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海
-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初次支护结构对围岩塑性区和位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索初期支护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岩土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Z_Soil3D对隧道施工中锚杆和钢架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锚杆长度或钢架惯性矩,围岩塑性区厚度和围岩位移都减小,锚杆长度及钢架惯性矩存在优化值,当锚杆长度或惯性矩超过优化值后对进一步改善围岩稳定性的作用不明显;永久钢架主要起拱的作用,其内力以轴向压力为主,在节点处存在局部弯矩,永久钢架构件内力与施工顺序相关,最早施加的构件轴力是后施加的数倍;临时钢架为压弯构件,存在较大轴力和弯矩,水平和竖向临时钢架的弯矩相差不大,2层水平钢架构件的轴力相差较大,竖向构件的轴力与上层水平构件的轴力相当,但明显大于下层水平构件的轴力。
- 杨建辉陈自海文献民朱汉华
- 关键词:锚杆钢架惯性矩塑性区内力
- 轻质抗水分散注浆浆液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抗水分散注浆浆液,所述的浆液组成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硅灰、膨润土、轻质材料、抗水分散剂和水。所述浆液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水泥27~29%、粉煤灰24~26%、硅灰1~2%、膨润土4~6%、轻质材料1~...
- 杨建辉陈自海
- 分级加卸载下红砂岩蠕变破坏能量耗散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岩石蠕变引起的工程岩体破坏问题,分析研究了岩石蠕变过程中的能量耗散特征,并揭示岩石蠕变机理。通过分级加卸载条件下的蠕变试验,对比分析了红砂岩轴向、径向蠕变特征,研究各级加载过程中岩石弹性应变能与耗散能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加载应力小于岩石长期强度时,试件以轴向蠕变为主;当加载应力大于岩石长期强度时,径向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大于轴向应变速率。红砂岩在蠕变破坏过程中,总耗散能与岩石吸收总能量的比值约为0.35,并且加速蠕变阶段耗散能约为总耗散的12%,说明岩石吸收的能量大部分以弹性能的形式贮存于试件内,加速蠕变阶段的耗能远少于等速蠕变阶段的耗能。
- 赖荣辉陈亚南陈自海
- 关键词:岩石蠕变分级加卸载
- 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参数对管片上浮的影响研究
- 我国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施工技术和工艺得到了很大发展,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然而,盾构隧道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管片局部或整体上浮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给隧道的防水带来隐患,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 陈自海
-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注浆压力土仓压力
- 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了解决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问题,通过对杭州某地铁区间盾构施工进行监测,分析软土地层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结合该区间盾构隧道施工,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注浆压力、浆液弹性模量、土舱压力等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土舱压力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大,注浆压力次之,浆液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小。地表沉降由土体塌陷沉降和土体固结沉降2部分组成,在盾构试掘进阶段对施工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能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
- 陈自海杨建辉郭小东管亚君
- 关键词: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注浆压力软土地层
- 桥桩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影响实测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研究目的:杭州市备塘路高架改造工程邻近已运营的地铁1号线,桩距离地铁最近为12.43 m,桩长67.9 m。因地铁1号线已有裂缝、渗水等状况出现,桩采用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为研究高架桥桩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在桥桩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孔压、隧道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测。研究结论:(1)已运营地铁隧道出现渗水、裂缝现象时,在邻近既有隧道的桩基施工时采用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对地铁影响较小,满足地铁隧道安全保护要求;(2)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孔压对埋深较浅隧道的影响波动较大,但恢复也较快,对埋深较深的隧道影响恢复较慢,相对于埋深较浅的隧道来说,其变形较大;(3)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上层土体位移较大,对埋深较浅的道床沉降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深层土体位移较小,对埋深较大的隧道影响较小;(4)本研究成果对桩邻近已运营地铁隧道等类似施工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 丁智何奇威叶星宇张世民周联英陈自海
- 关键词:地铁隧道钻孔灌注桩孔隙水压力土体位移
- 轻质抗水分散注浆浆液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抗水分散注浆浆液,所述的浆液组成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硅灰、膨润土、轻质材料、抗水分散剂和水。所述浆液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水泥27~29%、粉煤灰24~26%、硅灰1~2%、膨润土4~6%、轻质材料1~...
- 杨建辉陈自海
- 文献传递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分析被引量:43
- 2013年
-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常因出现各种事故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即存在风险性。为了研究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杭州某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风险评价,得出该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风险等级。该法不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能够保证在度量相对准确的基础上,使计算过程得到简化。文章最后对评判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增加了可信度。本次实例风险分析可为同类型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 陈自海陈建军杨建辉
- 关键词:盾构隧道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