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玲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5篇免疫
  • 4篇小儿
  • 3篇蛋白
  • 3篇手足口病患儿
  • 3篇球蛋白
  • 3篇免疫球蛋白
  • 3篇患儿
  • 3篇肺炎
  • 3篇病患
  • 2篇血清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小儿支原体
  • 2篇小儿支原体肺...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素
  • 2篇肝炎
  • 2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4篇秦皇岛市第三...
  • 5篇秦皇岛市卫生...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邯郸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马艳玲
  • 5篇付华
  • 4篇李艳静
  • 4篇邢剑侠
  • 3篇王守云
  • 3篇彭勋
  • 3篇杨丽敏
  • 3篇王玉华
  • 3篇李颖
  • 3篇温博
  • 2篇王晋升
  • 2篇邵梅华
  • 2篇赵培利
  • 2篇温博
  • 1篇李旭丽
  • 1篇孙凤利
  • 1篇郑美玲
  • 1篇陈寒冬
  • 1篇曹立华
  • 1篇刘泉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HBV基因型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应答反应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与探讨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将慢性HBV感染者541例分为4组:拉米夫定组136例、替比夫定组135例、恩替卡韦组135例和阿德福韦组135例,各治疗48周。治疗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确定HBV基因型,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时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和HBV M。其中109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HBV B基因型94例(17.38%),C型410例(75.79%),B/C混合型37例(6.84%),未检出其他基因型;在B型感染者,肝组织G3占37.3%、S313.0%,C型感染者G3占8.7%、S3占22.7%,B基因型与C基因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患者,B型、C型和B/C混合型之间疗效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几种不同的基因型感染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V基因型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
杨丽敏彭勋赵艳茹赵培利马艳玲杨方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V基因型肝组织病理学核苷(酸)类药物
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蓝芩口服液及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患儿血免疫球蛋白(Ig G)、总蛋白(TP)、白细胞总数(WBC)、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及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值、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WBC、CK-MB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长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付华李艳静邢剑侠马艳玲温博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肠外营养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 观察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51例,单一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予以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单一组的80.39%(P <0.05);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咯痰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6、IL-1β、TNF-α和CRP水平以及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杨旭刘瑞丰李颖马艳玲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清气化痰汤
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预防和治疗
2019年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结合免疫及营养治疗在预防和治疗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共4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患儿定期给予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及营养随访,再次患病后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在感染手足口病后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足口病再发率和重症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为(1.7±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0±1.3)d、平均住院天数为(5.6±2.4)d、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38/200)、激素使用率为8%(16/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8、8.677、8.353、20.650、11.312,P=0.015、0.032、0.001、0.004、0.011)。治疗组患儿1年内再发率、重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4/200)、1%(2/200)和5%(1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1、0.88、7.24,P=0.010、0.002、0.007)。结论健康教育、营养随访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的再发率及重症率,改善临床结局。
付华李艳静邢剑侠马艳玲温博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探讨
李旭丽彭勋郎晓林赵莉莉吴立海马艳玲贾春晖曹立华赵培利王晋生李晓哲刘泉陈寒冬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中国常见传染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明了。课题研究动态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类型T、B、NK、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血浆前炎症因子及TH1、TH2变化。结果发现CD8+细胞在该病早期明显升高...
关键词: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赤芪丹胶囊辅助治疗肝病黄疸119例
2007年
王守云王玉华王晋升杨丽敏马艳玲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病胶囊胆汁性肝硬化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浓度
手足口病患儿感染肠道病毒71型全基因组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从手足口病患儿粪便中分离肠道病毒71型(EV71),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了解秦皇岛市EV71全基因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秦皇岛市各医院收集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进行EV71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核酸提取,通过RT-PCR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通过电泳、测序及序列拼接一系列操作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用提取的核酸扩增出7 406bp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后与已记录的EV71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完全一致,且测序峰图较好,可信度也较高;各基因片段间通过核苷酸序列拼接后得出,秦皇岛市医院EV71全基因组序列长7 406bp,编码区各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别为:2A450bp、2B297bp、2C987bp、3A258bp、3B66bp、3C549bp、3D1 386bp、VPl 891bp、VP2 762bp、VP3 726bp、VP4 207bp。结论秦皇岛市EV71分离株为C4a型全基因组序列长7 406bp,可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李学超于哩哩刘元辉马艳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RT-PCR
特应性及非特应性体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应性及非特应性体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02例,根据患儿是否为特应性体质分为特应性组(n=42)和非特应性组(n=60)。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嗜酸性粒细胞对数转化(LogTEC)、中性粒细胞计数(N)、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免疫球蛋白E(IgE)。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分为肺外并发症组(n=22)和非肺外并发症组(n=80),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17、总IgE水平及特应性体质占比等临床资料。结果:特应性组重症、既往哮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治疗占比显著高于非特应性组,咳嗽时间、喘息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特应性组,血清LDH、总IgE显著高于非特应性组,但是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特应性组(P值均<0.05)。肺外并发症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肺外并发症组,且特应性体质占比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P值均<0.05)。结论:特应性体质可能会加重MPP患儿病情,致使肺外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这可能与自身活性IgE释放和IL-17下降等有关。
杨旭李颖马艳玲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
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次/d;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4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5 m L/k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患儿发热消退、口腔溃疡消退、皮疹消退及痊愈时间,同时比较血清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CK和CRP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付华邢剑侠李艳静马艳玲温博
关键词:匹多莫德口服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手足口病
胸腺素a1、苦参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杨丽敏王玉华王代兵郑美玲李兰宇王晋升彭勋邵梅华马艳玲孙凤利王守云
丙型肝炎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易慢性化,合理的治疗常关键,主要的抗病毒药仍为干扰素,但因其副反应较大且价格昂贵,许多病人不能应用,寻求新的抗病毒方法非常重要,该课题即基于此许多研究显示苦参素对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丙型肝炎治疗苦参素病毒唑抗病毒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