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荣 作品数:177 被引量:41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交通运输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6年随访1例伴染色体1,11核型异常演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10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疾病进展的关系。通过对1例MDS-RAEB-II患者长达6年的随访,动态检测染色体核型、骨髓以及血常规,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患者的异常核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访72个月中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型化疗对患者无效,而全反式维甲酸、6-巯基嘌呤的诱导及支持治疗对患者有效。在初诊时为正常男性核型,病程第48月出现核型演变46,XY,2q+[1]/46,XY[19],第56月演变为46,XY,dup(1q)[3]/46,XY[7],第68月出现以dup(1)和der(11)为主的复杂染色体异常,并有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结论:染色体核型的演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疾病的进展可能有相关性。 吕鑫 仇红霞 仇海荣 张苏江 许戟 徐卫 吴汉新 李建勇 邵景章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核型异常 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5号染色体异常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研究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的5号染色体异常,对68例经常规染色体分析及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为复杂核型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22例,慢性髓系白血病32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5号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表明:68例标本中复杂核型异常涉及所有染色体,而5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为38.2%(26/68),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率为45.5%(10/22),慢性髓系白血病为15.6%(5/3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78.6%(11/14)。涉及的染色体异常以非平衡易位多见,其中有11例同时存在5号和17号染色体异常,9例同时存在5号和7号染色体异常。结论:髓系恶性血液病复杂核型异常中5号染色体异常多见,多为不平衡易位;5号染色体存在异常的病例通常同时伴有7号或17号染色体异常。 刘琼 徐卫 朱雨 范磊 仇海荣 王蓉 乔纯 李建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诊断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 2011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 AML)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分别应用AML1-ETO双色双融合探针和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基因探针CBFβ-MYH11检测82例AML-M2及43例AML-M4/M5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并与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2例AML-M2患者中FISH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为25例(30.5%),CC检测存在t(8;21)(q22;q22)染色体异常为23例(28.0%),所有FISH检测AML1-ETO阳性患者中典型的阳性信号模式1R1G2F为22例(88.0%);不典型的信号模式包括1R2G1F和2R1G2F共3例(12.0%)。在所有43例AML-M4/M5患者中,FISH检出inv(16)(p13;q22)/t(16;16)(p13;q22)信号模式(1R1G1F)为10例(23.3%),CC检测出存在inv(16)(p13;q22)/t(16;16)(p13;q22)为2例(4.6%),FISH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CC(p<0.05)。结论:FISH作为新型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可以弥补CC技术灵敏度较低、检测周期长等不足,两者结合可以成为CBF AML诊断乃至微小残留病监测的有力工具。 杨慧 范磊 仇海荣 王蓉 张建富 吴雨洁 李建勇 刘澎关键词:核心结合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预测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能否用于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应用7号和17号染色体荧光探针,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细胞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反应,分析随访3年以上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复发和15例未复发浅表性膀胱癌中7号和17号染色体的拷贝数。结果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同时异常增多有10例,仅存在于复发的膀胱癌组织中;在7号或17号染色体数目增多的19例中,复发性膀胱癌显著高于未复发癌(P<0.05);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在G 2/3中显著高于G1(P<0.05),在临床分期和复发次数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和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用指标。 林建中 刘军 李建勇 孙宏斌 包卿兵 仇海荣关键词:膀胱癌 复发 染色体 原位杂交 多发性骨髓瘤1q染色体异常与13q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13q4的缺失[del(13q14)]和1q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D138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系统纯化48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结合Spectrum Orange^TM直接标记的位于13q14和1q12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8例MM患者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48例MM患者中,用D13S319探针检测,del(13q14)异常22例(45.8%);用CEP1探针检测,23例(47.9%)发现1q染色体异常。