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腮腺
  • 3篇缺损
  • 3篇肿瘤
  • 3篇口腔
  • 2篇修复术
  • 2篇舌下腺
  • 2篇舌下腺囊肿
  • 2篇切口
  • 2篇缺损修复
  • 2篇外科
  • 2篇囊肿
  • 2篇口腔肿瘤
  • 2篇嚼肌
  • 2篇骨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多间隙
  • 1篇多间隙感染
  • 1篇胸腔闭式
  • 1篇牙缺损

机构

  • 9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高继宾
  • 8篇蒋继党
  • 7篇李兴平
  • 5篇王琦
  • 4篇仇晨光
  • 2篇杨学明
  • 1篇丁国文
  • 1篇王琦
  • 1篇孔繁芝
  • 1篇刘竞
  • 1篇徐蓓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口腔医学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江苏省第二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颞肌筋膜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高继宾李兴平王琦蒋继党
关键词:颞肌筋膜瓣口腔肿瘤缺损修复术
改良切口的舌下腺摘除术
目的:探讨舌下腺摘除术手术改良切口的临床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舌下腺囊肿患者实施改进的舌下腺摘除术,将弧形切口改为梭形切口,从前端解剖颌下腺导管,制定较为合理的手术程序。结果:所有28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外科治疗切口
文献传递
舌下腺摘除术中切口的改良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舌下腺摘除术是治疗舌下腺囊肿及舌下腺良性肿瘤的基本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尽管目前对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舌下腺摘除术是避免舌下腺囊肿复发的最有效的方法^[1,2]我们对传统的舌下腺摘除术进行了改进,并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用改进方法治疗舌下腺囊肿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外科切口
C臂机引导下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总结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切开复位长钛板内固定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01—2018-06,选取颧骨复合体骨折中非粉碎性颧弓骨折的患者共25人,颧弓复位均在C臂机引导下,经口内切口进行,对于稳定性不佳的5人,附加耳屏前小切口,在颧弓表面行长钛板内固定,术后回访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面神经损伤,患者对外形及张口度满意,术后CT显示颧弓骨折断端对位理想。结论:C臂机能术中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长钛板具有重塑颧弓外形,支撑面部轮廓的作用。
杨学明李玲高继宾孔繁芝蒋继党
关键词:C臂机颧弓骨折
腮腺良性肿瘤1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高继宾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切除术面神经瘫痪
自攻螺纹钉在后牙重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1998年
自攻螺纹钉在后牙重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高继宾自攻螺纹钉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作者近几年来用螺纹钉加银汞合金修复后牙重度缺损,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1991年9月至1997年9月门诊...
高继宾
关键词:自攻螺纹钉后牙缺损
负压引流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治疗的3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DN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1~53岁,经颌面颈胸部CT检查确诊,均在全麻下行颈部切开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颈部VSD装置于术后1周左右在全身麻醉下取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约36 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44~57 d),术后随访33~50个月,感染未复发。结论: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DNM,引流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学明李玲丁国文刘竞徐蓓高继宾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多间隙感染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颊脂垫修复口腔肿瘤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颊脂垫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8例口腔不同部位肿瘤切除后,应用颊脂垫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颊脂垫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颊脂垫是修复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高继宾李兴平王琦蒋继党
关键词:颊脂垫口腔肿瘤缺损修复术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髁突摘除术治疗髁突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腮腺前嚼肌径路进行下颌骨髁突摘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7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腮腺嚼肌筋膜,向前分离皮瓣至腮腺前缘,沿嚼肌纹理方向钝性分离,切开下颌骨骨膜,显露下颌骨髁突,在直视下分离摘除髁突,观察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此手术径路显露充分,视野较好,手术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是髁突摘除术的较好方法。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髁突骨折并发症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治疗下颌支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腮腺前嚼肌径路(TMAP)进行下颌支骨折内固定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24侧)下颌支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嚼肌筋膜,向前分离皮瓣至腮腺前缘,解剖面神经颊支,沿嚼肌纹理方向钝性分离,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观察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此手术径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是治疗下颌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手术径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