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振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追氮时期和施钾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调控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氮肥追施时期和钾肥用量是影响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两个营养元素的相交效应,为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供试品种,设置盆栽试验。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氮肥用15N标记,追施氮肥时期设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施肥时期。施钾量设K2O 0(K0)、50(K1)、100 kg/hm2(K2)三个水平。于开花期采集全株样本,成熟期将植株分为籽粒和植株两部分,分析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虽然追氮时期和施钾量互作对‘济麦20’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钾肥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因追氮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不施钾(K0)返青期追氮处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均达到最高;在施用K2O 50 kg/hm^2处理(K1)下,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来自土壤的氮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由此,提高了小麦氮素积累量、转移量、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在施用钾肥100 kg/hm^2(K2)条件下,两个追氮时期处理均不利于‘济麦20’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提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K_2O 50 kg/hm^2施用量、拔节期追施氮肥条件下更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和高产的形成。
-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代丹丹魏星李银银刘孝成
-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钾素氮素吸收
- 播期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 [研究背景]播期是优化分配小麦生育期内光、温、水资源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目前,关于小麦适宜播期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方面,而对于不同春化特性与熟期的品种在适宜播期条件下达到较优光合能力,进而实现高产的研究鲜见报...
- 王雨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刘孝成赵广才
-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期光合性能
- 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蛋白质组成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4年
- 为了解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防雨条件下,以高产强筋小麦品种皖麦38为材料,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0-40cm土层SRWC在拔节期(J)设置65%、70%和75%3个水平,开花期(A)设65%和70%两个水平,分析了不同处理(分别用J65A65、J65A70、J70A65、J70A70、J75A65、J75A70)间冬小麦氮素积累、蛋白质组成和加工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65%-75%范围内,随拔节期SRWC的提高,小麦开花期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J70A70处理的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与J75A65和J75A70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其氮素收获指数最高。开花期SRWC相同时,拔节期SRWC 65%处理较SRWC 70%处理具有较高的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以及较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J65A65处理的籽粒谷蛋白含量、谷醇比和贮藏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面粉品质和烘烤品质相比,拔节期和开花期SRWC对面团品质的调控效果明显。其中,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在拔节期SRWC 65%和70%条件下随开花期SRWC的提高而降低;开花期SRWC相同时,拔节期SRWC 65%处理较SRWC 70%和75%处理提高了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面包体积。综合以上结果,J65A65处理提高了籽粒谷蛋白和谷醇比,延长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增加了面包体积,有利于改善冬小麦加工品质,是最佳的优质节水测墒补灌方案。
- 王德梅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冯金凤范仲卿亓振
- 关键词:土壤相对含水量冬小麦氮素积累蛋白质
- 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 [研究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小麦的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有色小麦因其可开发成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纯天然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黑(紫)粒小麦的大量研究认为,黑粒小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微...
- 常旭虹赵广才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王美亓振郭明明王雨孙通
- 关键词:施氮量
- 播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5年
- 为给不同筋型小麦高产种植筛选适宜的播期,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播期对两种筋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的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尽相同。适期播种(10月7日)有利于改善济麦20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而早播(9月30日)有利于改善中麦8号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灌浆进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来看,济麦20以10月7日播种最优,而中麦8号以9月30日播种最优。
-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
- 关键词:小麦播期光合特性灌浆特性
- 拔节至开花期控水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4年
- 以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拔节至开花期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特性和氮肥回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控水,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氮肥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吸收的氮素中,肥料氮占34.69%~39.74%,土壤氮占60.26%~65.31%;中度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70%)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干旱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55%)开花期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最低,湿润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85%)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与干旱和湿润处理相比,中度水分处理显著提高花后籽粒氮素同化量,减少了当季施入氮肥的土壤残留量;与干旱处理相比,中度水分处理和湿润处理均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氮肥损失。综上所述,拔节至开花期中度水分处理为籽粒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最佳处理。
- 范仲卿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亓振
- 关键词:冬小麦控水氮素回收
- 高产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研究背景]小麦产量的提高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和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在现有品种水平和栽培水平的基础上,选育小麦生产潜力较大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研究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小麦生产中亟...
- 亓振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刘孝成王雨吕冰赵广才
-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整齐度
- 施氮时期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 大量研究表明有色小麦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较高的蛋白质以及天然色素。有色小麦因其特殊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麦栽培研究中,施用氮素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的氮肥运筹对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王雨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陶志强王美范仲卿郭明明亓振孙通赵广才
- 关键词:施氮时期
- 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 常旭虹赵广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王美亓振郭明明王雨孙通
- 关键词:施氮量
- 氮磷钾肥对强筋春小麦氮素吸收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研究背景】:氮、磷、钾被人们称之为'肥料三要素',施用肥料是粮食增产和维持农业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栽培调控措施。我国农业生产存在'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低效益'的问题,单位面积施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氮、磷、钾化肥...
- 刘亮常旭虹亓振陶志强杨玉双王艳杰王德梅赵广才
- 关键词:氮磷钾肥春小麦氮素蛋白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