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小孩真的没腰吗?小孩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 2024年
- 小孩真的没腰吗“妈妈,我腰痛!”“小孩子哪有腰,还腰痛?你是不想做作业了吧?”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都发生过以上类似的对话。民间有句老话说“青蛙无颈,小孩没腰”,意思就是青蛙没有脖子,小孩没有腰。部分父母自己也不知道这句俚语的来源,当孩子说自己腰痛,家长就用这句话回复孩子,不重视也不会去检查。小孩子的腰部比较短,看起来好像没有腰,但这并不代表小孩真的没有腰。
- 黄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青蛙小孩家长
- 正常青年人三维步态:时空及运动学和运动力学参数分析被引量:47
- 2015年
- 背景:三维步态分析作为一种客观步态评估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但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正常人的步态特征。目的:检测中国正常青年人自然行走步态数据,为临床上异常步态的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100名正常青年人进行步态测试,得到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运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结论:正常青年人左右侧(髋、膝、踝关节的活动角度和垂直地板反力)曲线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髋、膝、踝关节活动角度(最初着地角度、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矢状面最大活动范围)和垂直地板反力参数(第1波峰值、谷值、第2波峰值)的左右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建立的中国正常人步态数据,可供临床步态分析参考使用。
- 黄萍钟慧敏陈博齐进钱念东邓廉夫
- 关键词:青年正常青年步态步态分析
- 腰椎斜扳治疗小关节紊乱的多种运动下肌电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定量评价腰椎斜扳治疗小关节紊乱患者在多种运动下的肌电变化。[方法]2020年9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推拿科的小关节紊乱患者15例,和相匹配的正常人1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临床量表评分和表面肌电图对腰椎斜扳治疗前后的小关节紊乱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几种运动的状态下检测,比较临床状态与运动过程中腰背肌的肌电活动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6.2±0.9),(1.5±0.6),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11.9±1.4),(22.7±3.3),P<0.05]。肌电检测方面,患者在常态行走、右足跨越障碍行走、左足跨越障碍行走、弯腰、弯腰提物等不同运动方式下,治疗后1个月患者左右竖脊肌、左右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和中位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左右竖脊肌、左右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和中位频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斜扳治疗小关节紊乱可以缓解疼痛,降低竖脊肌和多裂肌的异常电活动。
- 黄萍卢玄靳杰戚威臣陈博钟慧敏沈峥嵘
- 关键词:小关节紊乱表面肌电图
- 活动平台全膝关节假体和单髁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步态对比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比较活动平台全膝关节假体和单髁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在平地行走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自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间进行的活动平台全膝关节置换术(29例)和单髁膝关节假体置换术(22例)的患者,并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10镜头红外运动捕捉系统记录体表53枚反光标记物的运动轨迹,并采用测力板记录地面反作用力。通过这些运动轨迹和地面反作用力我们计算膝关节在平地行走中的三维运动(移动和转动)和关节受到的力和力矩。然后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ANOVA对这些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单髁置换术后股骨前移程度优于活动平台置换(F=6.5,P<0.05)。采用活动平台置换股骨内旋程度小于单髁置换(F=5,P<0.05)。采用单髁置换后,站立相膝关节伸直时的伸直扭矩(F=28.6,P<0.01)及站立中期的外翻扭矩(F=6,P<0.05)均显著大于正常人群,但活动平台减少扭矩的优势仅在站立初期阶段明显(F=9,P<0.05)。结论单髁置换后膝关节在正常平地行走中更接近正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表现,结合其较明显的临床优势,可推荐用于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
- 刘志宏张炅何川王毅冯建民王尚城黄萍邓廉夫郑乃权
- 关键词:步态
-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3例双膝骨关节炎单膝关节置换患者平常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区域压力峰值、冲量、最大压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结果: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2、3、4跖骨区以及中足、足跟内外侧、全足底的平均压力峰值和平均冲量均高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1、2、3、4、5跖骨区和中足的最大压力峰值出现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开始着地阶段时间、整足接触阶段时间、单足支撑期总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侧足底压力参数较未置换侧有明显改变,置换侧膝关节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运用足底压力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而探索最佳治疗手段和置换后的康复方法。
- 黄萍钱念东齐进陈博刘志宏郭蕾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足底压力
