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颉
- 作品数:36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右肝管横位支架在恶性高位复杂胆管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右肝内胆管后下支置入左右肝管间横位支架在恶性高位复杂胆管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9月,对17例恶性高位复杂胆管梗阻患者经右肝内胆管后下支途径置入左右肝管横位支架。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62~83岁,平均(71±10.2)岁。结果 17例患者共计置入36枚金属支架和2条内外引流管。置入的17枚左右肝管横位支架中,释放后11例呈直管状(类"="形状),6例支架呈中段凹向头侧的弯管状(类"︾"形状)。患者均于支架置入术后7~15 d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明显改善,以及大、小便颜色恢复正常,之后出院或又实施经皮经肝粒子置入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诊或电话随访,生存患者分别为17、16、9例。结论左右肝管横位支架联合其他支架或引流管治疗恶性高位复杂胆管梗阻,使胆汁引流更充分,临床治疗效果好。
- 孙增涛薛福珍张垒陈颉
- 关键词:恶性胆管梗阻管腔内支架左肝管右肝管
- 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瘘口再通原因与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术后瘘口再通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CF术后瘘口再通的原因、类型及相对应的治疗方法,随访时间为6个月~2 a。结果12例瘘口再通均在术后1周内发生,3例为球囊早泄,5例为球囊破裂,4例为球囊移位。10例再次用球囊栓塞治愈,2例行3次球囊栓塞成功。其中闭塞颈内动脉5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CCF的复发与有无颅底骨折片、球囊大小的选择、球囊的充盈状态、放置位置及瘘口大小等有关。
- 尚建强李继军唐军陈颉孙增涛张垒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
- 头颈部富血管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
- <正>目的:探讨头颈部富血管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头颈部富血管性56例,其中脑膜瘤25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20例;颈静脉球瘤8例;颈动脉体瘤3例。56例患者均于手术切除前3-5天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的供...
- 唐军孙增涛刘作勤尚建强陈颉张磊
- 关键词:头颈部介入栓塞
- 文献传递
- 肺癌肝转移的血供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旨在研究肺癌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38例临床诊断为肺癌肝转移的患者行肝动脉DSA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其病灶血供特点及局部治疗效果。对有病理诊断的26例,按病理类型分类统计。结果:38例中富血供型13例(34.2%),中等血供12例(31.6%),乏血供型13例(34.2%)。介入治疗有效率61.8%。其中鳞癌肝转移灶富血供多见(62.5%),栓塞治疗有效率最高;腺癌多为乏血供(80%),有效率最低。半年、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73.7%(28/38)、28.9%(11/38)、7.9%(3/38)、2.6%(1/38)。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控制肺癌肝转移病灶效果确切;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肝转移灶血供及治疗效果不同;远期生存率偏低,宜多种治疗手段结合。
- 李继军刘作勤唐军尚建强孙增涛陈颉
- 关键词:肝转移癌肺癌数字减影栓塞治疗
-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胰腺囊腺瘤属于少见的胰腺良性囊性肿瘤,文章中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患者的CT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胰腺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20例患者均呈单囊或多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无明显特异性。单囊14例,多囊6例,4例囊内有分隔,见壁结节4例,2例见有点状、泥沙状钙化,1例伴有胆结石,1例肾囊肿,1例肝囊肿,1例伴有脾脏炎性假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 胥继承陈颉刘东
- 关键词:胰腺囊腺瘤
- CT诊断早期颞叶型天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CT诊断早期颞叶型天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1 38例偏侧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及 1 0 0例无颅脑症状及体征的志愿者 ,应用斜坡垂线扫描法进行CT扫描 ,研究早期颞叶型天幕疝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结果 :斜坡垂线扫描图像上 ,74例显示天幕疝的直接征象即小脑幕内侧环池内软组织块 ,与颞叶组织相延续。颞叶疝至幕下 3 .0mm以内者 5例 ,疝至幕下 3 .0~ 6 .0mm者 2 8例 ,疝至幕下 6 .0mm以上者 41例。 1 0 0例正常人中 98例颞叶组织位于小脑幕外侧 ,仅 2例在小脑幕切迹层面上见到颞叶位于小脑幕内侧。结论 :①早期颞叶型天幕疝的CT诊断标准为 :颞叶伸入幕下≥ 3 .0mm可诊断为颞叶下疝 ;<3 .0mm应视为可疑。以颞叶下移 3 .0mm为阈值诊断颞叶下疝的敏感度为90 7% ,特异度为 1 0 0 % ,准确度为 90 .7% ;
- 巩若箴王涛刘艾艳柳澄周存升陈颉
- 关键词:脑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肝癌介入术后碘化油沉积CT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法治疗肝癌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式。术后碘化油在CT检查中的信号表现受人关注。本文探讨肝癌介入术后CT碘化油沉积表现与治疗效果间关系。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回顾分析了260例TACE术后的影像资料,以CT表现为金标准,对碘化油分布的形态进行统计。结果:根据碘化油沉积情况分4型①稀疏及无沉积型:累计病灶内碘油沉积面积少于30%者或无碘化油沉积列为稀少及无沉积型型;②密实型:整个病灶均匀浓稠摄取碘油;③缺损型:包括环型和某一区域沉积等情况;④簇集型:碘油呈小簇状分散型分布但肿瘤内碘油潴留累计不少于30%。结论:肝癌TACE后碘油沉积形态的CT表现对下一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纪洪生张振海陈颉张俊勇
- 关键词:肝癌碘化油TACE
- 食管术后良性狭窄的介入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食管术后良性狭窄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食管术后良性狭窄的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其中球囊成形术26例59次,每例扩张1—4次不等;支架植入术6例8次,共置入可回收覆膜金属支架8枚。结杲26例行球囊扩张患者,经1次扩张治愈者4例,2次13例,3次7例,4次2例,术后所有患者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6例支架植入术患者中4例出现支架上口处明显狭窄。结论球囊扩张结合可回收覆膜金属支架具有可重复治疗,对于食管术后良性狭窄的治疗安全有效。
- 荆雪虹孙增涛陈颉高力
- 关键词:食管缩窄病理性放射学介入性
- 支气管动脉畸形的CTA诊断及栓塞治疗
-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畸形的CT血管造影(CTA)诊断价值、DSA表现及经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总结2003年2月~2007年8月介入治疗的5例有完整CTA、DSA及临床随访结果的支气管动脉...
- 孙增涛陈颉唐军刘作勤尚建强张垒李继军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畸形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介入放射学血管栓塞术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临床治疗意义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类型的分类、一般供血规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DSA检查结果,对肝外动脉供血类型进行分类。结果:185例患者中存...
- 唐军班永光尚建强刘作勤孙增涛陈颉
- 关键词:肝外动脉供血侧支循环肝动脉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