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可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地下厂房
  • 6篇电站
  • 4篇洞室
  • 4篇水电
  • 4篇水电站
  • 4篇层间
  • 4篇层间错动带
  • 3篇电站地下厂房
  • 3篇洞室围岩
  • 3篇软弱
  • 3篇软弱结构面
  • 3篇水电站地下厂...
  • 3篇结构面
  • 2篇动力计算
  • 2篇蓄能电站
  • 2篇直剪
  • 2篇施工方
  • 2篇施工方法
  • 2篇滩水电站
  • 2篇桐柏抽水蓄能...

机构

  • 13篇中国水电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里尔科技大学
  • 1篇法国国立路桥...
  • 1篇浙江中科依泰...

作者

  • 13篇黄可
  • 10篇江亚丽
  • 5篇江权
  • 5篇冯夏庭
  • 4篇赵阳
  • 4篇方丹
  • 4篇李良权
  • 3篇徐鼎平
  • 3篇万祥兵
  • 3篇周辉
  • 3篇钱军
  • 2篇邵建富
  • 1篇彭六平
  • 1篇吴喜艳
  • 1篇徐文仙
  • 1篇谭建梅
  • 1篇张春生
  • 1篇郑芝芬
  • 1篇姜长飞
  • 1篇杨经卿

传媒

  • 4篇岩土力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以减小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对洞室变形的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前或开...
江亚丽黄可万祥兵方丹李良权钱军
文献传递
基于围岩片帮形迹的宏观地应力估计方法探讨被引量:22
2011年
基于深部地下勘探隧洞围岩应力型片帮破坏是岩体初始地应力作用的最直观结果的认识,建立借助围岩片帮形迹分析工程区岩体宏观地应力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应力作用下多个交叉隧洞围岩的片帮空间分布特征和烈度强弱关系,建立岩体3个初始主应力的空间大小和方向关系;采用片帮劈裂纹方位角统计获得岩体最大主应力方向;依据片帮的应力门槛值和起裂应力门槛值估算出3个主应力量值。现场实测地应力数据和多工况数值计算分析都有力地表明,借助该分析方法获得的白鹤滩右岸厂址区域三维地应力是科学、合理的,这也为深入认识工程区地应力特征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江权冯夏庭徐鼎平赵阳江亚丽黄可
关键词:围岩破坏白鹤滩水电站
高压力下层间错动带残余强度特性和颗粒破碎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某水电站层间错动带的原状样与重塑样,模拟现场地应力条件,在试验法向应力高达10 MPa条件下开展了反复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样峰值强度高于重塑样,但强度下降较快,二者残余强度趋于一致;此外,试样发生了大规模的颗粒破碎,采用颗粒相对破碎势Br量化重塑样剪切面附近区域与非剪切面附近区域颗粒破碎程度,对比发现,前者颗粒破碎程度高于后者,且破碎机制不同;剪切面颗粒破碎是高压力下残余强度包线非线性的根本原因:剪切强度的下降(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与Br和S2(试验前后小于粒径<2μm颗粒含量的比值)呈线性关系,颗粒破碎导致的能量释放和不断产生的黏粒(<2μm)降低了剪切强度。
赵阳周辉冯夏庭邵建富江权卢景景江亚丽黄可
关键词:层间错动带颗粒破碎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静、动力分析与设计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0MW的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最大设计内压420m水头。工程具有机组频率相对较低,对结构振幅控制要求较高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结合工程实际,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并通过...
黄可
关键词:地下厂房动力计算静力计算桐柏抽水蓄能电站
文献传递
软弱围岩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设计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郑全春张春生文洪江亚丽戚海峰徐文仙彭六平李孙权胡赛华姜长飞吴喜艳余晨光黄可杨经卿谭支超
本专题研究内容涵盖水电站建设软弱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布置及体型研究、支护参数选择与支护类型研究、施工方法研究、吊车梁设计研究、观测数据分析与洞室变形规律研究等。专题研究依托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解决了Ⅳ~Ⅲ类围岩...
含优势断续节理组的工程岩体等效遍布节理模型强度参数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岩体经历的成岩和构造改造等作用通常使其优势节理组发育,使得工程岩体呈现各向异性特征。本文首先说明当大尺度工程岩体含断续节理组时,岩桥对各向异性强度特征的影响突出。进而指出在采用遍布节理模型描述含优势随机节理的岩体各向异性时,模型中结构面参数为贯通节理的参数,不能直接采用现场断续节理的测试结果,需要进行大尺度岩体各向异性参数等效。然后,提出基于连续方法 FLAC3D遍布节理的参数变化吻合非连续方法 3DEC揭示的宏观岩体各向异性特征的途径,完成由连续方法间接描述非连续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行为的等效过程。研究表明,在无法应用解析法估算含随机断续节理岩体宏观参数时,数值试验成为了更有效的途径。采用遍布节理模型描述断续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强度特征时,节理强度参数值受断续节理与岩桥的综合影响,等效节理参数高于节理真实参数。此外,在进行等效连续过程中,为保证等效贯通节理导致的岩体强度凹陷与断续节理作用的方向一致,遍布节理模型中节理走向取值应与断续节理走向呈(j-j)/2夹角。
孟国涛方丹李良权黄可江亚丽
关键词:岩石力学各向异性遍布节理模型
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软弱结构面置换的施工方法,以减小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对洞室变形的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前或开...
江亚丽黄可万祥兵方丹李良权钱军
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振效果好、施工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相邻结构之间的抗振缝结构,以满足施工期后浇混凝土的立模要求和抗振要求,同时保证面层材料具有一定...
谭建梅黄可郑芝芬
文献传递
层间错动带的强度参数取值探讨被引量:23
2011年
为获得高应力下具有剪切错动历史、延展规模大、组合结构和矿物构成多元化等特点的白鹤滩层间错动带强度值(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首先介绍了6种错动带试验研究,包括针对错动带泥化软层的环剪试验、高压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针对错动带复合体的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现场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试验对象和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的错动带强度值,归纳出了错动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试验方式、加载的法向应力大小、试样特点及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白鹤滩错动带强度特性具有典型的组合体结构效应、弱胶结效应、围压效应、水软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原状错动带强度"和"扰动错动带强度"两个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白鹤滩厂址区原状的和扰动的层间错动带强度参数取值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地下洞室群的安全设计和深部地下工程中同类泥化夹层的力学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江权冯夏庭周辉赵阳徐鼎平黄可江亚丽
关键词:黏聚力内摩擦角
不同因素影响下层间错动带颗粒破碎和剪切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获得不同初始颗粒粒径分布和含水率对层间错动带颗粒破碎和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泥夹碎屑、泥夹粉砂、全泥型3种不同层间错动带类型与现场3种不同含水率(10%、7%和3%)试样在法向压力2~10 MPa作用下的反复直剪试验和剪切面颗粒粒径分析试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粗颗粒越多(d60越大),采用相对颗粒破碎势Br量化的颗粒破碎程度越大;②较干颗粒(低含水率)由于磨损产生了更多的细小颗粒,而较湿颗粒(高含水率)由于破裂和摩擦产生了较大颗粒;③粗颗粒仅对峰值抗剪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粗颗粒越多,残余强度包线非线性越强;④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线性减小,且低含水率试样残余强度包线非线性最强;⑤残余内摩擦角随颗粒破碎后的黏粒含量(<2μm)线性减小。提出的残余内摩擦角初步预测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赵阳周辉冯夏庭邵建富江权闵弘江亚丽黄可
关键词:层间错动带颗粒破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