力测试的资料。结果3月龄时13例(20耳)ABR异常、DPOAE正常,504例(825耳)ABR、DPOAE均异常;ABR异常的845耳中,482例(808耳)(37耳失访)6月龄时复查示:13例(20耳)ABR异常、DPOAE正常,406例(702耳)ABR、DPOAE均异常,47例(64耳)ABR、DPOAR均正常,16例(22耳)ABR正常,DPOAR异常;比较两次检查结果显示:698耳(86.4%)听力无变化,90耳(11.1%)听力改善,20耳(2.5%)听力下降;在ABR反应阈正常、DPOAE未通过者中有438耳同时行226Hz及1000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1000Hz探测音声导抗异常183耳(41.8%),226Hz探测音声导抗异常6耳(1.37%)。结论3~6月龄婴儿的听力诊断必须结合ABR、OAE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进一步行高频声导抗检查;0~6月龄婴儿中耳功能的检查,运用1000Hz探测音声导抗比226Hz的更敏感;对确诊听力障碍者,尤其是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者,必须密切随访,警惕听力波动及进行性的听力下降。
陶峥李蕴侯峥顾宇吴皓
关键词:听力障碍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