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俏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睾丸
  • 3篇睾丸下降
  • 3篇睾丸下降固定...
  • 3篇小儿
  • 3篇固定术
  • 3篇儿童
  • 2篇隐睾
  • 2篇切口
  • 2篇急性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不同手术
  • 1篇蛋白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低度恶性肿瘤
  • 1篇短缩
  • 1篇短缩畸形
  • 1篇新生儿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惠州市第二妇...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鲍俏
  • 5篇张文
  • 4篇李宁
  • 4篇周学锋
  • 3篇余克驰
  • 3篇袁继炎
  • 2篇毕波
  • 1篇吴云涛
  • 1篇孙大昂
  • 1篇张刚
  • 1篇刘芳娜
  • 1篇雷学锋
  • 1篇刘丹丹
  • 1篇陈月清
  • 1篇李玉萍
  • 1篇刘丹丹
  • 1篇方俊
  • 1篇周冬秀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专用于女婴的尿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于女婴的尿液收集器,包括容量袋、设置在容量袋上端面的V型开口、设置在V型开口周围的粘胶、设置在容量袋上端面且在粘胶周围的穿戴结构,穿戴结构包括,设置在粘胶四周的连接带、连接连接带的束腰带,束腰带的一...
陈月清鲍俏 刘翠薇 罗泳洁周冬秀
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不同手术径路选择
目的:探讨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不同手术径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215例患儿在我科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或萎缩睾丸切除术,最小年龄为8个月5天,最大年龄为13岁9个月,均为首次手术。术前...
鲍俏
关键词:睾丸下降固定术儿童患者手术径路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不同手术径路选择体会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不同路径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体会。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103例患儿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泌尿外科行睾丸下降固定术,高位隐睾者经腹腔镜下入路和低位隐睾者经阴囊弧形切口入路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或睾丸探查术。分析不同手术径路的术后效果及随访观察患儿手术切口、睾丸位置、血供情况等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3例隐睾患儿,54例为左侧隐睾,21例为右侧隐睾,28例为双侧隐睾,总共114枚睾丸行睾丸下降固定术。39例(5例为双侧隐睾)患儿,共44枚睾丸经阴囊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64例(23例为双侧隐睾)患儿,共70枚睾丸通过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其中20例患儿术中行Flower-Stephens I期术式;15例腹腔镜下行单侧睾丸样组织切除;单侧隐睾2例患儿术中发现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未汇合。99例患儿获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术后随访中经阴囊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者有1例患儿未能将睾丸完全下降至阴囊底部,仅位于阴囊上方。无患儿出现睾丸萎缩,无患儿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结论腹腔镜下入路和经阴囊弧形入口两种手术路径治疗隐睾安全、有效。
鲍俏李宁周学锋袁继炎余克驰毕波张文
关键词:隐睾微创睾丸下降固定术
2011—2021年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1—2021年间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流行情况。方法 以广东省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及产母为研究对象,分析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特征和分布。结果 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累积共监测围生儿284.48万例,报告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1425例,男性患儿723例,女性患儿546例,性别不明156例,全省肢体短缩检出率为5.01/万;2011—2021年全省先天性肢体短缩检出率由7.77/万降低到3.23/万,年度检出率差异经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2,P<0.001)。先天性肢体短缩上肢左的检出率最高,下肢左的检出率最低,部位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5,P=0.99)。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万和5.67/万,男性/女性为1.13,符合大多数先天性缺陷的性别间差异规律。产母年龄在30-岁组的男性患儿和<20岁组的女性患儿检出率分别为7.00/万和7.16/万,为本性别组内最高。围生儿的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和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分别是度量先天性肢体短缩防控措施有效性和先天性肢体短缩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以诊断孕周分组,2011—2021年神经管缺陷患儿于<28周前确诊的比例由42.33%提高到53.52%(χ^(2)=10.65,P=0.001),28周以后确诊的比例由58.28/万下降到39.44/万(χ^(2)=11.47,P<0.001)。以转归分组,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由2.72/万下降到1.05/万(χ^(2)=32.30,P<0.001)结论 推广孕前优生教育,加强孕期筛查和肢体短缩缺陷儿的临床救治有利于减少该缺陷的疾病负担。
徐昊立鲍俏李玉萍吴亚男吴云涛方俊
关键词:疾病监测
