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名中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电气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直线感应
  • 7篇电机
  • 4篇电动机
  • 4篇定子
  • 4篇直线感应电动...
  • 4篇直线感应电机
  • 4篇晶闸管
  • 4篇感应电动机
  • 4篇感应电机
  • 3篇电磁
  • 3篇多定子
  • 2篇电磁推力
  • 2篇制动
  • 2篇制动器
  • 2篇特性分析
  • 2篇扭矩
  • 2篇转差
  • 2篇转差频率
  • 2篇阻尼
  • 2篇控制策略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马名中
  • 11篇马伟明
  • 7篇欧阳斌
  • 7篇张育兴
  • 5篇王公宝
  • 5篇汪光森
  • 4篇李卫超
  • 4篇李文禄
  • 3篇许金
  • 3篇郭灯华
  • 3篇孙兆龙
  • 3篇邢旺
  • 2篇鲁军勇
  • 2篇李维波
  • 2篇晏明
  • 2篇潘启军
  • 2篇张向明
  • 2篇卢露
  • 2篇李鹏飞
  • 1篇刘德志

传媒

  • 6篇电机与控制学...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海军工程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舰船电子工程
  • 1篇高电压技术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涡轮阻尼器阻尼特性与轴向力特性分析
2018年
采用基于分离涡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某可调阻尼式涡轮阻尼器多个挡位、多个转速工况的内部三维黏性流场,预报了其阻尼特性和轴向力特性.阻尼器内部紊乱的流动造成其转矩、轴向力等外特性参数波动较大,大挡位工况超过10%.阻尼系数随挡位的增大而增大,除小挡位外,预报误差在5%以内.随着挡位的增大,转子轴向力增大,调节挡板轴向力也呈增大趋势.定子轴向力是一个小量,其方向与调节挡板轴向力相同.腔内复杂的不对称流动造成各挡板块受力不均,但每块挡板的轴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平均值相差±2.5%以内.大挡位高转速工况产生较严重空化,而小挡位时空化较弱.
刘承江欧阳斌马名中张成亮
关键词:可调阻尼阻尼特性轴向力计算流体力学
双定子直线感应电机饱和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电磁场理论,提出一种双定子直线感应电机电感饱和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简化的多折线来近似实际的铁心磁化曲线,基于该简化磁化曲线,利用磁路法计算了电机的铁心磁阻及气隙磁阻,并将铁心磁阻折算到气隙磁阻中,推导出一种计及铁心磁阻的电机等效饱和气隙表达式,利用该式可方便的计算出电机饱和电感。另外,该文将三维有限元计算和理论解析计算相结合,有效的计及了电机端部线圈对饱和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双定子直线感应电机的耦合饱和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育兴马名中马伟明鲁军勇许金孙兆龙
关键词:电磁发射直线感应电机端部线圈
一种大扭矩制动器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为解决大惯量飞轮储能系统应急制动器优化设计的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多目标、多约束问题的改进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利用加权算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通过罚函数方法将多约束问题转化为普通约束问题,再采用粒子群寻优算法进行求解。样机试验验证了大容量飞轮储能系统制动方案的可行性与摩擦制动器优化算法的优良性能。
李鹏飞汪光森马名中张向明陈璐珈
关键词: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罚函数
涡轮阻尼器叶片区瞬态流动及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2019年
为了获取涡轮阻尼器叶片区液体压力的脉动特性,首先采用CFD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提取了某型涡轮阻尼器工作时液体瞬态流动特性参数;然后,分析了叶片迎水面及背水面流场压力脉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流场瞬态的漩涡和流动分离,造成内部压力分布不均,且呈周期性变化;泵轮叶片迎水面和背水面压力脉动的频率为叶轮转频的倍数值,主频为单倍叶轮转频。利用某涡轮阻尼器样机开展了相应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CFD分析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张成亮张晓谞汪光森马名中欧阳斌
关键词:压力脉动
大功率晶闸管开关驱动电路状态监测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晶闸管构建功率开关工作在温度湿度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为了确保其可靠触发,论文提出根据晶闸管工作环境温度提供相应功率的触发信号,对影响绝缘性能的湿度因素进行监测预警。设计了晶闸管温度监测电路和驱动湿度监测电路,并根据获得的温度值对湿度进行了校准计算。为了改善驱动电路工作效率低和热损耗过大的问题,提出根据晶闸管的开关状态及时产生和拆除触发信号,设计晶闸管开关状态监测电路实现这一功能,提高了驱动电路工作效率。该文详细给出了以上监测电路的设计原理图和计算参数,工业环境实际应用表明设计具备工程化应用可行性。
