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社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23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清
  • 9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蛋白
  • 4篇血症
  • 4篇化疗
  • 4篇基因
  • 4篇白血
  • 3篇蛋白酶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生物学
  • 3篇中晚期
  • 3篇中晚期肿瘤
  • 3篇肿瘤转移
  • 3篇晚期

机构

  • 3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作者

  • 38篇高社军
  • 10篇李宏
  • 8篇胡邑姜
  • 6篇雍兰娜
  • 6篇洪文竹
  • 5篇张宏
  • 4篇丁雅雯
  • 4篇张会超
  • 4篇王星冀
  • 3篇杨红芳
  • 3篇黄晨
  • 3篇陈砚凝
  • 3篇张红
  • 2篇陈凯
  • 2篇顾国琴
  • 2篇荀建军
  • 2篇潘柏申
  • 2篇郝桐
  • 2篇韩梅
  • 1篇李云婷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的生物特性及抗肿瘤作用机制被引量:13
1999年
大量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 O) 对肿瘤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在生物体内持续超量的 N O 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和癌症,适量浓度的 N O 主要起细胞毒作用,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研究 N O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防治肿瘤意义深远。本文简要介绍 N O 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概述 N O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高社军顾国琴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肿瘤细胞抗肿瘤作用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和遗传工程学及其相应新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高社军张宏鹿刚
1,5-脱水葡糖醇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
1998年
1,5脱水葡糖醇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高社军洪文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验科0500111,5脱水葡糖醇(1,5AG)是由吡喃糖环状结构第1位碳脱氧所形成,其含量在多元醇糖类物质中仅次于葡萄糖。1973年Pitkamen[1]首次在人脑脊液...
高社军洪文竹
关键词:糖尿病
NT-proBNP与GPBB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糖原磷酸化酶BB型同功酶(GPBB)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女性乳腺癌术后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50例,在化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第2个疗程结束及化疗结束4个时间点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监测,并采血测量NT-proB-NP、GPBB、血肌酐(SCr)及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NT-proBNP与GPBB最早出现异常,第1、2个疗程结束及化疗结束时其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Cr及CK-MB水平在化疗结束时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ST段下降及QT间期延长,随化疗时间的延长,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化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水平在化疗结束时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与GPBB可作为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敏感指标,在化疗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宁郑金秀高社军孔雁姚铁柱孙芳毅刘宇
关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 m’s macroglobulinemia,LPL/W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LPL/WM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MYD88 L256P基因突变状况。结果14例LPL/WM中男性1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岁;12例有肝脏或脾脏肿大,11例有淋巴结肿大。13例贫血,13例分泌单克隆IgMκ,1例分泌单克隆IgMλ,14例均有肿瘤性细胞累及骨髓与MYD88 L256P基因突变。淋巴结活检显示淋巴结结构部分存在,均可见开放的淋巴窦。肿瘤性细胞由数量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成。其中1例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1)以浸润淋巴窦为特征的大淋巴细胞;(2)浸润副皮质区和边缘窦的小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免疫表型:11例CD20弥漫阳性,10例限制性表达轻链Kappa,1例限制性表达轻链Lambda;2例CD23阳性,CD10、CD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30%;在同一淋巴结内可见两类肿瘤性细胞:大淋巴细胞中CD20、CD30、MUM1、BCL-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80%;小淋巴细胞中CD20、CD38、CD138、MUM1呈条索状或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20%。骨髓流式细胞免疫表型:14例小淋巴细胞中CD20、CD19、CD22及sIgM均阳性,2例CD23阳性,CD10及CD5均阴性;浆细胞中CD19、CD138、CD38及CD45均阳性,CD56均阴性。结论LPL/WM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属于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伴浆细胞分化的小B细胞淋巴瘤鉴别。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免疫固定电泳及MYD88 L265P突变检查)。
张会超王芃堉丁雅雯李宏宋媛高社军李清靖黄晨刘丽宏
关键词:淋巴瘤MYD88
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诱发肝肾损伤及脂代谢紊乱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诱发肝肾损伤及脂代谢紊乱的多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原装试剂在Beckman Synchron Lx20仪器上分别测定55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以后血清中脂代谢标记...
张宏高社军
关键词:化疗肝肾损伤脂代谢紊乱
文献传递
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王星冀段贵芬高社军
关键词:高血压肽基二肽酶A白蛋白尿
肝癌患者血清P-选择素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血清P selection (P sel)在肝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P 选择素的含量 ,同时测定AFP含量。结果 肝癌患者P sel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且与AFP含量呈线性正相关 ,术后 2周浓度降低 ;P sel含量以Ⅱ、Ⅲ和Ⅳ期肝癌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 ;且大肝癌患者显著高于小肝癌患者 ,有癌栓组、有肝内转移组明显高于无癌栓组和无转移组。结论 P 选择素测定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检测术后复发方面有重要价值 ,联合检测AFP和sP sel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雍兰娜高社军顾国琴
关键词:肝癌血清P-选择素复发
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生物学变异研究
游离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它可反映人体脂肪代谢情况及血脂水平,与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病等密切相关.
鹿刚高社军
冠心病多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各风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级,对比分析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脂蛋白(Lp)A水平、血浆载脂蛋白(Apo)A-I水平在轻度和重度组中有差异,年龄、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Apo C-Ⅲ有相关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浆Apo A-I水平与冠脉病变呈负相关,Lpa水平与冠脉病变呈正相关。结论年龄、糖尿病史、HDL水平异常是冠心病进程中的危险因素。TG、TC和Apo C-Ⅲ具有正相关关系。
高敏呼海娟崔炜高社军韩梅
关键词:冠脉病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