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中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针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小针刀治疗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科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且愿意接受针刀治疗的60例患者行针刀治疗加药物、物理治疗(针刀组),对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60例患者行药物、物理治疗(对照组).治疗后随访时...
- 宋维海李琴马辉中王福祖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针药并用小针刀
- 狼疮Ⅰ号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7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狼疮I号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疾病活动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激素治疗,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加用狼疮I号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4个月。记录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主症状评分,记录激素用量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0,IL-12,β-抑制蛋白质-1(β-arrestinl)及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对照组的83.8%(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激素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4个月,观察组激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激素撤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明前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12水平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arrestin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sT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狼疮I号方能有效控制SLE患者病情活动,协助患者激素的撤减,提高了临床疗效。
- 王福祖马辉中周春言星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激素撤减血栓调节蛋白
- 高原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乙型肝炎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李琴马辉中王福祖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进行性骨破坏
- 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为主,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的症状为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外分泌腺也有相应的表现。可作为单纯性原发病出现,也可继发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
- 李琴马辉中李春红张永香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同时,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改善口干、鼻部干燥等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2009年1月一2011年1月在风湿病专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 李琴马辉中李春红张永香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 中药痹痛3号外敷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
- 总结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自制痹痛3号配合红外线治疗,常规治疗的两种疗效观察,认为中药痹痛3号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局部熟疗,扩张毛血血管,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
- 马辉中李琴王福祖宋维海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
- 2009年
-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的滑膜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李琴马辉中王福祖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