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亚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5篇置换术
  • 4篇股骨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置换
  • 3篇植骨
  • 3篇内固定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股骨颈
  • 3篇股骨颈骨折
  • 3篇成形术
  • 2篇腰椎
  • 2篇植骨治疗
  • 2篇人工股骨头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椎体成形术治...
  • 2篇髋关节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1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丁亚强
  • 14篇田乃宜
  • 10篇郭义城
  • 10篇张武全
  • 7篇员科
  • 2篇李勇
  • 2篇贾明锁
  • 2篇郭义成
  • 1篇靳西勇
  • 1篇李麟
  • 1篇张武全

传媒

  • 10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骨科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58例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术后HSS评分、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对58例患者随访9—36(15±2)个月,2例膝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愈合。其余患者均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或关节松动。疗效优49例,良5例,优良率为93.1%,膝关节HSS评分从术前(36.5±2.8)分增加到术后(90.6±6.3)分,关节活动度由术前(32.2±11.8)。增加到术后(98.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由术前(18.5±1.3)°降低到术后(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宾永焰田乃宜郭义城丁亚强张武全员科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度
空心钉联合旋髂深动脉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28例分析
2011年
股骨颈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其主要原因是股骨头血供受到损伤,故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骨的修复。我院自2000-05-2009-07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田乃宜孙卫红郭义成丁亚强张武全
关键词:骨钉
提拉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3例被引量:1
2013年
2009年6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提拉钉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8~65岁。病程6个月-17年。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有腰痛或腿痛及下肢肌力感觉改变等症状,其中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麻木21例,腰痛伴双下肢痛麻木者12例。
田乃宜丁亚强郭义城张武全
关键词:腰椎滑脱植骨
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11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40个月,平均23个月。通过影像学及临床评估方法,所有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检查髋关节屈伸功能均大于100°,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可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郭义城员科田乃宜张武全丁亚强
关键词:内固定器关节成形术假体和植入物骨折
左小腿近端内侧骨软骨瘤骨折游离于软组织内1例报告
2009年
丁亚强贾明锁田乃宜李麟
关键词:骨软骨瘤骨折
腓骨近端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
2009年
丁亚强田乃宜贾明锁
关键词:骨肿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被引量:4
2011年
我院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21例30个椎体,女33例45个椎体,年龄57~85岁。
田乃宜丁亚强郭义城靳西勇员科李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8例
2013年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较多并发症,手术内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需长时间卧床、髋关节内翻畸形等缺点。我院从2009年3-2012年6月,采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8例,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田乃宜丁亚强郭义城张武全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粉碎性人工股骨头置换高龄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2例分析
2012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我院2009—05—2011-12采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丁亚强田乃宜郭义城张武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病疼痛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不同病变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血管瘤(VH)及多发性骨髓瘤(MM)腰痛患者行PVP,根据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13±3)个月。术前VAS评分:OVCF平均(7.90±1.58)分,VH平均(7.65±1.15)分,MM平均(7.41±1.24)分,术后3dOVCF降至(2.11±0.90)分,vH降至(2.42±0.91)分,MM降至(2.43±0.8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微创,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椎体高度,效果良好,是治疗OVCF、VH及MM的有效方法。
宾永焰田乃宜郭义城丁亚强张武全员科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疼痛VAS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