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沪平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9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9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1支病变9例,2支病变17例,3支以上病变183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3例。结果:本组共移植血管668支,每例患者移植血管1~8支,平均3.20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9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98h,平均7.6h。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为2.91。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203例患者出院时症状明显改善及消失。随访115例(56.56)。随访时间2个月至5.1年,心绞痛消失109例,复发6例。结论:综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人文地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结合病人的年龄恰当选择旁路移植血管;均可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对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郑建杰耿希刚许锁春王海晨闫炀李勇新任沪平
- 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后左心辅助循环成功一例
- 2013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术前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量反流。入院时查体:血压140/90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触及震颤,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9次/分,心律不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和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
- 易秋月师桃耿希刚闫炀张永健王京玉戴刚任沪平
- 关键词:二尖瓣主动脉瓣心瓣膜置换术
- 钛制可返转的婴幼儿胸骨、肋骨牵开器的研制及其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采用钛材研制了可返转的婴幼儿胸骨、肋骨牵开器。此器件由齿条板、固定臂、活动臂、拨轮、摇柄把、带弧度可返转的档板组成。经 10 0家医院在心脏直视手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部分心内膜垫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结扎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临床应用获满意效果。
- 郑国强任沪平寇向东王健郑国玺陈海文张萍陈玉萍
-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胸骨肋骨
- 不同复温方法对液氮保存人同种瓣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寻找一种能最大程度保持液氮贮存人同种主动脉瓣活性的复温方法。方法同种主动脉瓣(n=36)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新鲜同种主动脉瓣,Ⅱ~Ⅵ组经液氮保存3月后,分别采用①42℃水浴复温(Ⅱ组),②(1.0±0.2)℃/min(Ⅲ组),③(4.0±0.5)℃/min(Ⅳ组),④(10.0±2.0)℃/min(Ⅴ组);⑤(30.0±4.5)℃/min(Ⅵ组)。将同种主动脉瓣复温至4℃,对所有同种主动脉瓣进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24小时葡萄糖代谢率测定,氰化胸腺嘧啶脱氧核甙(3H-TdR)参入、瓣膜组织培养。结果上述指标Ⅰ组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Ⅳ组优于Ⅱ、Ⅲ、Ⅴ、Ⅵ组(P<0.05)。组织培养Ⅰ组细胞生长优于其余各组,且早于各组3~4天。结论不同复温方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不同,以4℃/min匀速复温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最轻。
- 刘建林张鹏黄庆恒任沪平
- 关键词:主动脉瓣活性液氮保存复温
- 同种带瓣管道在左右室流出道病变矫治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 总结和探讨应用同种带瓣管道(CVH)纠治左右室流出道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制备CVH,应用于11例患者,年龄8~44岁(平均25岁),病种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IE)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例。结果 手术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随访1.0—6.5年,晚期死亡2例,与感染有关,其余疗效满意。结论CVH具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瓣膜功能正常,是人工合成管道理想的替用品。
- 许锁春任沪平耿希刚李兆志黄庆恒王乃栋孙立
- 关键词:同种带瓣管道手术方法
- 人体同种主动脉瓣临床应用一附7例报告被引量:4
- 1994年
- 本文报告7例液氮(-196°C)保存的人体主动脉瓣分别应用于主动脉瓣替换5例(其中1例合并瓣环扩大)、肺动脉瓣替换及法乐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成形各1例.术后随访5月~6年,临床效果满意.对同种瓣的特点、同种瓣替换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后遗留杂音和返流进行了讨论.
- 黄庆恒李兆志王乃栋孙立刘建林张勤奕任沪平隋东虎郑建杰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法乐四联症
-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 耿希刚郑建杰李兆志任沪平樊亚萍许锁春
- 该研究对平均年龄14.3±4.6岁的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从心肌、肺组织超微结构,非创性肺动脉高压的评估,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该疾病心肌肌微丝均有不同程度溶解、消失;肺超...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 同种带瓣管道矫治左右室流出道病变11例
- 2004年
- 任沪平许锁春耿希刚李兆志
- 关键词:同种带瓣管道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
- 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转流102例
- 1993年
- 作者总结了102例空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转流的体会。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应加强以下几点:转流平稳:灌流量2.4L/m^2,灌注压在5.3~10.6kPa。加强围术期全方位心肌保护。中度血液稀释HCT20%~30%,减少血液破坏,应用微栓过滤器,常规使用扩血管及正性肌力药物,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有效收缩,增加心排出量。
- 任沪平李兆志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动脉高压心肌保护
- 人同种异体心脏瓣膜库的建立及活性瓣长期保存技术研究应用
- 刘建林董安平何西利黄庆恒李兆志任沪平范朝晖
- 自1987年开始,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人同种瓣的采集、灭菌、液氮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不同复温方法对液氮保存同种瓣活性影响,不同保存时间对液氮保存同种瓣的形态学、生物力学、组织活性,抗原性影响及同种瓣膜再内皮化等多...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瓣膜同种瓣低温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