经脐缘小切口肠套叠整复术在儿童急性肠套叠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脐缘小切口行肠套叠整复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间2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经脐缘小切口行肠套叠整复术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儿年龄3~28个月,平均11.2个月。起病时间均在48h内,给予空气灌肠,采用100mmHg压力超过15min未能复位成功。手术沿脐窝下方皮肤褶皱做弧形切口,先将回肠末端提出使套叠肠管位于切口下方,然后右手手指经切口伸入腹腔,并通过双手在腹壁外的配合完成肠套叠复位。结果25例患儿经脐缘切口顺利完成肠套叠整复术,其中1例患儿在复位中发现为梅克尔憩室引起肠套叠,同时经脐部切口完成梅克尔憩室切除术,1例患儿因复位困难将切口向右侧延长2cm后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9min。术后1例患儿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无伤口裂开、迟发型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患儿均未见肠套叠复发,伤口隐藏于脐缘,不易发现。结论对于起病时间短,一般情况良好的患儿,大多数能采用经脐切口完成肠套叠整复术。手术伤口小,不易发生伤口裂开等并发症。且术后手术瘢痕位于脐缘,起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对于复位困难的患儿,适当延长切口,也能完成手术,并不增加手术风险与难度。
鲍俏李宁周学锋余克驰刘芳娜孙大昂毕波张文
关键词:肠套叠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方法
小儿隐睾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被引量:33
2012年
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一种畸形,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回缩睾需密切观察。
鲍俏张文
关键词:隐睾睾丸下降固定术腹腔镜
小儿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1例
2014年
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cystic partially differentiated nephroblastoma,CPDN)是临床上较罕见的儿童肾源性肿瘤,属于良性或潜在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现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1例病例报告如下.
余克驰鲍俏李宁张文周学锋袁继炎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低度恶性肿瘤小儿病例报告
单纯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
2016年
目的:评价单纯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们共对26例单侧肾发育不良患儿行经脐腹腔镜发育不良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26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26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2~7岁,平均年龄3.6岁。14例因输尿管开口异位导致小便失禁就诊,5例因反复泌尿系感染就诊,1例因高血压就诊,6例为体检发现。入院后经 B 超、增强 CT 及输尿管逆行造影等诊断为单侧肾发育不良。患儿均采用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手术时间(82&#177;39)min。其中15例发育不良肾位于下腹部或盆腔,11例发育不良肾位于原位。术后无腹腔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后随访6个月,患儿初始症状均消失。脐部伤口隐蔽不易发现。结论单纯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安全可行,与普通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疤痕更隐蔽的优点。
李宁周学锋袁继炎鲍俏张文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肾发育不良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检体诊断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急性阑尾炎腹部检体诊断特点。方法将手术证实的431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分为新生儿组、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对各组检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各自特点。结果新生儿组3例(0.70%)以腹胀、精神差、肠鸣音改变等为主,婴幼儿组31例(7.19%)以叩痛、减速带试验阳性、反跳痛等为主,学龄前组162例(37.59%)以叩痛、反跳痛、肠鸣音改变等为主,学龄期组235例(54.52%)以叩痛、减速带试验阳性、反跳痛等为主。结论各年龄段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腹部检体诊断特点不相同,细致、准确的检体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雷学锋柳良好刘丹丹鲍俏张刚
关键词:儿童阑尾炎体格检查
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ANEC组与非TANEC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母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预后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ANEC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与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这些因素对TANEC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51例患儿,其中TANEC组13例、非TANEC组3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NEC患儿的出生体质量、阿普加评分、胎龄、输血次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是发生TANEC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验证输血次数的AUC为0.882(95%CI 0.794~0.969),血红蛋白水平的AUC为0.857(95%CI 0.747~0.968),两者联合的AUC为0.907(95%CI 0.822~0.992)。结论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TANEC的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TANEC的发生。
曾慧仪郭娟娟刘丹丹蔡纯娄蕾鲍俏冯周善张刚
关键词:新生儿血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