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柱
- 作品数:52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中IDO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目的: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抑制性免疫细胞,直接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远处转移。本实验研究不同期别乳腺癌组织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 任宝柱杨宝宏于津浦李慧曹水郭雪张新伟任秀宝
- 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大剂量化疗对高危乳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对高危乳腺癌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2,IL-10)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14例高危乳腺癌患者大剂量化疗前后血清IFN-γ、IL-2、IL-10的变化。结果:14例患者大剂量化疗前后血清中IFN-γ、IL-2、IL-10的水平分别为12.79±4.60pg/ml、6.55±5.42pg/ml、9.04±8.28pg/ml及12.38±3.23pg/ml、6.16±2.84pg/ml、9.00±6.85pg/ml,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大剂量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亦无显著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数大于50%与少于50%组相比,IL-10水平在大剂量化疗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化疗后这种差异消失(P>0.05)。结论:大剂量化疗对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无影响,而对淋巴结转移数大于50%者的Th2类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 任秀宝于津浦张澎李慧任宝柱郝希山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剂量化疗细胞因子TH1TH2
- CH-296和IFN-γ共同培养的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CIK细胞具有异质性的抗肿瘤作用,其中IFN-γ在增强CD3+CD56+细胞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在TCR刺激信号存在的情况下,CH-296被发现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CH-296和IFN-γ是否有相互促进CIK细胞表达的作用。方法:CIK细胞在CH-296包被培养板或不包括的IFN-γ中培养14 d。将CIK细胞增殖、代谢、表型、细胞毒性同传统的CIK细胞相比较。20例(其中18例为Ⅳ期)患者接受了3个周期的RN-CIKs治疗。临床反应通过KPS评分和CT检查进行评价。结果:CH-296通过减缓代谢和提高增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IK细胞的表达。CH-296和IFN-γ共同培养带有T细胞表型的CIK细胞,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临床试验中未发生不良事件。16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总体临床反应率(PR+SD)为65%(13/20),中位OS(16.95±6.10)个月。结论:CH-296能够促进IFN-γ提高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使CIK细胞有更强的增殖能力,细胞毒作用并减缓代谢。
- 周莉于津浦李慧于文文任宝柱曹水任秀宝
- 关键词:纤维连接素干扰素-Γ过继性免疫治疗实体肿瘤
- 乳腺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初探
-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原位组织来源的一群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s)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的表达情况,探讨IDO对MDSCs介导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杨宝宏于津浦李慧任宝柱刘俊田安秀梅刘婷任秀宝
-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评价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DC+CIK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对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同期配对NSCLC患者各61例,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生物治疗联合常规化疗组患者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29.6%、21.80。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常规化疗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7.3%,2年生存率分别为27.0%和10.1%(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了DC+CIK联合常规化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杨莉莉曹水李慧于津浦任宝柱安秀梅任秀宝
- X线辐射对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3
- 1994年
- 对用X线一次性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用人脾细胞培养的LAK细胞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进行报道.实验结果表明:在200OcGy剂量范围内,X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存活率无影响,而对淋转率、IL—2分泌细胞的出现频率和LAK细胞杀伤活性均有显著影响.随着照射剂量增大,以上3个参数均呈线性降低.说明X线辐射对淋巴细胞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与DNA代谢有直接关系的生命活动中;另外,小剂量辐射对免疫反应之一淋转有促进作用.
