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1篇导管
  • 1篇腮腺
  • 1篇腮腺导管
  • 1篇腮腺肿瘤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切除
  • 1篇手术治疗方法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随访
  • 1篇双平行切口
  • 1篇随访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 1篇头颈部肿瘤
  • 1篇清扫术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丁浩
  • 4篇严文洪
  • 2篇鲁飞
  • 2篇赵霞
  • 1篇栾菁
  • 1篇黄玲莉
  • 1篇崔西栋
  • 1篇迟放鲁
  • 1篇周仲文
  • 1篇董人禾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总结腮腺良性肿瘤保留导管的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27例腮腺良性肿瘤保留导管的浅叶部分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评价面外形改变,腮腺的分泌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唾液积潴,术后复发。结果经过1年~5年的门诊复诊及随访发现,面外形无凹陷畸形,面神经无损伤,无涎瘘形成。保留的残余腺体有涎液分泌,肿瘤无复发。结论认为保留腮腺导管的良性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性术式并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丁浩周仲文严文洪赵霞
关键词:腮腺肿瘤外科手术
微波促进大鼠面神经机械性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面神经机械损伤后微波的促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选择SD雄性大鼠36只,制备右侧面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微波组又分为术后1,2,4周,每组8只,接受1,2,4周的微波短期照射。对照组同样分成术后1,2,4周3组,每组4只,不接受微波照射。两组大鼠于各时间点行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微波组由于造模失败死亡4只,最终有3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周,微波组、对照组刺激面神经均未能引起面肌的兴奋;术后2周,两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均有延长,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4周,微波组刺激面神经引发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潜伏期低于对照组[(1.53±0.06),(3.43±0.78)ms,P<0.05]。②光镜观察下,微波组神经束内新生小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形成空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微波照射可降低损伤面神经的复合肌动作电位潜伏期,起到促进面神经轴突再生作用,从而说明微波对面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丁浩鲁飞赵霞迟放鲁
关键词:微波面神经损伤轴突
外伤性眶周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眶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眶周骨折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后随访6~12个月,绝大多数病例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伤性眶周骨折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并在术中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丁浩严文洪鲁飞
关键词:眶周骨折外伤性手术治疗方法骨折患者术后随访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总结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和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2 5例 ,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 ,术后缺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邻近随意皮瓣、直接拉拢、血管化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植皮方法修复。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 ,甲级愈合。结论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有助于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黄玲莉严文洪丁浩崔西栋
关键词:手术治疗切除术
双平行切口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严文洪丁浩栾菁董人禾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双平行切口头颈部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