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农业办公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肥料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同时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氮、磷配施增产效果显著,增幅为111.7%;在单施氮肥、单施磷肥的基础上施有机肥,分别比单施氮肥和单施磷增产32.7%、155.7%。氮、磷及有机肥配施时氮、磷、钾总吸收量均最多,分别增加303.5%、128.6%、238.8%。肥料单施,土壤中的部分养分会出现亏缺,单施氮肥,土壤中磷素亏损100%;单施磷肥,氮素亏损100%。肥料配施,氮素、磷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盈余。农业生产中该区要重视施用有机肥及肥料的合理配施。
- 摄晓燕谢永生郝明德赵云英张义鞠艳
- 关键词:小麦长期施肥养分平衡黄土旱塬
- 长武果园生态系统调控途径和技术研究
- 渭北旱塬是我国优质苹果的适生区之一,对全国苹果市场的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管理粗放等问题日益突出,果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果园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关于果树研究多集中在果树改型、病虫害防治、肥料投...
- 鞠艳
- 关键词:果园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抗病性
- 文献传递
- 果园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被引量:12
- 2009年
- 以黄土沟壑区果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黄土高原果业生产波动性大,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通过调控果树的生殖生长量,研究了果园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及系统响应。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高的处理对土壤深层的水分利用增强,但降低了土壤深层贮水量,从而进一步加重土壤干燥化程度;以生殖生长调控为手段的生产力调控能够显著改善果实的单果重、果实硬度、着色指数等外在品质,果品优果率可提高12.9%~23.5%;通过生产力调控,果业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果园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维持,果树生产波动性缓解。确定挂果2.25×105个/hm2的生产力水平为黄土沟壑区盛果期果园生态系统的适宜生产力水平。
-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鞠艳摄晓燕
- 关键词:果园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水分
- 生产力调控对翌年苹果园土壤水分和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以盛果期‘长枝富士’为试验材料,以生产力调控翌年苹果(Malus pumila)树坐果期为主要观测期,对不同生产力水平下果园土壤水分状况及苹果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力调控范围内,土壤剖面各个层次土壤含水量均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减小而增加,其中在60cm处达到最大增量,为31.02%;而在600cm范围内土壤贮水量最大能够提高15.4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降低,"光合午休"现象减弱,净光合速率(Pn)增加,最大增幅为25.71%,下午时段的蒸腾速率(Tr)下降迅速,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提高34.12%。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贮水量(WSC)与Pn、Tr、WUE之间均达到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543*和0.992**。土壤贮水量(x)与水分利用效率(y)之间符合y=0.0023x–1.4806,R2=0.9844**的回归模型。通过生产力调控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和果树光合能力,提高WUE。
- 张义谢永生鞠艳王辉
- 关键词:光合特性生产力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 主要农用黄绵土典型剖面养分分布特征及历史演变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历史资料及典型剖面土样,采用原位采样及相同测定方法研究不同时期黄绵土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黄绵土中有机质、氮素、磷素含量水平有不同程度提高,耕层变化量最大,耕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增加量分别为2.18,0.12,3.53,0.32,5.18 mg/kg。剖面中钾素含量呈减少趋势,耕层变化量最小。黄绵土耕层各养分含量的表聚系数均增大,该区土壤肥力向有利于作物吸收的方向演变。
- 摄晓燕谢永生王辉鞠艳
- 关键词:黄绵土剖面养分分布肥力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