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云霞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汽
  • 3篇环流
  • 3篇降水
  • 2篇等熵面
  • 2篇秋季降水
  • 2篇海温
  • 2篇大气环流
  • 1篇低频振荡
  • 1篇冬季降水
  • 1篇冬季气温
  • 1篇冬季气温变化
  • 1篇振荡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涛动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全球大气
  • 1篇热带

机构

  • 7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云南省气象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8篇万云霞
  • 5篇任菊章
  • 3篇张万诚
  • 1篇张瑾文
  • 1篇晏红明
  • 1篇田永丽
  • 1篇符睿
  • 1篇金燕
  • 1篇杨若文
  • 1篇王灵
  • 1篇段长春
  • 1篇朱保林
  • 1篇陶云
  • 1篇张宇
  • 1篇彭艳秋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2010年高...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云南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SST资料以及云南逐月降水资料,对云南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秋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哀牢山以西以南地区秋季降雨量较多,以东以北地区降雨量少,雨量最少的区域...
万云霞朱保林张万诚任菊章
关键词:秋季降水大气环流水汽海温
文献传递
冬季等熵面上的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前期对于全球大气季节内低频振荡的研究主要通过基点相关得到主要的遥相关模态,或者针对半球进行旋转主成分分析或经验正交分解得到遥相关模态,这些研究也大多是在等压面上进行.一般涡旋更易在等熵面上传播,而对于冬季全球大气低频遥相...
任菊章张万诚万云霞陶云杨若文
关键词:等熵面AAOPNANAO低频振荡
云南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SST资料以及云南124个站逐月降水资料,对云南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秋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哀牢山以西以南地区秋季降雨量较多,以东以北地区降雨量少,雨量最少的区域在高寒山区以及干热河谷地区.趋势分析表明云南中部及以东地区和西南部秋季降雨量有减少的趋势,西北部和西部地区秋季降雨量有增多的趋势.主分量分析表明云南秋季降雨量第1主分量存在着一致偏多(或偏少)的特征;云南秋季降雨量第2主分量表现为西北东南向的反向振荡分布.相关分析表明近地面冷高压的活动、500 h Pa高度场上极涡和乌山阻高以及南支槽的强弱、700 h Pa经向风的异常以及850 h Pa云南气温的高低对云南秋季旱涝的变化影响较大.合成分析表明,云南秋季降水旱涝年水汽来源和含水量不同,降水偏多年份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至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至南海的水汽输送,大气含水量高,水汽饱和程度高;而偏少年份水汽主要来自中纬度西风的输送,大气含水量低,水汽饱和程度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和明显的上升运动是云南秋季降水偏多的原因之一.低纬高原秋季降水与海温异常存在密切关系.当夏威夷群岛以东附近海温偏高,马来西亚以东至关岛附近海温偏低时,云南秋季降水偏多.
万云霞朱保林张万诚任菊章
关键词:秋季降水大气环流水汽海温
水汽输送异常对2009年秋、冬季云南降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1
2011年
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9年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通量,并对云南区域秋、冬季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秋、冬季异常降水与可降水量、水汽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冬季云南可降水量从滇西北向南增加,呈"U"形分布,秋季可降水量为10~32.5kg.m-2,冬季为5~20kg.m-2。秋、冬季云南降水的多(少)与其上空的水汽含量多(少)有关。云南秋季降水的水汽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下称孟湾)、南海及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是中纬度的西风水汽输送。秋季降水和整层水汽通量具有"气旋式-反气旋式"相关矢量场分布。秋季旱涝主要与孟湾、中南半岛至云南的南风水汽通量输送异常有关,还与低纬度西风强弱及位置有关。当对流层中低层孟湾附近的季风低压较强时,孟湾、中南半岛及云南的南风水汽通量亦较强,云南秋季易出现洪涝,反之则出现干旱。冬季降水异常与中南半岛的整层水汽通量相关矢量有关。2009年秋季云南降水特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流层中低层高原南部、孟湾、中南半岛及云南受强反气旋环流控制,云南为经向异常负距平水汽通量,没有充足的水汽输送,使云南上空大气含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
张万诚万云霞任菊章符睿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水汽输送
