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文龙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可降水量
  • 3篇降水
  • 3篇降水量
  • 2篇三维变分
  • 2篇三维变分同化
  • 2篇探空
  • 2篇同化
  • 2篇变分同化
  • 2篇WRF
  • 1篇低涡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数值
  • 1篇中尺度数值模...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大暴雨
  • 1篇特大暴雨过程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学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机构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成都军区
  • 1篇贵州省气象科...

作者

  • 6篇万文龙
  • 4篇朱克云
  • 2篇唐钱奎
  • 2篇张杰
  • 1篇王晓雷
  • 1篇任景轩
  • 1篇杜正静
  • 1篇刘玉镇
  • 1篇鲁燕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次川西暴雨的三维变分同化试验
利用64个常规探空测站及成都4个GPS测站的资料对2008年9月23~25日一次川西暴雨进行三维变分同化试验及控制试验。利用WRF-3DVAR同化系统分别以及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分析了三个同化试验对初值场的影响,以及对降水...
万文龙张杰朱克云任景轩
关键词:GPS资料可降水量WRF模式
文献传递
GPS-PW资料在川西暴雨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WRF-3DVAR系统同化常规探空资料及成都4个GPS测站的可降水资料,对2008年9月23~25日一次川西暴雨进行一系列同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物理过程、积分步长和初始条件,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此次暴雨过程;同化可以改善暴雨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同化GPS可降水资料可有效地调节局地及水汽输送下游地区暴雨预报,对北川地区的强降水中心强度及位置预报较好,同化探空资料对雨带形状描述接近实况;同化GPS可降水资料对初始场的湿度场影响明显,而对其他变量场的影响相对较弱;2种资料的单独及同时同化,都改善了预报场的动力结构(垂直速度),有效地减少了spin-up时间,使得模式在积分初期就能模拟出与实况相近的动力结构;同化试验的温度预报场随时间误差增大,这可能与降水的触发有关。
万文龙张杰朱克云王晓雷刘玉镇
关键词:三维变分同化GPS可降水量探空WRF
皖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7年8月2日安徽北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空切变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系统,地面湿度突变线对飑线的生成及发展具有指示意义。低层850hPa低涡较强的辐合,与位于高空大风速带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的耦合作用,导致强对流天气发生区上空生成次级反环流圈。该反环流圈从北(南)方携带干冷(暖湿)气流下沉(上升),两者交汇进而引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在雷达回波上,飑线生成前期,少数单体不连续地排列成线,但并未连通;飑线生成后,带状特征清晰,并且反射率因子大,多处呈现三体钉状散射体;速度回波上有成熟阶段的速度模糊现象以及消亡阶段出现的逆风区。雹暴的回波具有明显的V型缺口以及速度场上风速的辐合,当逼近雷达测站时,测站上空速度场上出现了牛眼结构。
万文龙张杰朱克云唐钱奎杜正静
关键词:气象学切变线低涡次级环流
重庆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三重嵌套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7年7月16~17日发生在重庆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对降水的落区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出的中-α和中-β系统的分裂演变过程与强降水出现的时段吻合.诊断分析表明:强降水与水汽辐合的大值密切相关,降水强弱与辐合强弱变化一致;随着上升运动的加强,不稳定层结在暴雨区上空形成的倒'V'型结构逐步加深,不稳定层结不断向高层发展;此次暴雨维持和发展过程中,强降水区与强上升运动及正负涡度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负涡度柱比正涡度柱后发展先衰减,暴雨区上空始终维持高层辐散比低层辐合强的结构.
唐钱奎朱克云张杰万文龙鲁燕
关键词:特大暴雨数值模拟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变化特征被引量:31
2011年
利用西藏地区38个观测站点1979—2008年雷暴资料,采用旋转EOF分析、合成分析、小波分析及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西藏地区雷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以午后短时热力性雷暴为主,雷暴平均总次数存在准15年的周期变化,年雷暴平均总次数呈逐年减少趋势,2000年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雷暴持续期变短,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林芝地区的大部、拉萨地区、山南地区东北部雷暴持续期明显变短,而昌都西北部及那曲中部地区,雷暴期则是变长的。
任景轩朱克云张杰假拉万文龙
关键词:雷暴小波分析
一次川西暴雨的三维变分同化试验
利用64个常规探空测站及成都4个GPS测站的资料对2008年9月23~25日一次川西暴雨进行三维变分同化试验及控制试验。利用WRF-3DVAR同化系统分别以及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分析了三个同化试验对初值场的影响,以及对降水...
万文龙张杰朱克云任景轩
关键词:三维变分同化GPS可降水量探空WRF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