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凌江
-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少林武术在峨眉武术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 代凌江
- 关键词:峨眉武术少林武术
- 块茎思维视域下审视峨眉武术的发展
- 2021年
- 本文以德勒兹的块茎思维为视角,对峨眉武术的发展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分析。认为目前人们总是以传统的树状思维看待峨眉武术,进而影响峨眉武术中个体的跃进式发展。德勒兹所提出的块茎思维,便打破了峨眉武术的结构化、层级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其形成多元中心化和尊重差异性的发展路径,能够为凝集技术精萃、拓展文化包容性奠定理论依据。本文试图将峨眉武术喻以"块茎",以一种新的方法论探析峨眉武术的发展,以期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学理启示和学术引导。
- 张繁代凌江
- 关键词:峨眉武术德勒兹
- 峨眉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路径被引量:18
- 2015年
- 基于传承和发展巴蜀地域武术文化的视角,从巴蜀地域的历史与文化中梳理峨眉武术文化的起源及演进过程,界定峨眉武术文化的定义及传承格局。认为:当代峨眉武术文化重塑的机遇与困境并存,为促进其良性发展应繁荣峨眉武术文化,发展峨眉武术事业,集聚峨眉武术产业。
- 赵斌代凌江
- 峨眉山地域养生文化品牌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通过对峨眉山地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茶文化、武术文化、中药文化、饮食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养生因子进行了深入挖掘,剖析,提炼,初步构建了峨眉山地域养生文化品牌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阐明了峨眉山地域文化中的养生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丰富厚重,明确了新时期峨眉山地域旅游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峨眉山地域旅游文化从观光旅游到文化旅游的转变,对推动峨眉山市建设"宜居,宜养"的双宜城市的宏伟目标,建设"景城一体,山城一体"的城市建设目标,促进峨眉山市以养生、休闲为主打的旅游地产品牌的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代凌江
- 关键词:养生文化
- 明清小说中武侠形象特征探析
- 2015年
- 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武侠小说著作,风格各有千秋,这些武侠小说的作者往往声称是依据所发生的见闻而著,因而也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本文选择了明清武侠小说中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程咬金为分析对象,从中研究明清时代文学创作的写作手法。
- 代凌江
- 关键词:明清小说武侠小说文学手法
- 峨眉山地区武术演艺市场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 2014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峨眉武术演艺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仔细研究,全面剖析了峨眉山地区武术演艺产业发展的三大基础:文化基础、政策基础和产业基础,从挖掘峨眉山地区旅游演艺市场中的峨眉武术品牌商业价值的视角出发,提出以武术演艺市场为突破口打造峨眉山地区武术演艺品牌的相关措施和路径。
- 代凌江
- 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研究
- 以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记录法等研究方法对传承人的身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生成于社会群体的区隔化和传承人的符号化,在结构性视角下探析传承人...
- 张繁代凌江
- 武术寸拳中的力学知识
- 2015年
- 我国武术种类较为繁多,并且来自于各个流派,其中的套路较多。在武术运动中主要动作为"防"攻"两种,适时的攻击是制胜的最佳手段,也是发起进攻的主要途径。通过观察武术中的各种击打动作,可发现很多击打发力效果接近,比如说形意拳中的横、崩、劈、炮;太极拳中的肱捶掩手;咏春拳中的冲拳等,这些武术动作在击打发力的时候均有一定的"穿透力"效果,具体表现为受到击打的对象在被击打的瞬间会受到爆炸性外力,有相关研究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二次发力",现就寸拳来分析其中的"二次发力"中的根源及力学情况,从而为后期武术寸拳击打技巧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代凌江
- 关键词:武术
- 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研究——基于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口述历史、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承人的"身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是以技艺师承关系为基础,以传承人社会互动为延展的自我身份建构;"他者"身份建构方面,是以文学想象在"他者"中的呈现和文化身份在"他者"中的强化为建构逻辑。通过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建构,推动峨眉武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代凌江张繁
- 关键词:峨眉武术身份认同
- 试论峨眉武术的起源及对“白猿起源说”的质疑被引量:17
- 2010年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的概念是指: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的峨眉山道、僧武术与民间武术,主要流传于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巴蜀地区乃至其它地区,以峨眉命名的各种拳术、器械、功法和武术理论等武术内容和形式的总称。峨眉山武术起源于峨眉山道家养生功。峨眉山武术"白猿起源说"是一种典型人为的编造、嫁接和附会,是对峨眉山地域武术起源的有意误读。
- 王亚慧代凌江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