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翔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生物活性
  • 1篇受体
  • 1篇泡沫细胞
  • 1篇取代基
  • 1篇细胞
  • 1篇活性
  • 1篇吩噻嗪
  • 1篇OX-LDL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2篇陈鹏翔
  • 2篇郭云亮
  • 1篇郭子林
  • 1篇周亚滨
  • 1篇储庆
  • 1篇崔剑锋
  • 1篇王闻博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综述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方法:以"Phenothiazine""Chlorpromazine""Trifluoperazine""吩噻嗪类化合物""三氟拉嗪""吩噻嗪衍生物"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9年1月-2014年5月Pub 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库,对吩噻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共查到文献55篇,其中有效文献26篇。经分析表明,吩噻嗪类化合物随2号位和10号位取代基的改变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这些取代基主要包含甲硫基和二唑环等。吩噻嗪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同时在抗肿瘤、抗多重耐药性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吩噻嗪类化合物在体内可与血红蛋白、钙调蛋白和DNA相互作用,参与其他代谢途径,产生相应效应。结论:吩噻嗪类化合物作为老药新用的代表之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崔剑锋陈鹏翔储庆王闻博郭云亮周亚滨
关键词:吩噻嗪取代基药理作用
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血管壁脂质沉积、内膜增生、炎性浸润和粥样斑块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病变,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等作用,参与、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国内外学者针对ox—LDL进行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现就近年来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主要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郭云亮陈鹏翔郭子林
关键词:OX-LDL受体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