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湘莲

作品数:80 被引量:1,09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绝缘
  • 20篇开关
  • 18篇气体绝缘
  • 14篇输电
  • 12篇电弧
  • 12篇输电线
  • 12篇输电线路
  • 12篇开关设备
  • 12篇电线路
  • 11篇电压
  • 8篇过电压
  • 7篇特高压
  • 7篇故障诊断
  • 7篇变压
  • 6篇电流
  • 6篇电容
  • 6篇电容器
  • 6篇中性点
  • 6篇避雷
  • 6篇避雷器

机构

  • 59篇国家电网公司
  • 29篇中国电力科学...
  • 12篇陕西电力科学...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学研究院
  • 4篇安徽省电力科...
  • 4篇国网安徽省电...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国网江苏省电...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计量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电网有限...
  • 2篇廊坊供电公司
  • 2篇重庆市电力公...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0篇颜湘莲
  • 30篇陈维江
  • 23篇王承玉
  • 21篇李志兵
  • 12篇季严松
  • 7篇张乔根
  • 7篇贺子鸣
  • 6篇陈秀娟
  • 6篇王浩
  • 5篇杨韧
  • 4篇宋杲
  • 4篇文远芳
  • 4篇李成榕
  • 3篇刘轩东
  • 3篇李志兵
  • 3篇李庆余
  • 3篇刘汉梅
  • 3篇苏镇西
  • 2篇陈海伦
  • 2篇彭飞

