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雪雪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审美
  • 1篇等值
  • 1篇对等
  • 1篇艺术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汉文学翻译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理论
  • 1篇语用对等
  • 1篇日月
  • 1篇容器图式
  • 1篇审美观
  • 1篇审美观照
  • 1篇审美过程

机构

  • 3篇兰州城市学院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6篇陈雪雪
  • 1篇王凤琴
  • 1篇李艳
  • 1篇姜涛

传媒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析翻译研究的语言学理论期
2007年
本文概要介绍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理论期的理论发展情况,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最后对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作了简要评价。
陈雪雪
关键词:翻译研究等值
英汉文学翻译审美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规范
文学作品作为完整的艺术品,其包含的审美因素使得文学作品的翻译不能仅限于文本层面上的转换。译者在其审美信息处理过程中为了接受原文的美感因素要能动地发挥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译本的生成。与此同时,翻译作为一种社...
陈雪雪
关键词:文学翻译审美过程译者主体性翻译规范英汉翻译
文献传递
符号学视角下的翻译对等
2007年
翻译对等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概念之一,是翻译的最终目标。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过程。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本文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的符号对等观为基础,着重讨论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问题。
陈雪雪
关键词:符号学翻译对等语用对等
庞德汉诗英译的审美观照
2015年
宗炳在《山水画序》中提出的"澄怀味象"对审美主体所作的要求,为译者在诗歌翻译中保持"不即不离"的审美观照心理距离提供了参考。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探析庞德翻译审美心理距离的保持,并通过分析庞德的《华夏集》译文,阐释译者在审美观照过程中保持适当审美心理距离的必要性。
陈雪雪李艳
关键词:澄怀
从容器图式角度浅析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想象被引量:1
2013年
容器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人类感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翻译学的研究也有所启示。文章分析了容器图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容器图式的视觉域投射及汉诗的散点透视与西方读者的一点透视之间的差异,通过举例分析讨论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容器图式对译者审美想象的影响。
陈雪雪王凤琴
关键词:容器图式审美想象诗歌翻译
绘塑奇珍辉日月 梵宫艺苑耀炳灵——炳灵寺藏传佛教艺术评析被引量:3
2009年
文章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造像、佛塔、壁画和唐卡四大方面阐述了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并重点介绍其中的经典之作,从而为探究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理清了脉络。
姜涛陈雪雪
关键词:藏传佛教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