- 宋燕爽刘洪■邵莹任宝柱王燕
- 关键词:X线LAK细胞杀伤活性白细胞介素2
- STAT3磷酸化调控乳腺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介导T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检测STAT3在乳腺癌MDSCs中的磷酸化状态及其对MDSCs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的方法分选其中CD33+细胞,体外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共孵育诱导MDSC生成。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IDO和STATs的表达与磷酸化情况。MDSCs与健康供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孵育,分别加入1-MT和JSI-124来抑制IDO功能和STAT3磷酸化,利用MTT实验和ELISA检测各组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体外诱导的MDSCs中IDO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伴STAT3磷酸化水平升高。加入JSI-124后pSTAT3和IDO表达明显降低。MTT实验中MDSCs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加用IDO特异性抑制剂1-MT或STAT3抑制剂JSI-124后T细胞增殖抑制明显改善(P<0.05),且1-MT组和JSI-12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MDSCs显著抑制T细胞分泌IFN-γ,促进TGF-β、IL-10释放(P<0.05)。而加用1-MT或JSI-124后,IFN-γ分泌水平升高,而TGF-β、IL-10分泌水平降低(P<0.05),而1-MT组和JSI-12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SCs中磷酸化STAT3水平升高导致IDO过表达;STAT3的特异性抑制剂JSI-124可以逆转MDSCs对T细胞增殖和Th1类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
- 王越任秀宝李慧曹水任宝柱于文文张澎齐静于津浦
- 关键词:髓系来源抑制细胞STAT3T细胞乳腺癌
- 肿瘤患者脾来源的LAK特性及杀伤功能被引量:1
- 1993年
- 肿瘤患者脾来源的LAK细胞其增殖用的最低rlL_2量为250u/ml.LAK细胞泳动速率与脾细胞相比明显增快,其表型特征为T细胞系统.CD_3^+ CD_4^+/CD_^+ NK^-。4小时^(51)Cr释放试验显示其对NK敏感的K_(562)杀伤力为82%,对NK抵抗的Raji杀伤力为39%。PHA可诱导肿瘤患者脾来源的单个核细胞Tac抗原的表达增强,PHA联合rIL_2应用可使LAK增殖力增强,但其杀伤力却减低,因而PHA不能用于LAK细胞诱导。
- 郝希山邵莹张执萍王津成和世岩任宝柱戴荣增李霈霈崔寒柏黎广宇
- 关键词:杀伤功能杀伤细胞肿瘤
- 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疗效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HLA haploidentical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haplo-PBSCs)对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抗肿瘤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42例全部为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收治的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试验工作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卵巢癌12例,肾癌9例,肺癌8例,乳腺癌8例,结肠癌2例,胃癌2例,恶性黑素瘤1例。供者为患者健康直系亲属,进行haplo-PB-SCs的动员、采集和体外rhIL-2活化。经HLA半相合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后,分别通过CT/PET-CT检查、RESIST标准、KPS评分、临床症状缓解率等指标来评估HLA半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2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全体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个月,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3.8%;患者生活质量总获益率为76.2%,生活质量评分(KPS)较治疗前平均提高20分(0~30分)。其中,KIR不相合方向为GVH组的临床获益率、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总获益率均显著优于HVG(或相合)组[94.1%vs60.0%,(13.4±1.3)vs(8.0±0.9)个月,89.5%vs65.2%,均P<0.05];供受者关系为母子/女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父子/女组(均P<0.05);肾癌和卵巢癌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0.0%和81.8%,相对于其他类肿瘤类型高,在治疗反应性和敏感性上可能占优势。结论: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治疗后,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对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 韩颖于津浦李慧任宝柱曹水张迺宁安秀梅任秀宝
- 关键词:晚期实体肿瘤HLA半相合免疫治疗
- 马法兰联合全身照射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被引量:5
- 1996年
- 为探讨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适应证及高效、低毒的预处理方案,对11例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恶性淋巴瘤进行ABMT治疗。11例中初治10例,复发1例,移植时中位年龄27(19~37)岁。预处理方案主要为全身照射(8Gy)和以马法兰(Mel)为主的大剂量化疗(Mel140mg/m ̄2±Vp16200mg或+Ara-C1g/m ̄2±CTX60mg/kg)。造血重建后肿瘤局部补加照射25~30Gy。移植结果全部患者造血功能获得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35(13~50)个月,持续完全缓解率81.8%,复发率18.2%。本预处理方案的ABMT对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常规治疗反应不良的霍奇金病有良好疗效。
- 崔秀珍刘玉忠杨兴纲李丽庆任宝柱
- 关键词:骨髓移植自体移植淋巴肉瘤马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