传媒

  • 12篇高电压技术
  • 12篇电网技术
  • 9篇高压电器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2007中国...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变压器
  • 1篇电力设备
  • 1篇南方电网技术
  • 1篇智能电网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操作冲击动作特性试验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可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可控避雷器)是一种可以深度降低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的新型设备,现有的避雷器试验方法无法检验其在操作冲击下的动作特性。为此,分析了可控避雷器在操作冲击下的动作特性,设计了检验可控开关动作时延和可控开关动作前后避雷器残压这两个动作特性的试验方法,采用操作冲击电流和操作冲击电压分别进行了试验。通过在现有残压试验回路中并联调波电容实现了冲击电流试验方法。采用冲击电压发生器及其调节和测试回路实现了冲击电压试验方法。研制了一种110kV电压等级的可控避雷器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控避雷器在操作冲击电压下能够可靠动作。与常规避雷器相比,在相同电流下,可控避雷器模型的残压降低幅度与设计可控比(25%)接近,所设计的可控避雷器模型具有预期的限压效果。验证了提出的可控避雷器动作特性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贺子鸣陈维江陈秀娟颜湘莲
关键词:操作过电压动作特性
基于复合评价指标的金属微粒声发射信号最优小波去噪及其特征提取被引量:2
2017年
金属微粒污染会使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ion line,GIL)的绝缘强度明显下降,微粒与电极碰撞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可以反映其运动状态,但声发射信号的检测经常伴随着噪声污染。文中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去噪复合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此复合评价指标的最优小波去噪算法。对实验平台实测的声发射信号和加入有色噪声的仿真声发射信号的去噪表明,提出的复合评价指标相对于传统单一评价指标能较好地评价声发射信号的去噪效果;基于此复合指标的最优小波去噪算法能够对声发射信号有效去噪。基于去噪后的声发射信号,文中提取了信号的能量特征、微粒运动速度特征,拟合了二者与极间电场强度的相关性及表达式,结果表明,随着极间电场强度的增大,微粒运动速度和信号能量均以一次函数趋势增长。
律方成张瑜董蒙李志兵颜湘莲孙继星刘宏宇
关键词: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
多柱芯体并联结构避雷器暂态热特性计算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多柱芯体并联结构避雷器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和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暂态热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运行可靠性,应通过合理设计确保其暂态热稳定性。对多柱芯体并联结构避雷器暂态热特性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暂态温升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避雷器散热过程的初始条件。根据避雷器散热过程的温度场方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柱芯体并联结构避雷器散热特性三维计算模型。设计了避雷器比例单元,进行了暂态温升计算分析和试验,采用2ms方波电流试验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给芯体注入较大的能量以模拟系统中避雷器芯体的暂态温升过程,测量了每次试验芯体产生的温升。设计了4柱芯体并联结构的避雷器试品,进行了避雷器散热特性计算和试验。试验中,采用工频电流法对避雷器试品进行加热,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避雷器散热过程中的电阻片温度变化。计算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暂态温升的计算结果较实测温升高,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均<5%,暂态温升计算方法是有效的。散热特性的计算结果较试验结果偏严,误差<5%,验证了采用多柱芯体并联结构避雷器散热特性计算方法计算避雷器的自然散热特性的有效性。
贺子鸣陈维江陈秀娟张搏宇颜湘莲
关键词:避雷器光纤光栅传感器
一种测量长间隙空气电弧等离子体温度的方法
一种测量长间隙空气电弧等离子体温度的方法,涉及热等离子体温度测量领域。所述测温方法基于空气电弧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诊断原理,由附加双窄带通滤光片并经过标定的彩色CCD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拍摄长间隙空气电弧图像,存储为数据无压缩...
颜湘莲陈维江
文献传递
油田35kV配电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油田35kV配电系统中性点一般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中存在三相电压不平衡、中性点位移电压偏高的现象。为此,先给出了中性点位移电压的理论计算方法;再以油田某一35kV变电站为例,利用EMTP/A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系统的稳态运行特性;提出通过降低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将位移电压限制在标准容许值以下;分析出载波通讯用耦合电容器在ABC三相的不均衡安装是该变电站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耦合电容器调相安装是降低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较好措施;最后现场试验证实措施可行有效。
陈秀娟陈维江颜湘莲李永君刘智广丛文魁庄永祥
关键词:三相电压不平衡中性点位移电压耦合电容器KV配电系统
开断电弧下混合绝缘气体(SF_6+CF_4)分解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在高纬度低温地区,由于SF_6气体出现液化,可能导致SF_6开关设备发生绝缘击穿或开断失败等事故,由此该类地区大多采用混合气体(SF_6+CF_4)开关设备。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是目前设备故障定位和缺陷诊断的重要手段。为此试验以40.5 k V混合气体断路器为试品,开展混合气体(SF_6+CF_4)不同燃弧能量下的气体分解产物试验,通过与纯SF_6气体的比较分析,探讨混合气体(SF_6+CF_4)的分解特性。研究表明:开断电弧下,SF_6+CF_4混合气体的主要分解产物为CO、CO_2、SO_2、SOF_2;分解产物各组分含量均随着燃弧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燃弧能量下,SF_6+CF_4混合气体比纯SF_6气体产生更多的碳氧化合物(CO+CO_2),而硫化物(SOF_2+SO_2)的生产量较少。
马凤翔于坤程伟袁小芳苏镇西祁炯修士新颜湘莲
关键词:分解产物气体分析
采用光谱诊断法测量长间隙空气电弧温度被引量:15
2011年
电弧温度是表征长间隙空气电弧物理特性的重要参量。采用光谱诊断法测量长间隙空气电弧温度,为分析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自熄特性提供了依据。基于空气电弧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诊断原理,由附加光学预处理装置的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来拍摄电弧图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阿贝尔(Abel)变换和光谱相对强度比色法,计算得到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分布。研制了长间隙空气电弧温度的测量系统,对小电流电弧温度特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谱诊断测温法能有效测量长间隙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分布,为研究潜供电弧的自熄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颜湘莲陈维江贺子鸣王承玉武建文王景
关键词:等离子体辐射光谱诊断阿贝尔变换
110、22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新型复合间隙被引量:18
2008年
为解决目前110、22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棒-棒间隙电极分体装设时存在距离调节不准、放电电压不稳定等固有缺陷,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间隙。根据间隙保护原则确定间隙的技术条件并设计了间隙的结构;通过Ф14-75°和Ф20-45°羊角间隙的工频和雷电冲击放电试验确定了复合间隙采用Ф14-75°羊角电极及其间隙距离。考核羊角间隙和棒间隙耐弧性能的工频电弧试验结果表明:羊角间隙的放电电极在间隙放电后未发生烧蚀现象,保证了放电电压的稳定性,验证了新型复合间隙更适合变压器中性点保护。
彭飞陈维江李成榕颜湘莲魏宁郭元吉
关键词:变压器中性点棒间隙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潜供电弧仿真被引量:30
2010年
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潜供电弧的随机性较强,为弥补模拟试验的不足,数字建模和仿真已成为研究潜供电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模型,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计算了电弧的运动特性、电弧电流波形,得到了潜供电弧自熄时间,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潜供电弧仿真模型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陈维江颜湘莲贺子鸣李志兵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仿真模型
应用于中压等级的大容量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快速闭合开关在中压大电流下的工作需求,提高真空触发开关的应用电压等级,设计了一种大容量的40.5 k V真空触发开关。为了满足80 k A峰值电流的通流能力,该开关采用了多棒极型的主电极结构设计以增加开关的通流面积并提高开关的电气寿命。针对40.5 k V系统的绝缘要求,对电极结构进行了倒角优化。选取了合适的屏蔽罩尺寸,改善了开关内部电场的分布,提高了开关的绝缘性能。针对设计的开关,设计了触发系统,该系统可以稳定输出50 k V的脉冲电压和3 k A的触发电流,保证可靠触发开关。设计的样机通过了峰值80 k A,脉宽15 ms的短路电流试验,工作寿命20次,触发时延<15μs;短路电流试验前后进行了工频耐压试验和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关具有较高的绝缘水平。
戴玲李志兵张弛毛新果颜湘莲郑格玲
关键词:真空触发开关快速开关电极设计触发系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