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腊

作品数:8 被引量:151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多时相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3篇遥感
  • 3篇冠层
  • 2篇冬小麦冠层
  • 2篇小麦冠层
  • 2篇TM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冬小麦种植
  • 1篇锈病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影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影像
  • 1篇时间序列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齐腊
  • 5篇黄文江
  • 3篇赵春江
  • 3篇刘良云
  • 2篇李存军
  • 2篇谭昌伟
  • 2篇王锦地
  • 1篇宋晓宇
  • 1篇庄恒扬
  • 1篇杨贵军
  • 1篇邢著荣
  • 1篇周清波
  • 1篇刘含海
  • 1篇李伟国
  • 1篇陈玲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种植监测最佳时相选择研究被引量:39
2008年
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的最佳时相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非常重要。根据2005~2006年北京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6年Spot-2影像,计算了各时期影像中主要植被类型的光谱可分性距离,分析了北京郊区主要植被物候差异和光谱可分性;对各生育期的遥感影像及其主要组合进行了监督分类,采用总体精度和分类效率指标两个参数,结合地面GPS调查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小麦监测最佳时相是4月上旬,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9%,明显优于其它单时相影像的分类结果;发现北京郊区冬小麦光谱分类的最佳时相组合为4月上旬(起身期)和5月下旬(灌浆期),分类总体精度为94%。
齐腊刘良云赵春江王纪华王锦地
关键词:冬小麦多时相
基于多时相中巴资源卫星影像的冬小麦分类精度被引量:17
2008年
中巴资源卫星2号星(CBERS-02)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丰富的光谱信息,对植被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利用2006—2007年北京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早期的5景CBERS-02卫星影像,计算了各时相和不同时相组合的主要地物类型及冬小麦的光谱可分性距离,进行了监督分类,同时,结合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构建了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对利用CBERS-02卫星提取的生育早期的冬小麦进行了时相分析和精度评价,并与同期TM影像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时相是影响冬小麦分类的主要因素,不同光学传感器的遥感影像也会影响分类精度;多时相组合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提取精度,与单时相冬小麦提取的最高精度相比,最佳时相组合的制图精度提高了20.0%、用户精度提高了7.83%;与TM数据相比,CBERS-02卫星影像的冬小麦分类精度略低.
齐腊赵春江李存军刘良云谭昌伟黄文江
关键词:多时相LANDSATTM冬小麦
不同株型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多时相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同一株型不同生育期、不同株型相同生育期其结构参数均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了解其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区分不同株型结构,进一步提高LAI(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参数的遥感反演精度,另一方面可用于定量作物肥水管理,提高肥水利用效率。该文结合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在北京小汤山试验基地开展两期品种试验,对比分析实测冠层多角度光谱及结构参数,得出通过多角度光谱数据区分株型的最佳波段是红光波段,两期LAI与平均叶倾角(ALA)变化均表明,最佳时期为拔节期;起身期至拔节期所选试验品种均体现直立型品种LAI大于披散型品种。2009年试验表明利用J4114月底LAI变化趋势差异也可较好的区分作物株型;披散型品种9428特征尺度变化出现"跷板"效应,可以作为株型识别的依据之一。
杨贵军邢著荣黄文江齐腊李伟国
关键词:光谱分析株型叶面积指数冬小麦
基于多时相TM和北京一号卫星影像的春播进度遥感监测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作物生长的物候规律,利用2007年4月26日、2007年5月28日Landsat TM影像和2007年6月28日北京一号卫星影像进行北京地区春播进度遥感监测。首先,分析了地物类型之间的光谱可分性距离;其次,采用逐步鉴别分析方法,并将掩膜技术和决策树分类方法相结合,监测北京2007年5月28日和6月28日的春播作物种植面积;最后,基于地面调查点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5月28日总体精度为84.5%,6月28日总体精度为88.0%;逐步鉴别分析方法有利于寻找作物分类的光谱差异,建立多时相分类规则,简化了多时相多作物遥感分类流程并提高了分类精度。
齐腊黄文江陈玲王纪华王锦地
关键词:多时相
冬小麦冠层结构参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的遥感估算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冠层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作物冠层结构参数(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决定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与截获。本研究围绕冠层结构参数与PAR的相互关系这个中心环节,重点分析了冠层结构参数对冠层光谱的敏感性,最终...
齐腊
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遥感诊断模型被引量:54
2008年
对水稻氮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以及高光谱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和验证了以遥感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氮素含量在水稻各器官中总的变化趋势为茎<鞘<穗<叶;各器官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能力为叶<穗<鞘<茎,在近红外波段则与此相反.以波长796.7nm处的光谱反射率和738.4nm处的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96和0.8606,二者均能较好地诊断水稻氮素营养,但最适合诊断水稻氮素含量的拟合模型是以植被指数的归一化变量(SDr-SDb)/(SDr+SDb)为自变量构建的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遥感诊断模型[y=365.871+639.323(SDr-SDb)/(SDr+SDb),R2=0.8755,RMSE=0.2372,相对误差=11.36%],该模型可定量诊断水稻氮素营养.
谭昌伟周清波齐腊庄恒扬
关键词: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遥感
基于多时相冠层结构参数对冠层光谱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遥感反演的前提需对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该文选取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考虑输入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辐射传输模型(PROSAIL)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局部敏感性和全局敏感性方法在模型不确定性和LAI敏感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冬小麦的生长,模拟光谱与实测光谱吻合度提高,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降低;与局部敏感性方法相比,全局敏感性方法的模型不确定性降低,模拟精度提高,冠层光谱对LAI的敏感性有明显变化,植被指数对LAI的敏感性则相对稳定;与NDVI相比,TGDVI对LAI更敏感。
齐腊赵春江黄文江刘含海
关键词:辐射传输模型LAI多时相不确定性
冬小麦病害与产量损失的多时相遥感监测被引量:34
2009年
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套农学数据。利用该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区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主要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及其变化,与对照地块相比,病害小麦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降增大,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小,红边则会向短波方向移动,红边振幅减小,NDVI值减小。并利用冬小麦病害发生前期(4月10日,4月26日)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产量的早期预测模型,结合实测的产量数据,定量计算了条锈病和白粉病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两个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地块的减产幅度超过了30%。
刘良云宋晓宇李存军齐腊黄文江王纪华
关键词:条锈病白粉病多时相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