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恒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株
  • 2篇瘤细胞株
  • 2篇耐药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骨髓瘤细胞
  • 2篇骨髓瘤细胞株
  • 2篇BRCA
  • 2篇DNA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多药耐药性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血吸虫病肝纤...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衍化生...
  • 1篇药物敏感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5篇魏恒
  • 4篇肖晖
  • 3篇熊婷
  • 3篇陈小琼
  • 1篇马超
  • 1篇付锴
  • 1篇张聪
  • 1篇杨光斌
  • 1篇彭惠玲
  • 1篇江普查
  • 1篇袁先厚
  • 1篇文志华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NA干扰抑制FANCD2基因对多药耐药骨髓瘤细胞株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FA/BRCA(fanconi anemia/BRCA)中siRNA干扰对多药耐药骨髓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系,通过相应渐增浓度的马法兰药物处理,选择性获得多药耐药的子代肿瘤细胞株RPMI-8226/R细胞。MTT法检测RPMI-8226和RPMI-8226/R细胞马法兰、ADM、VCR、CTX、Ara-C、VP-16及DDP的敏感性。siRNA干扰抑制FA/BRCA途径FANCD2蛋白表达,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多药耐药细胞株对烷化剂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针对FANCD2基因的siRNA,将其转染多药耐药骨髓瘤细胞株,可以抑制细胞中FANCD2基因表达,转染细胞较转染前细胞FANCD2基因表达降低,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升高。结论:人多发性骨髓瘤多药耐药细胞株RPMI-8226/R其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FA/BRCA途径中FANCD2表达增强有关,可通过抑制FANCD2表达而逆转细胞的耐药性达到增强烷化剂对耐药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沉默FANCD2表达可以提高多药耐药MM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而RNA干扰是一种沉默FANCD2表达的理想方法,因此它可能是一种有潜力的耐药MM辅助治疗新方法。
肖晖魏恒熊婷陈小琼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SIRNA干扰
PARP-1抑制剂PJ-34对多药耐药骨髓瘤细胞株的影响以及与FA/BRCA途径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PARP-1抑制剂PJ-34对人多发性骨髓瘤多药耐药细胞株RPM18226/R的作用,探讨PJ-34对DNA损伤修复和耐药性的影响以及与FA/BRCA途径的联系。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参与FA/BRCA途径对DNA损伤修复的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FA/BRCA途径中的关键蛋白FANCD2的表达;用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PJ-3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彗星实验检测PJ-34对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PJ-34能够显著增加RPMl8226/R细胞对马法兰的敏感性,使马法兰的IC50值由20.43t2mol/L降至7.8μmol/L;PJ-34能够抑制DNA损伤的修复,且与抑制FA/BRCA途径有关;PJ-34协同马法兰能促进对RPMI8226/R细胞的致凋亡作用。结论PJ-34能够显著增强RPMI8226/R细胞对马法兰的敏感性,通过抑制FA/BRCA途径对DNA损伤的修复来逆转细胞的耐药性,因此,PJ-34可能在克服多发性骨髓瘤多药耐药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熊婷魏恒陈小琼肖晖
关键词:多药耐药DNA损伤FA
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CTGF PDGF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A~E5组,A组不感染血吸虫尾蚴,为正常对照组;B、C、D、E4组小鼠感染尾蚴后6周以吡喹酮灌胃杀虫,剂量为400mg/(kg·d),连续2d。B、C、D3组杀虫后给予芍药苷,剂量分别为30、60、120mg/(kg·d)),E组不给芍药苷,为感染对照组。5组小鼠均在芍药苷给药8周后处死,取血及肝脏。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和PDGF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芍药苷高剂量的D组与感染对照E组相比,肝组织中CTGF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均<0.05);而中、低剂量B组和C组的CTGF、PDGF和TNF-α水平亦较E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吡喹酮杀虫处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剂量芍药苷,可通过减少肝组织CTGF和PDGF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肖晖魏恒杨光斌彭惠玲张聪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芍药苷肝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J34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体外生长及其对马法兰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PJ34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及与小剂量马法兰的协同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A/BRCA途径中的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PJ34能使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协同马法兰诱导细胞凋亡作用。PJ34与马法兰联用与单用马法兰相比,细胞凋亡率由(31.08±0.47)%增至(45.38±4.53)%。PJ34介导的FA/BRCA途径相关因子受抑制及γH2AX表达增强,从而抑制DNA的损伤修复。结论:PJ34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增加RPMI8226细胞对烷化剂类化疗药物马法兰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A/BRCA途径对DNA损伤的修复。PJ34与小剂量烷化剂化疗药物合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逆转耐药的治疗方案。
熊婷陈小琼魏恒肖晖
关键词:PJ34ANEMIADNA损伤修复
中期因子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中期因子蛋白(M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胶质瘤的侵袭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MK和PCN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MK和PCNA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表达。在48例脑胶质瘤中39例有MK的表达,其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的阳性表达率(P<0.01)。PCNA在41例胶质瘤中表达,其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并且发现MK和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5,P<0.01)。MK的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患者,两者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MK在脑胶质瘤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增殖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反映脑胶质瘤增殖能力和恶性程度的指标,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魏恒袁先厚江普查文志华马超付锴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MIDKINEPCNA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