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敏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特征分析
- 李科军赵晓彬马清敏贾志旸
- 该项研究利用眼底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观察了糖尿病人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血液循环,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糖尿病患者脉络膜的供血管血管睫状后动脉的血流改变,结果发现,在糖尿病各组中,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正常,而脉...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超声检查
- 波前像差技术在白内障及人工晶体中的应用
- 赵晓彬李科军马清敏贾志旸董素婷
- 课题利用波前像差技术,系统的观察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的大小及分布、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以及术后不同全眼球差下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球差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波前像差仪
- 新型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手术中晶状体核脱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马清敏赵小彬
- 关键词:白内障玻璃体切除术晶体半脱位
- 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相关指标分析
- 2023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相关指标,探讨睑板腺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因素。方法纳入糖尿病患者130例130眼,正常对照组46例46眼,所有受试者均填写快速干眼评分问卷(standard patient evaluaion of eye dryness,SPEED),进行Lipiview检查并进行睑板腺分泌的评估(meibomian gland evaluator,MGE)。所有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HbA_(1c))以及有无脂蛋白代谢异常分组,分析不同分组情况下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TBUT)、泪液分泌功能(tear secretion function,SIt)、睑板腺缺失率(percentage of partial glands,MGP)、睑板腺开口数量(meibomian gland yielding liquid secretion,MGYLS)、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eibomian gland yielding secretion score,MGYSS)。结果糖尿病组HbA_(1c)、SPEED、MGP高于对照组,LLT、BUT、SIt、MGYLS和MGYSS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组与病程≥10年组的性别、年龄、HbA_(1c)、SPEED评分以及LLT、BUT、SI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MGP高于病程<10年组,MGYLS、MGYSS低于病程<10年组(P<0.05)。HbA_(1c)≥7%组与HbA_(1c)>7%组性别、年龄、SPE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7%组LLT、BUT、SIt、MGYLS、MGYSS低于HbA_(1c)<7%组,MGP高于HbA_(1c)<7%组(P<0.05)。脂代谢异常组与脂代谢正常组的性别、年龄和SP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代谢异常组LLT、BUT、SIt、MGYLS、MGYSS低于脂代谢正常组,MGP高于脂代谢正常组(P<0.05)。糖尿病患者睑板腺可见睑板腺腺体缩短、变粗,扭曲变形,部分腺体缺失且排列稀疏;正常对照组的睑板腺可见腺体分布紧凑,腺体长可接近睑板的上端。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结构和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泪膜质量下降,导致各组眼表不适症状,血糖控制欠佳、病程较长的患者的眼表不适及睑板腺异常更重,伴有脂蛋白代谢异常�
- 李科军马清敏牛佳琳樊芳赵智华
- 关键词:睑板腺
- 葛根素对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造成的影响以及葛根素(Pur)的对抗作用。方法为实验研究。原代培养兔LEC,将其第3或第4代用作实验。实验分为:(1)对照组:加入无热源生理盐水200μl。(2)ONOO^-组:加入ONOO^-200μl使之终浓度为0.5mmol/L。(3)Pur组:同时加入5μg/ml ONOO^-和10μg/ml的Pur。各组加入试剂总容积为200μl,继续培养24h。收集细胞分别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NOO^-的标记物硝基酪氨酸(NT)在LEC中的抗原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晶状体组织中NT蛋白表达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和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6~24h期间,对照组LEC呈现绿色荧光;ONOO^-组:LEC颜色逐渐由黄绿色转变为橘黄色荧光;Pur组LEC颜色逐渐由淡绿色转变为淡黄色和淡黄绿色荧光;对照组NT蛋白质表达极微弱;ONOO^-组:实验各期均有NT蛋白质表达,且呈由弱到强的趋势(A值为77.22±2.44,145.00±3.94,235.78±5.97)。Pur组实验6h表达微弱(A值为72.78±2.64),12h表达增强(A值为84.94±3.01),但至24h表达强度减弱(A值为74.44±3.00);计算机图像分析表明,实验6、12及24h,3组NT蛋白质平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细胞形态和基因组DNA电泳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查可见极轻微凋亡,但细胞膜和细胞浆均未见Fas/Fas L的表达;ONOO^-组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形态改变,基因组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随时间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加重(q=78.12,82.76,69.98,P〈0.01)并可见Fas/Fas L的表达;而Pur组细胞形态、基因组DNA电泳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查大致正常,未见Fas/Fas L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减轻ONOO^
- 郝丽娜何守志罗秀梅马清敏毛绮妍凌亦凌
- 关键词:晶体上皮细胞葛根素细胞
