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宁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炎
  • 1篇低铁
  • 1篇电子结肠镜
  • 1篇电子结肠镜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病
  • 1篇叶天士
  • 1篇育阴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治疗慢性胃炎
  • 1篇入院
  • 1篇入院后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十二指肠

机构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6篇黄宁
  • 5篇吴万春
  • 1篇韩诚正
  • 1篇袁鹤鸣

传媒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育阴熄风法治疗慢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1]。笔者运用育阴熄风法治疗慢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韩诚正黄宁
关键词:叶天士慢性胃炎上皮内瘤变
低铁负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铁负荷的变化及低铁负荷对大鼠NASH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低铁对照组2、模型组3、低铁模型组4。实验的12周末观察血清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转氨酶(ALTAST)、血清铁(SI)、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肝匀浆铁、TG、TC、SOD、MDA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G、TC、ALT、AST、MDA的含量明显升高,SOD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铁含量升高不明显;肝匀浆TG、TC、ALT、AST、MDA及铁的含量明显升高,肝匀浆SOD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铁模型组血清TG、TC、ALT、AST、SI、MDA含量明显降低,SOD的含量明显升高;肝匀浆TG、TC、SI、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肝脏病理学切片示: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内脂滴比率大于三分之一,造模成功,低铁模型组大鼠肝脏的炎症活动度计分及铁染色计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NASH大鼠肝脏铁负荷增加,低铁负荷可以减轻大鼠NASH的损伤程度。
黄宁吴万春
关键词:铁负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被引量:24
2006年
黄宁吴万春
关键词:药物肝炎
十二指肠疾病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疾病发病情况及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十年来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十二指肠疾病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特性。结果:2406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男性1487例,女性919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320例,十二指肠息肉831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72例,十二指肠憩室30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19例,先天性巨十二指肠10例,十二指肠球炎10例,十二指肠瘘8例,十二指肠钩虫病2例,十二指肠克罗恩病2例,十二指肠囊肿1例,十二指肠先天性闭锁1例。十二指肠疾病疾的病谱较以往文献报道要广,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男女发病无明显区别。结论:十二指肠疾病的病灶分布较广,但溃疡发生率相对较高。CT、胃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可诊断十二指肠疾病。
黄宁吴万春
关键词:十二指肠疾病内窥镜
腔内阑尾大肠镜下表现一例
2012年
患者女,37岁,“腹痛伴黑便1周”入我院治疗。腹痛以右侧腹部、阵发性隐痛为主。伴有解黑色尚成形人便,每日1~2次。入院后查体,腹部平,触之软,
黄宁袁鹤鸣吴万春
关键词:镜下表现大肠阑尾腔内侧腹部入院后
电子结肠镜检查回盲部病变12328例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回盲部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窥镜中心近4年来肠镜检查中发现的回盲部病变发病情况及内镜下特点。结果 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2 328例,发现回盲部病变225例。其中回盲部息肉76例,恶性肿瘤40例,慢性炎症37例,憩室20例,溃疡18例,外压隆起9例,阑尾病变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3例,肠结核2例,血管病变2例,血吸虫肠病2例,囊肿1例,脂肪瘤1例,未明确诊断的隆起灶5例。在肠镜检查中,回盲部发病率较低,发病率为1.83%,但回盲部病变的种类繁多,总体上以良性病变为主,良性病变占80.00%,恶性病变占17.78%,未明确的隆起病灶占2.22%。良性病变中主要以息肉为主,占良性病变的42.22%;恶性病变主要以腺癌为主,占恶性病变的77.50%。结论常规结肠镜加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回盲部病变的主要手段,结合超声肠镜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黄宁吴万春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回盲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