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国

作品数:110 被引量:585H指数:1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苁蓉
  • 14篇肉苁蓉
  • 11篇指纹
  • 11篇指纹图
  • 11篇指纹图谱
  • 11篇中药
  • 11篇黄酮
  • 9篇本草
  • 9篇本草考证
  • 8篇低场核磁
  • 8篇低场核磁共振
  • 8篇地龙
  • 8篇液相色谱
  • 8篇乙醇
  • 8篇色谱
  • 8篇糖苷
  • 8篇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
  • 7篇教学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109篇暨南大学
  • 6篇广东药科大学
  • 5篇广东一方制药...
  • 5篇广东省生物资...
  • 4篇九州天润中药...
  • 4篇新疆沃霖生态...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无限极(中国...
  • 2篇康美(北京)...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9篇马志国
  • 62篇曹晖
  • 60篇吴孟华
  • 42篇张英
  • 29篇张英
  • 8篇钱浩
  • 7篇卢丹逸
  • 6篇彭杰
  • 5篇王欢
  • 5篇李承花
  • 5篇李沙
  • 4篇赵文
  • 4篇张婷婷
  • 4篇杨振亚
  • 3篇周光雄
  • 2篇叶开和
  • 2篇李丙文
  • 2篇黄美燕
  • 2篇张加余
  • 2篇徐新文

