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怀幸
-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至2012年7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77年至2012年7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7月)和中国知网(1999年至2012年7月),纳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临床应用的所有平行对照试验。结果最后共7篇文章进入本系统综述。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相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权均数差1.76,95%可信区间(0.08,3.43),P=0.04],提高血小板最高值[加权均数差74.87,95%可信区间(52.54,97.20),P<0.000 01],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加权均数差-1.61,95%可信区间(-2.03,-1.19),P<0.000 01],缩短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加权均数差-3.74,95%可信区间(-4.29,-3.19),P<0.000 01]及恢复至≥100×109/L[加权均数差-3.35,95%可信区间(-4.27,-2.42),P<0.000 01]的时间。且血小板输注比例[相对危险度0.39,95%可信区间(0.23,0.66),P=0.000 5]及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相对危险度0.20,95%可信区间(0.13,0.31),P<0.000 03]更低。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相比,应用于国内患者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 王妍马怀幸刘天舒
-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西妥昔单抗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作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mCR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SCLEX—PAND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及CNKI数据库,同时检索会议文献、正在进行的研究,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设定的标准,2名作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数据综合。根据异质性的大小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有7项研究(3291例)符合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KRAS(v-Ki—ras2Kirstenratsarcomaviraloneogenehomolog)基因野生型及总人群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危险比(hazardratio,HR)分别为0.89(95%CI:0.71~1.12,P=0.31)、0.98(95%CI:0.86~1.12,P=0.81)。两组人群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HR值分别为1.00(95%CI:0.92~1.09,P=0.97)、1.02(95%CI:0.94~1.11,P=0.64)。两组人群临床有效率的风险比(riskratio,RR)分别为1.20(95%CI:1.02~1.41,P=0.01)、1.25(95%CI:1.03~1.52,P=0.03)。试验组不良反应(尤其是皮疹及腹泻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较单纯化疗并未明显延长mCRC患者的PFS和OS,即使在KRAS野生型的患者中也是如此,且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该方案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马怀幸鲁超余一祎王妍锁涛刘天舒
- 关键词: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奥沙利铂KRA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