-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三维运动解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背景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发生膝关节变形、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改变,预示KOA是与运动学、动力学等生物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这些运动学、动力学指标的客观定量评定指标。目的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解析KOA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治疗、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7年6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双KOA患者10例作为KOA组,另外招募无膝关节疼痛的健康中老年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并分析受试者的步行情况和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与正常人比较,KOA患者存在明显的步态和生物力学特征:步频、跛行指数、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双足支撑期、单足支撑期、一步时间、步行周期均延长(P<0.05);膝关节屈曲角峰值,冠状面最初角度,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膝关节角速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峰值和平均值均减小(P<0.05);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减小(P<0.05);Y轴和Z轴方向地板反作用力峰值减小(P<0.05)。结论KOA患者关节内及其周围生物力学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下肢运动出现了异常。而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KOA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指标,为KOA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黄萍王怡陈博郭蕾刘志宏齐进邓廉夫
-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步态分析运动学
- 正常青年人自然步态下肢肌的表面肌电图分析被引量:25
- 2012年
- 背景: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是人体的能动部分,可反映人体运动的功能。目的:观察和分析正常青年人在自然步态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方法:采用美国NORAXON公司生产的TELEMYO2400RG2表面肌电图仪对30例正常青年人在平地自然行走时,其双下肢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内侧进行测试,分析在正常步态中受试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正常青年人平地自然步行中,其双下肢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内侧的肌电随步态周期呈活动与静止周期性变化,左右侧同名肌肉交替活动;平均肌电振幅、平均肌电积分、平均频率、中位频率值最大的是腓肠肌内侧,其余由大到小依次是胫前肌,股二头肌,股直肌,右左腿分布规律一致;右侧腓肠肌内侧平均肌电振幅、平均频率、中位频率值均明显低于左侧(P<0.05);受试肌的时域、频域值波动在一定范围。提示正常青年人自然步态中下肢肌群肌电活动呈节律性和右左侧交替活动;在受试肌中腓肠肌内侧的肌电活动最强;腓肠肌内侧的肌电活动存在着优势侧与非优势侧的轻度差别;下肢肌肌电活动的时域、频域值在一定范围波动。
- 黄萍齐进邓廉夫陈博
- 关键词:步态下肢肌肉表面肌电图正常青年人
- 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三维步态特征被引量:11
- 2018年
- 背景: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步态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目的:定量评价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步行功能和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评定手术疗效,探索最佳的治疗策略和置换后康复方案。方法:采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膝关节炎双膝关节置换后患者12例(试验组)和12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步态测试,以Polygon软件分析受试者步行能力和膝关节三维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1)时空参数(步频、双足支撑期、对侧足跟着地比、对侧足尖离地比、单足支撑期、步长、一步时间、步宽、步幅、步行周期、步速):2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2)角度:试验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内翻角度峰值、冠状面上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试验组膝关节角速度峰值、角速度平均值、角加速度峰值、角加速度平均值均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力矩:试验组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地面反力:试验组Y轴和Z轴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6)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和正常人在平地步行中时空参数没有明显差别,提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改善下肢步行功能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结果也显示置换后患者假体关节存在一些运动和运动力学的异常,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没有完全达到正常水平,这些变化是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可能是影响患者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 黄萍陈博刘志宏许萍
- 关键词:膝关节生物力学步态分析生物力学
- 不同体质量指数正常人的足底压力特征被引量:13
- 2017年
- 背景:体质量是影响足底压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多种不同体质量足底压力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检测不同体质量正常人的足底压力情况,为足底压力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比利时RSscan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Footscan 2 m平板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80名不同体质量正常人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分类标准,将测试对象分为4组,即体质量偏低组、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每组20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1)足底各区域压强峰值和冲量随着受试者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体质量正常者相比,超重者足底部分区域、肥胖者足底各区域压强增高(P<0.05);(2)中足底接触面积占全足底接触面积的百分比随着受试者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体质量正常者相比,肥胖者中足底接触面积占全足底接触面积的百分比增高(P<0.05);(3)结果显示,超重特别是肥胖者由于体质量大,其步行时足底压强和冲量相应增高,时间长会造成足部病理性改变;肥胖者体质量大造成足弓下降,中足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易产生扁平足。提示超重特别是肥胖者,要注意控制体质量,适当运动,穿合适的鞋,保护好足,防止足部损伤和扁平足的发生。
- 钟慧敏黄萍
-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体质量足底压力冲量
- 足踝万向加载装置
- 一种足踝万向加载装置,属医学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转动组件,其第一转动组件为矢状面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为冠状面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为水平面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实验样本固定平板和第一U字型支架;第...
- 陈博邓廉夫黄萍齐进王晋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