- 不同切口方式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视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半年眼压单切口组从平均(33.28±4.51)mmHg降为(15.26±4.51)mmHg,双切口组从(35.33±3.98)mmHg降为(14.48±4.11)mmHg,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半年后功能性滤过泡数量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除1例患者术中出现脉络膜暴发性出血外,其余病例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单切口或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 马清敏李科军贾志旸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梁切除术联合手术
- 用不同的方法对药物控制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降眼压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方法对药物控制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降眼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50例药物控制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分为A组(n=49)、B组(n=40)和C组(n=61)。在这三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除药物降眼压治疗之外的其他降眼压治疗。对A组患者进行前房穿刺放液术,对B组患者进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C组患者进行前房穿刺放液术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然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患眼的眼压、前房角开放的成功率、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A组患者和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术后患眼的眼压更低,其患眼前房角开放的成功率及视力提高均更高,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发生大量的前房出血、及眼角膜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联用前房穿刺放液术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患眼的眼压,提高其视力。
- 樊芳赵晓彬马清敏赵智华李科军贾志旸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一例女性24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突发右眼视力下降至无光感,经检查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伴发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神经炎。治疗1个月后随访患者视力无提高。(眼科,2021,30:24,41)
- 郭芮琳祖洁马清敏赵智华贾志旸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炎右眼视力视神经炎无光感
- 二联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二联冷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6例,26眼。视力无光感~0.05的21例,0.05~0.1的3例,>0.1的2例;应用2种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波动于32~55mmHg,平均(42±11)mmHg。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方法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反应、患者症状,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8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眼压控制良好,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3±12)mmHg,(21±8)mmHg,(18±11)mmHg及(20±9)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用药物25例,需用一种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的有1例,患者较为年轻,手术中睫状体冷冻的范围较小。1例发生眼球萎缩。视力提高5例,由原来的光感提高至0.02,视力下降2例,由术前>0.1下降至0.08。患者术后前3天前房反应较重,眼压偏高,第四天眼压开始下降,一月左右眼压维持恒定。结论二联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马清敏张海芳贾志旸
-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不同胎龄新生儿视网膜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的新生儿视网膜发育情况,探讨胎龄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关系及ROP的影响因素。方法 78例不同胎龄新生儿(胎龄28~30周8例,30+1~32周16例,32+1~34周18例,34+1~37周13例,37+1~41周23例),于出生第1-3天检查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并于出生后4~6周复查眼底,观察ROP发生情况,并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氧疗时间、出生窒息、HIE、颅内出血、呼吸窘迫、高胆红素脑病、母亲产前使用激素、出生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母亲妊娠高血压病等因素与ROP发生的关系。结果胎龄28~30周8例中7例(占87.5%)视网膜发育不成熟,30+1~32周16例中9例(占56.3%)视网膜发育不成熟,32+1~34周18例中3例(占16.7%)视网膜发育不成熟,34+1~37周13例中仅1例(占7.6%)视网膜发育不成熟,37+1~41周23例均发育成熟。出生时视网膜发育不成熟的20例新生儿中,8例(占60%)于出生后4~6周复查时发现ROP,而出生时视网膜发育良好的新生儿无一例发生ROP。胎龄、出生体质量、氧疗时间、母亲产前应用皮质激素、呼吸窘迫、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ROP的发生有关。而出生窒息、HIE、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脑病等与RO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氧疗时间、母亲产前应用皮质激素、呼吸窘迫、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ROP的发生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视网膜发育越不成熟,ROP发生率越高。
- 程亚颖马清敏宫丽芬赵秀勉井丽娟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胎龄出生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