其中2例为1q缺失,21例为1q重复。22例伴有de1(13q14)MM患者中16例出现1q染色体异常;26例未检测到del(13q14)MM患者中仅7例发现1q染色体异常,经x^2检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10.02,P〈0.01)。结论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在MM中的发生率较高,两者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陈丽娟 李建勇 朱雨 王晓炜 仇海荣 杨瑞芳 徐卫 许家仁 陆化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 13Q14缺失 伴复杂核型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8号染色体异常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为研究伴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的8号染色体异常,采用常规染色体分析和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伴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1例。结果表明:81例标本中CCA涉及所有染色体,而8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5.8%(29/81),其中AML为56%(14/25)、CML为28.6%(10/35)、MDS为23.8%(5/21),CML加速期、急变期发生率分别为20%(1/5)、33.3%(9/27)。29例伴8号染色体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有15例为非平衡易位,占51.7%。结论:8号染色体异常是伴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多为不平衡性易位。 刘琼 朱雨 仇红霞 仇海荣 王蓉 徐卫 李建勇关键词:复杂核型异常 多重荧光原位杂交 套细胞淋巴瘤的遗传学异常研究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方法:选取22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5例;所有患者进行外周血或骨髓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检测,应用LSI IGH/CCND1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王冬梅 徐卫 范磊 仇海荣 杨慧 李建勇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病理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62例AP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标本,用细胞化学染色法[瑞-姬氏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糖原染色(PAS)]检测细胞形态特征;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62例APL患者均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中典型捆柴状Auer小体46例(74.19%),单个Auer小体12例(19.35%),无Auer小体的4例(6.45%);亚型分析发现,M3b型患者外周血WBC升高比例高于M3a型(χ2=15.25,P<0.01)。56例APL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43例(76.79%)患者染色体核型t(15;17)(q22;q21)易位(单纯型);4例未见分裂相(7.14%),5例为正常核型(8.93%),附加染色体异常者4例(7.14%)[包括+8异常2例,+21异常1例,i(17q-)1例];FISH检测结果发现,PML-RARα融合基因检出率为96.43%(54/56),高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83.93%(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结论细胞形态学联合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提高APL诊断的准确性。 侯进军 范磊 王蓉 仇海荣 杨慧 李建勇 张建富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 分子细胞遗传学 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在检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标志及微量残留病灶(MR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X、Y染色体探针和间期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35例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移植后不同时期的性染色体荧光杂交信号。并设对照组,分析检测的有效率。结果35例受者移植后的细胞遗传学及双色间期FISH性染色体分析均可见植入证据。当受者出现原病复发时,双色间期FISH性染色体可检测出受者源克隆的增加;其再次缓解后受者源克隆也相应减少。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当染色体分析为100%XX或100%XY结果时,双色间期FISH可显示不同比例的受者源染色体。结论双色间期FISH应用于异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标志及MRD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是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很好的补充。 张闰 李建勇 潘金兰 肖冰 钱思轩 仇海荣 吴亚芳 洪鸣 吴汉新 薛永权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010年 本研究旨在了解成人Ph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在预测疾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技术对35例Ph+ALL和59例Ph-ALL患者的标本(骨髓或外周血)进行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并分析其异常表达。结果显示:所有Ph+ALL均为B淋系表达;Ph+B-ALL患者CD34和CD13表达较Ph-B-ALL显著增高(p<0.05),而CD38表达较Ph-B-ALL明显减低(p<0.05);两组患者伴髓系表达比例分别为85.7%和61.0%,Ph+B-ALL组显著增高(p<0.05),表达的髓系抗原主要为CD13和/或CD33。结论:Ph+ALL存在较为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在成人B-ALL中CD34、CD13和CD38的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提示存在Ph染色体的可能,对于存在上述特征性免疫表型的成人ALL患者应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以上特征性免疫表型将有助于临床上对这组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差的亚型患者进行预测,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陈浩月 葛峥 吴雨洁 吴玲玉 孙淼 田甜 仇海荣 刘澎 李建勇关键词:PH染色体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