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翔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鱼礁
  • 3篇人工鱼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流场
  • 2篇风洞
  • 2篇风洞实验
  • 2篇值模拟
  • 1篇优化配置
  • 1篇上升流

机构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马翔
  • 2篇黄华接
  • 2篇于红兵
  • 2篇刘洪生
  • 2篇章守宇
  • 1篇林军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工鱼礁流场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验证被引量:23
2009年
人工鱼礁增殖渔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产生的流场效应,因此流场效应的研究是人工鱼礁生态效益研究的关键。数值计算是研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新方法,但其可行性和准确度还没有得到广泛验证。本研究针对正方体、三棱柱及金字塔型人工鱼礁实体模型,根据流动相似性原理设定相对应的来流速度,分别利用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人工鱼礁周围的流场,选择具有代表性测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流速,无量纲化后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实验测点流速平均误差约8%,大多数测点的u*(x方向无量纲流速)差别甚微,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模拟人工鱼礁流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刘洪生马翔章守宇林军于红兵黄华接
关键词:人工鱼礁流场风洞实验数值模拟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
人工鱼礁是人们在大海中经过科学选点而设置的构造物,通过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和避敌提供必要的、安全的场所,以达到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以及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人工鱼礁投放后,使其周围海域的非...
马翔
关键词:人工鱼礁数值模拟优化配置风洞实验
文献传递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模型实验被引量:54
2009年
针对正方体、金字塔及三棱柱人工鱼礁模型,选取3个不同工况6 m/s、9 m/s和12 m/s,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不同类型人工鱼礁单体和不同组合正方体模型的流场效应。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和背流面分别产生上升流和背涡流,其规模随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来流速度下,同种模型空心模型的上升流和背涡流规模较实心模型小,空心模型背涡流回流速度随模型空隙率增大而减小;不同模型z方向的湍流强度均大于x方向。对于组合模型,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中心点流速均逐渐增大;一定来流速度下,当模型间距在1~1.5倍模型尺度时,流场变化最大;且模型平行组合比垂直组合产生的流场效应更大。
刘洪生马翔章守宇于红兵黄华接
关键词:人工鱼礁流场上升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