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作品数:7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启东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剂量使用固定值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的可行性。方法肺动脉成像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370 mg I/ml,35 ml);对照组(B组):对比剂用量按照0.7 ml/kg体重(370 mg I/ml)计算。分别测量A组与B组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A、B两组肺动脉主干、左心房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腔静脉CT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B组大于A组。结论肺动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使用固定值是可行的。 顾庆春 薛春华 李健 陈炜 吕传国 范晔辉关键词:肺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对比剂剂量 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透明细胞癌与5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18例肾透明细胞癌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或稍高混杂密度肿块,增强皮质期或实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其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和/或出血,钙化1例。5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匀的稍高密度肿块,增强后皮质期强化程度等于、低于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有所下降。5例均未见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术前大部分可准确诊断。 顾庆春 范亦辉 陈炜 吕传国 杨波 李健 彭新华 薛春华 郁冬梅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腹部Castleman病的CT及MR表现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腹部castleman病的CT和MR表现以及与病理改变的联系。方法 2005-2011年12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变全部为局限型。病理包括透明血管型8例和浆细胞型4例。CT平扫为等密度病灶,2例伴有钙化,1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示6例透明血管型病灶均有明显持续强化且持续时间较长,1例浆细胞型病灶呈轻度~中度强化。3例行MR扫描,均为透明细胞型。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例伴囊变,增强扫描均有明显持续强化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Castleman病的CT和MR表现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有可能术前提示,但浆细胞型影像学无特征性,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吕传国 范晔辉 顾庆春 陈炜 杨波 李健关键词:CASTLEMAN病 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智能触发阈值条件下的肺动脉CTA图像效果,以期获得肺动脉成像的最佳触发阈值。方法60例接受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均分成A、B、C3组,分别以肺动脉基础CT值加5HU(A组)、45HU(B组)、85HU(C组)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的组间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差异。结果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在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与其它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以主肺动脉干为监测点,肺动脉基础CT值加5HU为肺动脉成像时的最佳触发阈值。 顾庆春 薛春华 范晔辉 陈炜 吕传国 蒋华东 杨波关键词: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阈值 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最佳扫描条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鼻窦均采取副鼻窦螺旋CT扫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扫描条件,包括150、50、30、20 m A,以150 m A作为标准组,其余均为低剂量组,标准组15例,其余低剂量组分别为54例、26例、15例,采用CTDIvol值对各组扫描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CTDIvol随着曝光剂量的减小而减小,50、30、20 m A等低剂量CTDIvol值显著减少,与标准150 m A扫描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低剂量组与标准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采用骨算法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与标准组的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随曝光剂量的降低而增加。虽然不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考虑到需要均能满足副鼻窦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仅略有下降,对结果没有影响,选择120 k V、50 m A低剂量CT作为诊断副鼻窦的最佳扫描条件。结论:50 m A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标准组比较均无明显下降,满足诊断要求,16排CT低剂量扫描对副鼻窦的诊断是完全可行的。 陈炜 顾庆春 范亦辉 黄娟关键词:16排CT 低剂量 X线计算机 一种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固定对比剂剂量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固定对比剂剂量的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患者;(2)扫描图像;(3)图像后处理;(4)图像质量评价;试验方法中对比剂用量为35ml或0.7ml/kg。本发明的... 顾庆春 范晔辉 薛春华 吕传国 杨波 陈炜 李健 蒋华东 陈蔚文献传递 一种主动脉MSCTA图像最佳对比剂用量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脉MSCTA图像最佳对比剂用量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搜集疑似主动脉病变的病例行主动脉MSCTA检查,根据对比剂用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组别,所采用的对比剂为碘帕醇;(2)采用多层螺旋C... 蒋华东 范晔辉 顾庆春 杨波 梁枫 薛春华 吕传国 陈炜 黄娟 李健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