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勤花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胸腔
  • 7篇胸腔镜
  • 5篇结节
  • 5篇肺癌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腔镜手术
  • 3篇肿瘤
  • 3篇肺结节
  • 3篇穿刺
  • 3篇穿刺定位
  • 2篇蛋白
  • 2篇电视胸腔镜手...

机构

  • 16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顾勤花
  • 15篇沈琦斌
  • 13篇李冬
  • 11篇谢忠海
  • 7篇李鸿伟
  • 4篇张建斌
  • 3篇余才华
  • 3篇郑屹峰
  • 2篇尹德刚
  • 1篇黄小燕
  • 1篇过常发
  • 1篇王春生
  • 1篇阳建军

传媒

  • 6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间隔部分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
2015年
目的分析室间隔部分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合并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HOCM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行部分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经主动脉切口操作解除梗阻9例,经房室环者15例。术中食管超声(TEE)评估解除梗阻效果及瓣膜反流情况,术后随访复查经胸心脏超声。结果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从(103.79±16.69)mmHg降至(19.46±4.5)mmHg(t=1.45,P<0.05),室间隔厚度从(20.17±1.86)mm降至(10.5±1.12)mm(t=1.97,P<0.05);随访(21.4±9.7)个月后,上述参数保持稳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增大[(48.72±3.90)mm vs(41.23±3.72)mm,t=2.145,P<0.05],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1.58±0.48、vs 3.25±0.37,t=1.71.P<0.05)。2例并发轻中度二尖瓣瓣周漏,无室间隔穿孔、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死亡发生。结论室间隔部分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HOCM合并二尖瓣反流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顾勤花过常发王春生李鸿伟张建斌沈琦斌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置换术
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En Vision法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MIA表达和肿瘤生长、进展、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肺鳞癌组织内MIA表达和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肺腺癌、肺鳞癌肿瘤组织中MIA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5);肺腺癌、肺鳞癌Ⅱ肿瘤组织中MIA表达显著高于I期肿瘤组织(P<0.05)。结论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失调,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存在相关性,说明MIA表达失调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参与作用;同时MIA表达与患者生存率有关,可将MIA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重要指标。
谢忠海沈琦斌李冬顾勤花
关键词:肿瘤生长肿瘤转移
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影响
2021年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分裂慢、扩展转移较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通常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e,MIA)最早通过纯化处理,从HTZ-19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清液中分离而成,其细胞分子结构包含107个疏水肽氨基酸及11个KDA蛋白质,在肿瘤细胞的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2]。
谢忠海沈琦斌李冬顾勤花
关键词: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居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各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70%-8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Ⅲ/Ⅳ期),仅20%~30%的肺癌患者有手术条件,对于多数患者来说,仅靠局部治疗是不够的。
顾勤花沈琦斌李冬尹德刚
关键词:化学治疗
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定位114颗肺部小结节,肺部结节最大径6.9±2.1mm,...
李冬沈琦斌郑屹峰顾勤花
关键词:肺结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78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ERAS理念,分为ERAS组38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视觉疼痛评分、血清CRP上升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疗效满意率和并发症等资料。结果两组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症状缓解率100%。两组术后满意率、气胸及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手术时间、VAS评分、血清CRP上升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代偿性多汗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一定优势。
李冬沈琦斌顾勤花谢忠海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汗症
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行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共定位114颗肺部小结节(术前均无明确诊断),定位结束后送手术室行胸腔镜肺局限性切除术。观测肺部结节大小及胸膜下距离、穿刺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胸比率等。结果本组患者的肺部结节直径(6.9±2.1)mm;胸膜下距离(9.5±6.9)mm。行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操作顺利,定位成功率98.2%,定位时间:19~30min。穿刺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出血和钩线脱落,发生率分别为22.4%、11.2%、3.1%。除2例患者中转开胸,余9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率2.0%。术后所有患者均能明确肺部结节性质。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钩线穿刺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定位困难的肺部小结节患者。
李冬沈琦斌郑屹峰顾勤花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结节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胸腔镜下肺结节治疗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胸腔镜下肺单、多发结节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7例患者236枚结节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定位成功率、病理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36枚肺结节CT引导下定位成功率96.61%,定位时间(12.6±8.3)min,定位深度(25.43±8.23)mm,无中转开胸,VATS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恶性结节166枚(70.34%),良性结节70枚(29.66%)。定位后发生少量气胸32例(18.08%),少量血胸23例(12.99%),合并无症状气血胸患者14例(7.91%),脱钩者8例(4.5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0%。多发结节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疾病史、进针角度、定位时间均是Hook-wire定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ook-wire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轻微的VATS术前定位方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肺多发结节的定位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顾勤花沈琦斌李鸿伟黄小燕李冬谢忠海闵伟伟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LOGISTIC回归
血清midkine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S—MK)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NSCLC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因肺部良性肿瘤住院的患者62例(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64例,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S—MK)水平,以及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MK水平。结果 NSCLC组(术前)S—MK水平为(285.70士20.52)pg/ml,高于肺良性肿瘤组(211.88±15.69)pg/m l和健康对照组(189.06士12.92)pg/ml(t=2.402、3.257,均P<0.01)。NSCLC组(术后1个月时)S—MK水平(218.26±10.77)Pg/ml,低于术前(285.70±20.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3,P<0.01)。结论 NSCLC患者S—MK水平升高,且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S—MK水平可作为一种临床肿瘤标志物,为NSCLC的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顾勤花沈琦斌李冬谢忠海李鸿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预后
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在肺磨玻璃结节诊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Hook-wire针穿在肺磨玻璃结节(GGO)术前定位中的可行性和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收治的137例肺GGO患者,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深度、并发症情况,分析并讨论影响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病灶,穿刺成功率97.1%,穿刺深度(27.56±8.46)mm,穿刺时间(21.37±6.28)min;并发症发生率32.8%,其中气胸发生率18.2%,血胸发生率(包括局部血肿)18.2%;穿刺深度越大、结节数目越多,血、气胸发生率越高(均P<0.05);穿刺部位不同对血、气胸发生率无影响(P>0.05)。所有穿刺患者手术前未进行特殊治疗。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肺GGO成功率高、简单易行,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顾勤花李鸿伟沈琦斌闵伟伟李冬谢忠海
关键词: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