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45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文学
  • 9篇文化
  • 8篇农民
  • 7篇叙事
  • 7篇城市
  • 7篇城市化
  • 6篇农民工
  • 6篇民工
  • 5篇审美
  • 5篇乡愁
  • 4篇女性
  • 3篇底层文学
  • 3篇底层叙事
  • 3篇市民
  • 3篇市民化
  • 3篇小说
  • 3篇话语
  • 3篇价值观
  • 3篇城市化进程
  • 2篇大学语文

机构

  • 4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1篇陈超
  • 2篇杨林
  • 1篇汤耀平
  • 1篇张婷
  • 1篇骆田茵
  • 1篇丘志君
  • 1篇廖明星
  • 1篇陈楚敏
  • 1篇孙青

传媒

  • 4篇文艺理论与批...
  • 3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评论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当代文坛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北京青年工作...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设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对话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长期以来,对于核心价值观和大众文化的概念边界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所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和基础性文化属性的阐述,试图对两者进行概念边界的再确认和再审视,进而提出要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常识哲学",以此来寻求和重设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对话关系。
陈超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
文学视域中的“城市化”景观及其反思被引量:5
2015年
城市化带来了中国城乡景观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因此,本文梳理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表征和精神脉向,进而从城市化的认知祛魅、原乡情结的审美变迁、文学观念的底层转向、打工文学的应运催生等四个维度,去考察当代文学之于"城市化"的精神抵牾和审美反思。
陈超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文学批判
当代农民工“市民化”文学叙述研究及其意义审视
2014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学叙述正成为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对农民工"市民化"文学叙述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从批评到肯定的过程,存在身份转变和精神融入的两种类型,而这种差异源于叙述者主体观念和城市化发展状况所致。总的来看,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叙述的研究对于重新认识"农民进城"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陈超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文化意义
提升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导的阵地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而高校作为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承载着培养社会未来精英的职能。因此,自觉发挥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导的阵地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传播。
陈超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阵地
“城市化”的祛魅之途与认知重构——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反城市”文化的思想检视与审美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近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文学对城乡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演绎始终存在着两条交互发展的路径,表现出城市化/反城市化、现代性/反现代性的互动对话和双重姿态,并由此催生出一种对现代生活秩序不断消解与重构的话语张力。纵观这一过程,文学在生存的当下性、文化想象性和社会发展要求等多重挤压下所开启的"城市化"批判,既是对"城市化"的历史性祛魅和认知重构,又体现出了社会实践与文学叙事间的必要互动和平衡。
陈超
关键词:文化反思
远离乡愁:香港功夫电影中的“广东意象”被引量:1
2010年
对广东文化元素的融合,有力促进了香港功夫电影独特文化品质的本土形成,并使其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中原传统儒家文化的电影叙述理路……考究这一电影文化生态不同时期的症候,折射出的是香港功夫电影与广东文化的情感纠结,而其中对"广东意象"的成功演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证明了香港本土电影文化的自觉和世界文化殖民的破产。
陈超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意象乡愁世界文化电影文化
如何构建“苦难”的现实审美?——分析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被引量:1
2008年
文学与生俱来就与"苦难"主题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当代社会文学审美感知方式渐自转型的背景下,文学又以何种方式对苦难这一主题进行适当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分析,来探究当代文学更好构建"苦难"现实审美的可能性。
陈超
关键词:余华小说文学民族文化
重返“80年代”语境下文学的“反现代”审思被引量:1
2014年
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文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1]
陈超张婷
关键词:现代思潮中国文学语境文学艺术非人性
新世纪底层叙事中农民市民化审美形象的构建——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中心
2012年
新世纪底层文学叙事中塑造了许多农民市民化倾向的审美形象,这些审美形象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性价值取向。本文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中心,系统论述了这类农民进城并市民化形象建立的文学审美取向的根源,分析了当前中国城乡二元价值取向对农民市民化倾向文学想像的影响。
陈超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审美形象
论“红色经典”改编与“底层叙事”的关联性
2011年
回顾世纪之交"红色经典"改编的发生境况,反观中国知识界对"底层文学"的命名方式与阐述理路,我们发现,"红色经典"改编与"底层叙事"的审美向度与精神吁求,不仅体现在它们与中国"左翼"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对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的一脉相承和遥相呼应上。
陈超
关键词:底层叙事改编中国知识界底层文学文学传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