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阳离子调制赤铁矿层级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2014年
-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控制反应物中的阳离子(Na+)浓度,制备出了多种赤铁矿(α-Fe2O3)层级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相组成、形貌结构和锂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较低(c(FeCl3)=0.4mol·L-1,c(NaCl)=0.2mol·L-1)时,不同反应时间下的产物均为纯相α-Fe2O3,并且呈现出笼状层级结构;而当反应物的浓度较高(c(FeCl3)=0.8mol·L-1,c(NaCl)=0.4mol·L-1)时,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由花状结构的FeOOH和α-Fe2O3的混合物逐渐演进为鱼卵状α-Fe2O3产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应体系中阳离子的浓度改变对产物的形貌结构以及相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电化学测试研究表明:两种反应物浓度下的笼状和鱼卵状α-Fe2O3产物均具有优良的储锂性能,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 张萧丹王永马继李桂村陈克正
- 关键词:赤铁矿层级结构
- 一步水热法合成三种形貌纳米α-Fe_2O_3的机理及磁性能研究
- 2011年
- 纳米α-Fe2O3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性、稳定性、催化性、以及磁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颜料、催化、传感以及半导体等领域.为了实现不同形貌纳米α-Fe2O3的工业化可控合成,我们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控制体系的反应时间,依次制备出了纺锤体状、管状和轮胎状的α-Fe2O3纳米结构,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体系中磷酸根离子在α-Fe2O3晶面上的特异性吸附是主导α-Fe2O3形貌演进的关键性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α-Fe2O3颗粒产生各向异性生长,形成纳米纺锤体;二是阻止某些晶面参与质子轰击反应,形成α-Fe2O3纳米管,进而促进体系中Fe4(PO4)3(OH)3相的形成与α-Fe2O3相的再结晶,最终形成轮胎状纳米结构.通过超导量子干涉仪对产物的磁性能表征,发现产物的不同形貌以及形状各项异性会对矫顽力、磁化强度以及低温磁性相变温度等磁学参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 刘春廷马继刘玉亮
- 关键词:水热合成纳米管
- 铁醇盐多级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 2015年
- 采用一步水热法,实现了对铁醇盐各种多级结构的可控合成。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Fe3+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铁离子价态,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成功合成了球状、竹节状、纱球状、花状、燕窝状、豆瓣状、薄片状、纸团状和层状结构。此外,还着重研究了花状铁醇盐的储锂性能,并在反应前驱体(如金属醇盐)中寻找锂电负极替代材料。
- 张晓兵马继陈克正
- 关键词:层级结构
- 室温铁磁性蒲公英状氧化锌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 2012年
- 以锌粉、醋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具有结构性缺陷的蒲公英状ZnO。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和超导量子干涉仪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及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蒲公英状氧化锌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由许多顶端为锥尖形的棒自组装而成;其荧光本征发射峰在388nm处,属于激子跃迁发射。在波长450~492nm处所观察到的3个弱蓝光峰是由锌填隙原子中的电子到价带顶的跃迁所致;在波长492~580nm范围内出现的较为宽泛的绿光发射峰根源于电子从导带底到氧错位缺陷能级间的跃迁。蒲公英状ZnO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使得原本呈现抗磁性的ZnO具有了室温铁磁性,从而可作为一种稀磁半导体应用到自旋电子学领域中。
- 刘春廷马继王丹东龙春镇雷清泉
- 关键词:稀磁半导体氧化锌光致发光室温铁磁性
- 梭形Fe_5(PO_4)_4(OH)_3·2H_2O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可控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具有对称棱边的梭形Fe5(PO4)4(OH)3·2H2O产物。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产物的生长机理符合Ostwald熟化过程。研究表明:在180℃下反应96h后会得到多臂形貌的纯相Fe5(PO4)4(OH)3·2H2O产物,且在低温下更容易获得纯相的Fe5(PO4)4(OH)3·2H2O梭形产物。此外研究发现,产物在500℃热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形貌和尺寸上的热稳定性。
- 张萧丹王永马继陈克正
- 关键词:梭形水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