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大理市1995年和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在GIS分析工具支持下,对土地利用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95年到2000年这5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呈现出林地和草地减少、耕地和建筑用地增加的趋势,水域面积变化不明显;(2)土地利用年变化率为0.5%,其中以建设用地面积的年变化率最大为5.84%,耕地和林地的年变化率分别为1.85%和-1.41%,而草地和水域年变化率较小,分别为-0.7%和0.01%;(3)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呈现出林地和草地转化为耕地,耕地和草地转化为建筑用地,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的特点;(4)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明显,总体上表现出林地占优势,耕地、草地、水域相当的结构特征;(5)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结构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人口增长,政府行为决策和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
- 李运刚何大明何承刚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 松华坝水库集水区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 随着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水集中排放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正逐渐取代点源污染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非点源污染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模糊性、潜伏性以及难控制治理的特点,因此,国际上应用水文、地理、数学等理论,建立非点...
- 何承刚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流域规划饮用水安全
- 因子分析法在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通过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2001~2007年的两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因子分析,两个断面8项水质指标中TN均超标,其余水质指标均未超标。使用SPSS13.0工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各异,牧羊河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为TN和TP,而冷水河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为CODMn、BOD5和TP。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处理好水源区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护好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质,确保昆明市民饮水安全。
- 何承刚冯彦王杰平
- 关键词:水质评价
- 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被引量:3
- 2009年
- 使用USLE模型作为识别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方法,利用DEM、土地利用、降雨和土壤类型数据库计算出USLE模型中的各影响因子及年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牧羊河、冷水河和松华坝水库集水区中,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牧羊河集水区,占其控制面积的1.61%;而在冷水河与松华坝水库集水区所占比例则较小,分别占其控制面积的0.39%和0.19%。在松华坝流域的水质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关键源区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措施。
- 何承刚冯彦李运刚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USLE模型
- 西双版纳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利用西双版纳州1980年、1995年和2000年三期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使用GIS分析工具,得出近20年来,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信息,借助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软件Fragstats进一步研究了西双版纳州林地的景观格局特征。结合云南省1985—2003年分县社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使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林地景观变化的主驱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980~2000年西双版纳州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有林地和疏林地大幅度减少,同时各林地景观组分表现均匀化和破碎化的趋势,这些变化都将对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从西双版纳州20年的短时间尺度来看,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需求量增大是导致本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
- 何承刚冯彦杨燕平
- 我国水源林保护区分级区划研究与实践——以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研究我国水源林保护区规划现状以及影响保护区区划的因素,分析得到水源林保护区有别于普通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分级区划进行规划管理的结论,从而提出三级区划的方法,对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保护区进行规划实践,尽可能地严格保护水体,并区划出准保护区作为保护性经营区,通过合理正确的引导,避免因保护区建立而触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 张蓉何承刚刘绍娟孙鸿雁
- 关键词:水源林
-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利用西双版纳州198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使用G IS分析工具,得出近20年来,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借助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软件Fragstats进一步研究了西双版纳州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980~2000年西双版纳州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有林地和疏林地大幅度减少,草地、建筑用地和旱地显著增加,反映出西双版纳州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景观格局的主要特征为异质性在减小,斑块类型趋于均匀分布的趋势,景观稳定性在降低。
- 何承刚冯彦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