黄垂兵潘启军马名中李文禄邢旺
关键词:晶闸管驱动电路故障报警
晶闸管脉冲功率开关保护参数优化计算及其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晶闸管具有承受浪涌电流的特点,提出利用它构建强脉冲功率投切开关,代替传统切换开关。整个投切过程是在母线电流过零/电压过零时进行,因此冲击小、无电磁暂态过渡过程,且无拉弧现象。以ABB公司的5STP52U5200晶闸管为例,讨论工作于脉冲开关状态时它的反向恢复电流特点,并归纳出吸收电阻和电容的优化计算方法和设计准则。利用MATLAB的SIMULINK环境构建以晶闸管充当脉冲功率开关的整个试验回路的仿真建模,分析阻容吸收回路参数对晶闸管过电压的影响特性。该仿真模型能够正确反映晶闸管的开关暂态过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扩展性。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晶闸管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准则的有效性,并有利于快速设计出满足工程需求的脉冲功率开关(阀)组件。
李维波饶金贺洪许金马名中
关键词:晶闸管浪涌电压过流过压
大扭矩液压制动器建模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实现大扭矩液压制动器的精确控制,首先研究了双喷嘴挡板伺服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力学、电磁学及流体力学的平衡方程,并根据被控负载的特性最终推导出摩擦制动器的闭环传递函数;然后,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推导出闭环传递函数模型的结构参数,得出摩擦制动器的精确模型;最后,搭建了摩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李鹏飞汪光森马名中张向明欧阳斌
关键词:系统辨识频率响应
启动阶段涡轮阻尼器流场特性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研究启动阶段涡轮阻尼器的水力性能,基于动网格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涡轮阻尼器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启动阶段涡轮阻尼器的内流场和转矩特性,并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涡轮阻尼器启动阶段内部流动和输出转矩具有显著的特性.启动阶段,流动首先形成布满叶片间隙的主漩涡,随着时间的进展主漩涡靠近外圆区域开始出现分离的小漩涡,进而发展形成多个漩涡群;泵轮叶片间压力梯度逐渐增加,开始在背流面叶尖部位形成低压带,而后低压带逐渐向叶片中部移动并形成低压区,具有典型的非定常过渡特性.涡轮阻尼器启动阶段转矩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总体上符合较好,说明采用该计算模型来预测涡轮阻尼器启动阶段的动态特性是合适的.
张成亮欧阳斌马名中汪光森
关键词:数值仿真水力特性瞬态效应
多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任务交班控制策略被引量:7
2012年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了进一步提高推力密度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多台电机初级(N≥2)上下并联布置共用一个次级的结构形式。即使某台电机初级发生故障,仍然可以利用剩下N-1台电机完成预先设定任务。建立多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集总参数模型,重点研究由N台电机工作切换到N-1台电机工作,保证电机任务交班前后电磁推力不变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多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任务交班仿真系统。通过两种任务交班策略的仿真对比分析,发现了多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任务交班策略中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该领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马名中马伟明王公宝李卫超张育兴
关键词:直线感应电动机控制策略
一种间歇脉冲式兆瓦级并联逆变器同步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间歇脉冲方式工作的大功率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需求,研究主从脉冲同步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分布式控制和主从控制相结合的并联同步控制方法。通过拉氏变换推导环流和回路电感、脉冲差异时间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现主从逆变器间开关器件脉冲差异在s级以下,同时增大环流回路电缆电感,来抑制并联环流。该方法有效地提高逆变器的功率等级,较好地实现逆变模块的功率均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环流,具有较好的并联均流效果。
郭灯华马伟明马名中汪光森李卫超耿士广
关键词:兆瓦级逆变器并联环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