传媒

  • 14篇海峡药学
  • 1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篇中药材
  • 9篇中成药
  • 7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6篇2024
  • 15篇2023
  • 12篇2022
  • 16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雄的历史源流考证被引量:1
2021年
天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收载,功专祛风散寒,益火助阳。该文在系统查阅古今文献基础上,针对历代本草文献对天雄基原的认识难以统一的问题,正本清源,从基原、炮制、功效3个方面考证辨析,并将古今演变情况进行对比。唐代以前,古人对天雄认识较为粗略,但认为天雄和附子有显著差异;唐宋时期,天雄多种植而得,出现将天雄和附子视为一物的观点;明清时期多沿用之前本草书籍记载,分歧延续,终未达成认识上的统一。历代文献记载的天雄来源主要有三:其一,天雄为川乌周围不生附子者;其二,天雄是种附子而生者,即个大的附子;其三,天雄为草乌生成者,即长三寸的草乌。而对于天雄的性状记载主要集中于旁不生子、形细而长等描述。近现代则普遍将个大附子视为天雄。古代天雄炮制方法较多,炮法在历代皆有沿用,随着其疗效及减毒作用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新增姜汁制、童便制、酒制等不同炮制方法,近现代天雄炮制方法几近失传,仅在岭南地区和四川保留有特色炮天雄工艺,两地工艺主要在最后一步存在差异。“天者健也,雄者壮也”足可见“天雄”之名将祛风散寒、益火助阳的功效展现得淋漓尽致,现代天雄应用则逐渐向补阳壮阳方面偏重。
董思含彭杰吴孟华马志国徐葱茏曹晖张英
关键词:本草考证基原
桃仁药性与应用的古今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及桃红四物汤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通过系统梳理历代本草典籍与现代文献,本文从桃仁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证候禁忌等方面进行古今比较。现代普遍认为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通过考证发现古籍中提出的味辛与归肺经亦有合理之处。桃仁长于活血化瘀,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瘀血证,此外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亦得到了古今认同,而典籍中记载的杀虫与美容等功效如今逐渐被忽略。桃仁的证候禁忌除了现代标准中注明的孕妇慎用外,古代典籍中所载的血虚、血枯、血燥、血不足、肠滑者禁用及用量问题现今也鲜少提及,这些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的考证结果可为桃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提供文献依据。
邓静颜丹娜吴孟华马志国张睿蕊曹晖张英
关键词:桃仁经典名方药性禁忌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中药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本文对桃仁历代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梳理。桃仁最初为带皮阴干入药,至汉朝才出现净制的要求,桃仁炮制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辅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酒、米浆、蜂蜜等。这些炮制方法历代传承,成为桃仁炮制品的主流加工方法,是现代收录的桃仁炮制方法的历史根源所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明确桃仁连皮尖、去皮尖、生用、炒用的功效区别。现代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炮制工艺对桃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桃仁主流药用规格的探讨表明,临床以净桃仁捣碎生用为佳。桃仁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对其临床疗效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考证结果可为桃仁的临床应用及桃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邓静叶梦倩彭杰吴孟华马志国张睿蕊曹晖张英
关键词:桃仁历史沿革
不同干燥方法对川麦冬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该研究以川麦冬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麦冬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取新鲜川麦冬块根粗粉,分别采用50℃烘干干燥、80℃烘干干燥、-70℃冷冻干燥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应用HPLC-DAD-ELSD-MSn多检测器串联技术,筛选鉴定干燥过程中变化显著的高异黄酮类和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与新鲜麦冬药材的HPLC图相比,50℃烘干干燥最能保持药材固有化学成分;80℃烘干干燥、-70℃冷冻干燥方法则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结合HPLC-HRMSn数据,最终筛选了36个差异性成分,并鉴定了其中24个差异性成分(11个甾体皂苷和13个高异黄酮)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川麦冬中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有明显影响;从成本、成分含量和实用性综合分析,50℃烘干干燥更有利于川麦冬药材中固有成分的保留,可以为川麦冬药材的产地干燥加工提供借鉴。
王菲尚展鹏马志国刘思燚王子健张加余卢建秋
关键词:川麦冬甾体皂苷
基于RAPD技术鉴定广地龙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起新的分子鉴定技术以应用于中药材市场上广地龙商品的鉴定。本研究收集广地龙及其混淆品种共5个品种,提取样品DNA,使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RAPD反应,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良好及反应程序稳定的引物用于广地龙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定。结果表明,最终筛选出3条引物可作为广地龙与其混淆品种的鉴别引物,分别为:引物DL05(5’-CATCCCCCTG-3’),得到大小约为750 bp和1000 bp的特异性条带;引物DL12(5’-TGAGCCTCAC-3’),得到大小约为300 bp和500 bp的特异性条带;引物DL18(5’-TTCCGAACCC-3’),得到大小约为1000 bp和1800 bp的特异性条带。选用DL12作为扩增引物,对体系中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浓度进行单因素条件优化反应体系,得到最佳的RAPD反应条件:Mg^(2+)浓度为1.0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0.3μ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1.5 U。本研究使用的RAPD技术操作简单可靠,可应用于市场上广地龙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定,为广地龙的鉴定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庆黄海涛马志国夏传国李荷毛润乾
关键词:广地龙RAPD
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考证被引量:12
2018年
蛇类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蛇类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在风湿痹证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从名称、产地、性状特征、品质评价、功效五个方面对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记载进行梳理,旨在对其源流和历史沿革进行考证,以期为这两种蛇类药材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周娜娜吴孟华张英马志国何倾曹晖
关键词:乌梢蛇蕲蛇本草考证历史沿革
动力学结合现代技术的肉苁蓉润制过程表征
2023年
目的:利用现代技术直观、量化表征肉苁蓉的润制过程,为肉苁蓉润制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构建肉苁蓉吸水和膨胀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肉苁蓉润制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肉苁蓉润制过程的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状态变化、物性特性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肉苁蓉不同润制时间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肉苁蓉润制的吸水和膨胀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F-NMR/MRI结果显示随着润制时间的延长,水分逐渐由外周向内部渗入,结合水比例逐渐减少,自由水比例逐渐增多。随着润制时间的增加,各物性指标逐渐下降。润制36 h内,肉苁蓉浸出物有下降趋势,指标成分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动力学结合LF-NMR/MRI和质构仪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肉苁蓉的润制过程,为阐明肉苁蓉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丽霞叶丽芳张英吴孟华吴孟华马志国
关键词:肉苁蓉吸水率膨胀率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质构仪
基于多指标量化表征的厚朴润制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中药润制讲求“少泡多润,药透水尽”,润制过程中水分渗透与药材质构的变化可体现在吸水率、水分相态、硬度、压缩循环功、指标成分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该文采用现代分析技术直观量化地表征厚朴润制过程中水分、质构特性的变化,旨在揭示厚朴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采用吸水率变化曲线评价吸水过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分析水的相态及分布状态变化,采用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吸水率随润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厚朴重量和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厚朴润制过程中水分由外向内逐渐渗入,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断变化,8 h内结合水比例由92.82%减少到56.00%,自由水比例由7.180%增加到44.00%;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表明润制8 h后水分已均匀分布整个药材,此时内部已无干心;质构特性分析发现,硬度和压缩功随着润制时间的增加不断减小,从0 h至8 h,硬度由2859 g减少至569 g,压缩循环功由130300 kJ减少至31900 kJ,润制8 h时药材软硬适中;随着润制时间的延长,和厚朴酚含量逐渐下降,表明润制时间越长,有效成分流失越多。该研究可为阐释厚朴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其他皮类药材润制提供参考借鉴。
叶丽芳马志国张英张英黄天赐付伟曹晖吴孟华
关键词:厚朴低场核磁共振质构特性
肉苁蓉与伪品沙苁蓉的U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肉苁蓉与伪品沙苁蓉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建立的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及沙苁蓉指纹图谱分别含有9、6、6个共有峰。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32,沙苁蓉与管花肉苁蓉、肉苁蓉的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070、0.045。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将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区分开。结论: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肉苁蓉与伪品沙苁蓉的种间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梁渐崧李秀枝吴孟华张英张英曹晖
关键词:肉苁蓉管花肉苁蓉UPLC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被引量:6
2018年
结合暨南大学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从实验教学改革的理念、实验教学定位、改革目标、实验教学体系、管理模式、硬件建设与环境、实验教学队伍及建设成果等角度介绍了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突出以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有利于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马志国钟玲周光雄于沛蔡绍晖叶文才
关键词:药学实验教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