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钊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细胞
  • 5篇脉冲电磁场
  • 4篇筋膜
  • 4篇筋膜室
  • 4篇筋膜室综合征
  • 4篇骨筋膜
  • 4篇骨筋膜室
  • 4篇骨筋膜室综合...
  • 4篇分化
  • 4篇成骨
  • 4篇成骨分化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急性骨筋膜室...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黄钊
  • 13篇苏伟
  • 6篇覃万安
  • 5篇崔向荣
  • 5篇赵劲民
  • 2篇郭杰
  • 2篇冯启明
  • 2篇程建文
  • 1篇许国杰
  • 1篇吴智辉
  • 1篇孟令晶
  • 1篇李晓峰
  • 1篇廖亮
  • 1篇程建文
  • 1篇胡峰
  • 1篇谢能峰
  • 1篇何肖丞
  • 1篇李尚政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蛇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第九届西部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全英班在线课堂授课改进的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医学全英班在线课堂授课的方法。方法依据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及留学生文化背景,通过对在线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用移动在线学习的优势改进传统的医学多媒体教学。结果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咨询老师并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留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运用到临床病例学习中去,提升临床诊治能力。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对临床全英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改进授课方式,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黄钊苏伟赵劲民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在线课堂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S)关键基因模块及枢纽靶点。方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趾长屈肌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确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EGs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和关键基因模块找出Hub基因,再对核心基因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对Hub基因进行验证。结果:通过5个正常大鼠和5个ACS大鼠趾长屈肌的转录组测序,确定了548个DEGs。将548个DEGs上传到String并用Cytoscape进行分析,挑选397个DEGs用于构建PPI。应用分子复合物检测(MCODE)对重要的基因模块进行聚类得到由27个基因组成的关键模块,Friends分析提示MyD88在这些基因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MCODE鉴定的核心基因集进行富集分析,发现核心基因集高度富集在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学过程(BP)[如炎症反应、白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对白介素-1(IL-1)的反应等]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如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ACS伴随着明显的炎症反应,通过筛选药物抑制髓样分化因子(MyD88)或Toll样受体(TLR)/MyD88/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可能对ACS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MyD88也为诊断ACS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候选标志物。为AC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并为寻找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潜在的分子靶点。
陈丁泉黄钊卢钦镇凌赫苏伟
关键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生物信息学MYD88
三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目的:通过对比确定合适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方法:充分裂解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得蛋白样品分为3组:未进一步处理组、丙酮沉淀法处理组、2-D clear-up kit处理组,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后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对比分析3组所得电泳图谱。结果与结论:2-D Clean-up kit处理组所得双向电泳图谱在背景,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重复性上比丙酮沉淀法处理组和未进一步处理组要好,说明经2-D Clean-up kit处理的样品制备方法更适合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的制备。
覃万安苏伟黄钊崔向荣郭杰
关键词:双向电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组学
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电磁场和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论文,比对寻找电磁场促进成骨的相关证据,总结电磁场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相关研究。结果:电磁场对细胞的作用是复杂多样的,可影响干细胞的基因表达,也能对细胞缝隙通讯产生作用,实验室证明电磁场在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临床研究同样证明活体的骨细胞会受到电磁场的作用。结论:电磁场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尤其通讯频段电磁场更值得学术界的探讨。
崔向荣苏伟黄钊覃万安
关键词:电磁场成骨分化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仪观察脉冲电磁场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
2011年
背景: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存活或凋亡细胞计数及细胞周期,较形态学观察、DNA电泳等检测方法更具优势。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检测特定脉冲电磁场干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周期及其增殖效率的影响。方法:使用振荡频率1kHz,磁感应强度0.05mT、功率密度5mW/cm2的脉冲电磁场照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未经磁场干预的细胞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未经磁场干预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1、CD44、CD45和CD105表达率;于传第3代后第3,6,9,12天测定不同干预细胞增殖率及生长周期。结果与结论:未经磁场干预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45为阳性表达,CD31和CD105为阴性表达,较未经磁场干预的第2代细胞更纯化(P<0.05);经磁场干预后第3代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S期百分比较未经磁场干预的第3代细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特定频率和场强的脉冲电磁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黄钊苏伟崔向荣覃万安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存活率
HO-1介导铁死亡在急性筋膜室综合征所致骨骼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S)会导致骨骼肌损害。血红素加氧酶-1(HO-1)可以抵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组织细胞凋亡、降低炎症性反应等。本文就铁死亡与ACS损伤和HO-1调控细胞铁死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回顾了铁死亡与ACS损伤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以及在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前景,期望为ACS治疗提供新思路。
黄钊苏伟赵劲民程建文郑铁军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红素加氧酶-1骨骼肌损伤
恒定强度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作用的探索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1KHz频率段PEMFs刺激对大鼠BMSCs体外增殖分化的作用,以期找出适合的频率范围,为应用PEMFs促进大鼠BM-SCs快速大量优质扩增,诱导成骨分化,研制新型生物反应器,以及进一步研究PEMFs刺激对...
苏伟黄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脉冲电磁场成骨分化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腓深神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腓深神经的走形进行解剖观察,为微创钢板固定法(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避免损伤腓深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具成人尸体24例膝关节标本,模拟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手术入路,解剖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其分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与胫前动脉伴行,在小腿上1/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2/3段位则于胫骨前肌和踇长伸肌之间。其中以胫骨粗隆最高点和腓骨头连线为底线,向下约(35±2.1)°在离胫骨粗隆(51.6±2.8)mm处腓总神经有一较大分支(胫前关节返支)垂直胫骨方向进入胫骨前肌,分布于膝关节周围。在离胫骨粗隆5,10,15cm处分别测得腓深神经到胫骨前缘的距离分别为(36.8±2.5)mm,(30.1±1.9)mm,(27.0±1.2)mm。结论:胫骨外侧存在一个倒三角形的安全区域,在此区域内行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安全可行。
谢能峰苏伟黄钊李尚政郭杰何肖丞
关键词:MIPO胫骨近端骨折
电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的蛋白组学分析
苏伟赵劲民胡峰李晓峰崔向容覃万安黄钊
研究电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nesenchymalstem cells,MSCs)在细胞增殖分化中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2000Hz直流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关键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蛋白组学生物制剂
中频脉冲电磁场照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拉曼光谱
2014年
背景:采用中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很多,但采用表面拉曼光谱方法分析受电磁场照射单个干细胞的拉曼光谱罕有报道。目的:比较3 000 Hz中频脉冲电磁场照射与无电磁照射后存活状态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拉曼光谱的差异。方法: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接种到六孔板,分为2组:无电磁组和3 000 Hz中频脉冲电磁照射组。培养7 d后,将2组细胞分别转移到生理盐水中,各取30个细胞,每个细胞收集细胞周围3个点和中间一个点的拉曼光谱,利用每组所得120个数据计算出拉曼光谱的平均相对强度,进行2组对比。结果与结论:电磁场照射组和无电磁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拉曼光谱特征峰基本相同,且origin软件作图后波形基本相同;电磁场照射组的峰值普遍较无电磁场组下降。提示激光镊子拉曼光谱技术能够应用于单个干细胞分子层面生物化学变化的检测和研究。与未经电磁场照射组相比,经3 000 Hz中频脉冲电磁场照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拉曼光谱有明显差异,峰值普遍降低。
崔向荣苏伟吴智辉孟令晶黄钊覃万安
关键词:干细胞拉曼光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脉冲电磁场光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