感热变化对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利用1979-2009年NCEP/CFSR全球大气边界层高度(PBLH)、感热通量月平均资料,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了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和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两个要素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大气边界层高度东部增高、西部降低,而冬季则与夏季相反。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感热有减少的趋势,其余地区以增加为主;冬季东部地区及新疆西部感热减少,其余地区感热增加。夏季奇异值分析第一模态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感热通量减少时,相应地区的PBLH降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感热增加时,相应地区的PBLH增加。该空间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藏高原、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PBLH变化主要受地表加热影响,且年代际变化显著。夏季奇异值分析第二模态表明当青藏高原南侧、华北的感热增加(减少)时,相应地区的PBLH升高(降低),该空间型年际变化较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及感热在高原主体及其南侧分布的差异。冬季奇异值分析第一模态主要表现为在我国东西部反相变化的分布;冬季奇异值分析第二模态表现为华北和华东地区与其余地区反相相关的分布。冬季两个空间型均具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青藏高原及其南侧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部分地区,PBLH变化主要受地表加热的影响,而在东部季风区,感热变化仅是影响PBLH变化的因素之一。
万云霞张宇张瑾文彭艳秋
关键词:感热
云南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影响的关键环流因子
2023年
为了揭示云南低纬高原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的关键环流因子,本文利用云南124站地面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以及CPC和NCC提供的部分大气遥相关型和环流特征指数,首先分析了云南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表明冬季气温年际变率东部大于西部,主要空间分布有全区一致、东西差异、经向三级差异、西北-东南差异四种型态,前四个模态占EOF总方差贡献的90%,其中前三个模态线性变化趋势明显,第四模态主要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分析发现相应不同气温模态,中高纬度异常波列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形势和走向,与500 hPa中高纬度异常波列相关的四个关键区的高度异常,以及孟加拉湾地区的高低层环流异常对气温主要模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模态与东亚中低纬度南(20°N-30°N,90°E-120°E)北(45°N-60°N,90°E-120°E)两个区域经向差异密切联系,北低南高(北高南低)形势有利于全区一致偏暖(冷);第二模态与中高纬度纬向波列有关,当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25°N-45°N,120°E-160°E)高度偏高(低)、700 hPa孟加拉湾北部区域(15°N-25°N,80°E-100°E)气旋(反气旋)活动、300 hPa东南亚纬向风切变Uwnd-shear-300大于(小于)零时,有利于气温西冷东暖(西暖东冷);第三模态与中高纬度西北-东南向波列有关,高原区域(30°N-50°N,80°E-110°E)高度偏高(低)有利于气温中冷东西暖(中暖东西冷)经向三级模态;第四模态主要受孟加拉湾区域高低层局地环流变化的影响。气温模态与大气遥相关型和关键环流系统指数的相关进一步表明了中高纬度异常波列的重要作用,同时表明了高原高度场也是影响云南冬季气温变化的重要的因子之一。
晏红明王灵金燕马思源黎文懋万云霞
关键词:主要模态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云南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7
2004年
云南夏季气温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 近年来一系列的云南夏季气温异常偏高事件是年代际变化的体现。其中云南夏季气温在准50年年代际变率上与春季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指数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与前两者在年代际上都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 可能是由于当春季PDO进入暖(冷)位相阶段时, 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持续偏高(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 导致云南夏季不(容)易出现云雨天气, 从而进入了气温偏高(低)的年代际时期的关系。春季PDO的变化是夏季云南气温年际变化的重要背景。
秦剑田永丽任菊章万云霞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冬季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350 K等熵面上45年冬季气候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利用Butterworth滤波器得到等熵面上位势高度30~60 d低频波.应用经验正交分解(EOF)对冬季350 K等熵面上的低频位势高度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最明显的是南极涛动(AAO)、北极涛动(AO)、北美-太平洋涛动(PNA)以及经向偶极型低频变化.这种空间分布形式说明在350 K等熵面上南北半球间通过太平洋地区的经向低频波列传播,使得AAO与AO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2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则表现出全球经向和纬向上的低频波列特征,以及南北半球在大西洋地区的相互作用.将EOF分解得到的前2个主分量场的时间系数投影到1957—2002年冬季的时间序列中,发现冬季全球大气低频振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突变,并在80年代末以后逐渐加强.说明在80年代末以后冬季南北半球的低频变化相互作用有所加强,也说明太平洋,大西洋上的经向传播特征更为明显.
任菊章张万诚万云霞陶云段长春杨若文
关键词:等熵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