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娜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生殖
  • 3篇女性
  • 2篇衣原体
  • 2篇衣原体感染
  • 2篇孕激素
  • 2篇生殖道
  • 2篇体感
  • 2篇女性生殖
  • 2篇种植窗
  • 2篇脲原体
  • 2篇解脲
  • 2篇解脲脲原体
  • 2篇激素
  • 1篇端粒酶催化亚...
  • 1篇亚基
  • 1篇育龄
  • 1篇育龄期女性
  • 1篇孕激素受体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龙娜
  • 4篇李瑾
  • 2篇蔡博宇
  • 1篇麦慧芬
  • 1篇李晓红
  • 1篇吴丽雅
  • 1篇李慧
  • 1篇肖克林
  • 1篇刘娜
  • 1篇蔡霞
  • 1篇易红
  • 1篇高亮
  • 1篇孙静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430例育龄期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7月我院生殖健康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女性4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者病情及避孕情况分成不孕症组237例和孕前检查组193例,再将不孕症组分成原发不孕组84例和继发不孕组153例,孕前检查组分成计划妊娠组110例、宫外孕组49例及复发性流产组34例,进行UU及CT的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430例育龄期女性UU、CT总检出率42.79%,CT、UU阳性率分别为6.98%和35.81%,CT+UU阳性率5.58%;(2)不孕症组CT、UU及CT+UU阳性率均高于孕前检查组(P<0.05),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外孕组CT、UU及CT+UU阳性率较复发性流产及计划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性流产组较计划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UU感染可能与不孕症及宫外孕密切相关,应重视孕前检查,对不孕症及有过宫外孕病史女性应加强UU、CT感染监测及防治,降低其发生率。
龙娜吴丽雅李瑾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孕前检查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3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3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分为2组,A组20例采用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中成药治疗,B组17例单纯使用中成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经期均缩短,A组经期时长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月较治疗3月及1月经期时长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停药后与用药前比较经期时长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停药后经期无改变(P>0.05)。A组用药过程中发生药物副反应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但愿意继续服药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阴道超声检查憩室直径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缩短经期效果明显,但不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根本措施,可能仍需借助手术处理。
龙娜李瑾麦慧芬孙静
关键词:炔雌醇环丙孕酮剖宫产术
298例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选取2014年8月-12月生殖健康科门诊就诊的298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分成不孕症组及宫外孕病史组,运用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培养及测定。结果 298例不孕症及宫外孕病史女性UU、CT总检出率66.11%,CT阳性率11.07%,UU阳性率55.04%,CT+UU阳性率9.73%;宫外孕组CT、UU及CT+UU阳性率均高于不孕症组(P〈0.05);不孕症组中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UU、CT及CT+UU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CT、UU感染与不孕症及宫外孕发生密切相关,不孕症及有过宫外孕病史的女性应加强UU、CT感染监测及防治。
龙娜刘娜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衣原体
复发性流产患者种植窗期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端粒酶的表达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种植窗期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端粒酶的表达,探讨RSA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RSA患者32例及正常妊娠女性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腔镜检查、化学发光法、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种植窗期宫腔及子宫内膜形态、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以及子宫内膜中端粒酶含量。结果:1RSA患者中,宫腔镜下表现为差型子宫内膜者(腺体开口小或内膜血管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严重者内膜呈鸡蛋壳状,未见明显血管及腺体)占56.3%,腺体与间质反应不同步者占40.6%;在正常妊娠组中,表现为佳型子宫内膜者(腺体开口大,极度扩张呈指环状,且内膜血管丰富呈网状分布)占84%,腺体与间质反应同步者占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植窗期端粒酶活性与E_2/P比值呈线性相关(r=0.947 5),RSA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强(P<0.05)。32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在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间质细胞中RSA组较正常妊娠组增强(P<0.05)。结论:1种植窗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有助于了解及初步判定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查找病因提供依据。2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失调可能与RSA有关。3种植窗期检测血清雌、孕激素及子宫内膜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评价RSA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为改善及治疗RSA提供依据。
龙娜李瑾蔡博宇肖克林高亮李慧易红李晓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孕激素端粒酶种植窗
端粒酶与女性生殖功能被引量:2
2015年
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酶,通过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赋予细胞复制的永生性。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端粒酶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在人类正常生殖细胞、早期胚胎、干细胞、高度增殖体细胞和许多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受到严密的调控。在女性生殖功能调控下,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泡的发育及闭锁、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储备功能及性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妊娠结局。
龙娜李瑾蔡博宇蔡霞
关键词:妇女生育力
雌、孕激素受体及端粒酶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在种植窗期中的子宫内膜中的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及端粒酶催化亚基(TERT)的表达情况,探讨发生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及妇科因试管婴儿RIF者45例(RIF组)及正常妊娠女性30例(正常妊娠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的水平以及子宫内膜中TERT、ER-α、PR表达情况。结果:RIF组与正常妊娠组在种植窗期的血清E_(2)、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IF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偏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的TERT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ER-α表达低于正常妊娠组,PR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T表达与ER-α(r=-0.6964,P<0.001)、PR(r=0.3471,P=0.0195)的表达均有显著相关性;在种植窗期血清中E_(2)/P值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IF组中子宫内膜中的ER-α/PR值在种植窗期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子宫内膜偏薄,子宫内膜中ER-α、PR的表达失调以及TERT表达增强是引起种植失败的可能原因。
龙娜孙汝亮麦慧芬李发科张丽燕郭宽萍
关键词:反复种植失败种植窗端粒酶催化亚基雌激素受体Α孕激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