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
- 作品数:52 被引量:37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1989年
-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也可以认识老学先于孔学的顺序,以纠正一般哲学史上孔先老后的错误倒置。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教训是一种道德哲学,他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他还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另有一特异的宗派,这派叫做道家。”这里。
- 陈鼓应
- 关键词:孔子思想道家老子论语学派宗法制度
- 先秦道家易学发微被引量:4
- 1996年
- 先秦道家易学发微陈鼓应一、先秦易学与道家哲理《易》本是殷周之际的占筮之书,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漫长时间里,逐渐由哲理化而哲学化。其哲理化是春秋以降解《易》者的成果,而其哲学化则是受了老庄及稷下道家思想的洗礼。先秦易、道的相互汇通,经历过两个重要的阶段,...
- 陈鼓应
- 关键词:《易》学《易传》先秦道家《系辞》阴阳学说卦爻辞
- 从《吕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点被引量:8
- 2001年
- 《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晚周巨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 ,是秦道家的代表作。本文论述了秦道家思想的特点 ,由此证明以《吕氏春秋》
- 陈鼓应
- 关键词:《吕氏春秋》道家思想新道家学说先秦代表作
- 《易传》与楚学齐学
- 1992年
-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地区性,恐怕现在没有人否认这一点。按任继愈先生的看法,在先秦,主要可以区分出四种地区性的文化类型,即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参见任继愈《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881年)这四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各自具有特殊的文化精神,因而孕育出了不同的思想果实:邹鲁文化孕育了儒家,三晋文化诞生了法家,而荆楚文化和燕齐文化则培育出了道家和阴阳家。
- 陈鼓应王博
- 关键词:易传荆楚文化齐文化刚柔
- 老子和谐观的启示
- 2007年
- (一)“大者宜为下”:《老子》第80章曾为“小国”提供治国的方针,其要在于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炫耀武力(“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些防御性的武器就可以了,不必耗费民财大肆扩军或搞军售(“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 陈鼓应
- 关键词:《老子》和谐观经济生活防御性治国
- 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被引量:8
- 1988年
- 一、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老聃)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次之;老子自撰的《老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著作,其成书早于《论语》。“学术下于私”在老子时期已蔚然成风,“私人著述之事”,老子早于孔子。
- 陈鼓应
-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中国哲学史
- 冲突世界中的和谐对话——老子和谐观给世人的提示
- 2013年
- 一、地球暖化与'道法自然'近一个世纪来,'地球村'的概念逐渐形成,这和两千多年前老庄所提示的宇宙意识、天地精神正相对应。然而,上个世纪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各地区间的分离割裂、对峙冲突,至今仍未止息。因而,冲突与对话,仍然是我们全球各色人等的主要课题。自古至今,人类便不停地面临着三大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内心的冲突。
- 陈鼓应
- 关键词:和谐观
- 追忆殷海光先生的晚年境遇(中)
- 2017年
- 二1960年代初"雷案"后殷先生深居简出的一段岁月1960年9月4日"雷震案"发生以后,整个台湾舆论界噤若寒蝉。此时,殷先生因为受到"雷震案"的影响,已被极端分子贴上"反传统""西化派"的标签,成为"孤独的笼中之鸟"。我们每次去看他,他都在闭门读书,不问窗外的是是非非。既然知识分子的角色已经无法充当,殷先生于是便将他的学术方向从逻辑实证论转向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并将他有关文化问题的思考,
- 陈鼓应
- 关键词:殷海光境遇晚年追忆逻辑实证论极端分子
- 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被引量:11
- 2005年
-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论为核心,其义涵涉及到万物生成本原、存在本体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构成老子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如有无、动静、体用都包含道与现象界两个层面。在有无问题上,老子将有、无提升为本体论的最高范畴;在动静观方面,老子一方面展现动中之静的形上思维,同时提出动静相养、戒躁主静的人生观与政治主张;最后,老子隐含性地提出了道的体用问题。
- 陈鼓应
- 关键词:道论
- 战国楚墓竹简与先秦哲学史的重构问题
- 荆门郭店出土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批战国楚墓竹简规模之大、时间之早,可能是历来出土的思想史文献中前所未有的。战国楚墓竹简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显学。很多学者异口同声地强调这些竹简会改写先秦的哲学史,本文提出关于以上问题,可...
- 陈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