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琳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基于数字全息干涉的实时微振动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数字全息理论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微振动实时测量的实验系统。通过运用基于全息干涉图像的振动快速解算算法,直接从记录的全息图中提取振动信息,实现对振动物体振幅值进行实时测量。该系统的接收光为散射光,使得测量角度不受被测物体结构的影响。通过测量由标准正弦波驱动的被测物微振动情况,对该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测量微振动的振幅值(算法处理时间约为0.11 ms),在550~2700 Hz频段内被测物的振幅较为稳定,系统稳定性误差为1.66%,真实地反映了其振动情况。
- 李建毅肖文潘锋丛琳王璠璟
- 关键词:数字全息微振动测量频率响应
- 激光照明用驱动电源的设计被引量:2
- 2007年
- 设计了一种功率可调式激光器驱动电源,包括驱动电路和温控电路,实现了对激光器的直接强度调制。采用慢启动、断电保护、过流保护等多种技术较好地提高了电源的工作性能。基于温控技术设计了一种实用的温控电路,保证激光器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安全正常工作。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提高调制带宽的方法。该电源输出电流0~2A,可以同时驱动多个并联大功率激光器,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刘洋肖文丛琳
- 关键词:驱动电路温度控制电路保护电路
- 同轴数字全息相位恢复算法采样距离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相位恢复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去除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其中,多采样距离相位恢复算法相比于基于单幅全息图的相位恢复算法,尤其是在两幅全息图的重建算法中,重建精度更高且收敛速度更快。针对采样距离和采样间隔对再现物光波前的精度的影响,通过记录不同采样距离的多幅数字全息图,进行相位恢复。通过分析比较再现相位像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得到优化算法的最佳采样距离和采样间隔。结果表明,采样距离在130~160mm范围内时误差较小,采样距离为150mm、采样间隔为2mm时误差最小,仅0.0096。
- 韩冰肖文潘锋丛琳戎路
- 关键词:数字全息术显微术相位恢复图像重建技术
- 一种提高时间平均数字全息测振条纹模式对比度的方法
- 2015年
- 针对基于时间平均数字全息法的微振动原位检测,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振动条纹模式对比度的方法,进而可准确获得待测面振幅分布.首先针对实际振动过程中物体存在纵向微位移而引起的相位误差进行校正;然后去除记录过程中物光场散斑引起的相位噪音,有效提高了被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调制的条纹对比度;最后利用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的变化规律和条纹级数,定量估计全场的振幅分布.搭建了以声波作为激励源的时间平均全息测振实验系统,采用频率分别为0、1 100、2 000和9 000 Hz的正弦声波激励簧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以振动频率2 000Hz为例,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振动调制条纹质量,并计算得到三级零点处的振幅值分别为109.4nm、244.2nm、356.4nm,与理论值相比较,误差分别为6.31%、3.34%和3.78%,在允许范围之内,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肖文张旭红潘锋丛琳李艳
- 关键词:贝塞尔函数簧片
- 光学元件表面的数字全息在线检测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数字全息的三维再现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离轴光路,避开了被测元件的光轴,在数字全息再现过程中应用倾斜相差补偿技术去除了由于离轴检测引入的倾斜相位畸变。在检测过程中,利用围绕光轴旋转被测元件的方法来改变入射照明光方向矢量和相应的观察方向,实现了多照明矢量合成孔径技术的应用,扩展了系统的检测距离,提高了系统分辨率。同时,多照明角度下检测数据的叠加,还有效地抑制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散斑噪声对结果准确度的影响。通过对分辨率板、高精度玻璃反射镜的检测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光学元件表面检测中的作用。当记录距离为40cm时,其分辨率能够达到10μm,满足光学元件表面检测的需要。
- 王璠璟肖文潘锋丛琳李建毅
- 关键词:数字全息光学元件相位补偿合成孔径
- 基于FPGA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开发被引量:8
- 2008年
- 对比分析了COMS图像传感器IBIS5-A-1300的两种工作模式,使用Verilog语言对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时序进行硬件的描述,并用ModelSim对卷帘模式的设计时序进行仿真。采用了Altera公司的cycloneⅡ系列器件EP2C20F484I8进行配置和验证,结果证明了时序电路的正确性。该系统适用于航天领域空间图像采集任务。
- 魏博肖文王璠璟丛琳戎路
-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基于数字全息干涉的微振动区域多点同步实时测量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满足工程应用中对物体微振动进行区域多点同 步实时测量的需求,基于数字 全息干涉理论提出一种微振动区 域多点同步实时测量方法,构建了一套微振动多点同步测量系统。通过对高速采集的全息图 进行局部解算,采用快速振幅解算 算法,从全息图中实时提取振动表面的振动信息,实现了在较高频率下对物体表面进行nm 量级的微振动区域多点实时测量。 通过测量经高精度多普勒振动测量仪校准后的耳机振膜振动情况,对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获取 物体表面的微振动信息,可同时提取任意点进行同步实时振动测量,在100~2400Hz频段内测量精度较高,平均误差为3.7%,测量区域内各点测量精度相同。
- 张兆海肖文潘锋丛琳张鑫
- 关键词:数字全息微振动测量频率响应
- 一种基于数字全息的微振动实时面探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全息的微振动实时面探测装置,分光单元将接收的激光分为两束线偏振光后,分别输入两个空间滤波器;一束线偏振光顺次经平凸透镜、反射镜后成为参考光进入消偏振分光棱镜;另一束线偏振光顺次经平凸透镜、反射镜后...
- 肖文丛琳潘锋张兆海张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像面数字全息的微振动远程实时面探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像面数字全息的微振动远程实时面探测系统,分光单元将接收的激光分为两束线偏振光后,分别输入两个空间滤波器;一束线偏振光顺次经平凸透镜、反射镜后成为参考光进入消偏振分光棱镜;另一束线偏振光顺次经平凸透镜、...
- 肖文丛琳潘锋陈宗晖张兆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