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血管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造影
  • 2篇动脉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综合征
  • 2篇系膜
  • 2篇MRI动态增...
  • 2篇肠系膜
  • 2篇肠系膜上动脉
  • 2篇磁共振血管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造影
  • 1篇胆胰管造影术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机构

  • 6篇南通大学第二...
  • 4篇南通市第一人...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1篇陈海涛
  • 8篇龚沈初
  • 7篇姜洪标
  • 5篇崔磊
  • 5篇崔海燕
  • 4篇王天乐
  • 3篇何伯圣
  • 3篇盛美红
  • 2篇肖静
  • 2篇李小龙
  • 2篇黄胜
  • 1篇葛建兵
  • 1篇何书
  • 1篇田国才
  • 1篇唐军华
  • 1篇李嘉
  • 1篇陆益花
  • 1篇尹剑兵
  • 1篇杨红
  • 1篇吴嘉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憩室的MRCP诊断和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憩室的MRI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表现,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65例MRI或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病例,其中经内镜、消化道造影、胆管造影证实54例,总结憩室的发生部位、大小和信号特征,以及胆管和胰腺伴发征象。结果 54例十二指肠憩室共发现憩室58个。憩室最大径为(17.4±8.3)mm(5~36mm)。5个(8.6%)憩室内含气未见液性成分,30个(51.7%)憩室内含气液平面,23个(39.7%)憩室内为纯液体未见气体成分。49例乳头旁憩室中合并有胆总管扩张39例(79.6%),合并胆总管结石23例(46.9%),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或因胆囊病变行胆囊切除手术共38例(77.6%),伴发急性胰腺炎4例(8.2%)。伴发胆管疾病的憩室最大径与无伴发病变的憩室最大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和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龚沈初崔磊盛美红何伯圣姜洪标陈海涛黄胜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胆胰管造影术磁共振成像
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MR血管成像测量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MR血管成像(MRA)测量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AMA),并评估其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行腹部MRI检查的605例非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按照性别及BMI各分成4个级别(Ⅰ级:BMI<18.5kg/m2;Ⅱ级:BMI18.5~24.9kg/m2;Ⅲ级:BMI25~29.9kg/m2;Ⅳ级:BMI≥30kg/m2)。于三维对比增强MRA(3D-CE-MRA)序列最大密度投影(MIP)矢状面重组图像上测量AMA,分析不同性别患者AMA与BMI、BMI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女组AMA与BMI均呈显著正相关(r=0.51、0.54,P<0.01),AMA与BMI分级均呈中等相关(r=0.40、0.43,P<0.01)。随BMI增加,AMA增大。结论通过3D-CE-MRA测量的AMA和BMI显著相关,可以为MRA诊断SMAS提供参考值标准。
姜洪标崔磊崔海燕陈海涛李小龙肖静
关键词:上肠系膜动脉综合征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体重
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2周内行乳腺MRI平扫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67例患者,恶性病变35例,良性病变32例。绘制病灶区域ROI,生成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记录病灶早期强化率、达峰时间、早期强化比值,并记录病灶周围3cm内肿瘤血管数目,测量最粗血管管径。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间DCE—MRI测量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病变早期强化率、早期强化比值、血管管径、早期强化比值和血管管径联合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的达峰时间、早期强化率、早期强化比值、血管数目和管径的中位数分别为2.2S、176.0%、100.0%、4根、2.96mm,良性病灶上述参数分别为4.7S、113.3%、81.9%、0根、0.0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早期强化率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下面积为0.702,以120.0%为阈值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6%、56.25%;采用早期强化比值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854,以86.0%为阈值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68.75%;采用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896,以2.78mm为阈值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9%、84.38%;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25,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14%、62.50%。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联合周围血管管径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度高。
盛美红汤卫霞陆益花姜洪标陈海涛龚沈初吴嘉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和距离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测量
2012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测量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和肠系膜上动脉距离,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方法:行腹部磁共振检查605例患者,均无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序列为三维高分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在最大密度投影矢状面重组图像上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及距离。结果:男性平均肠系膜上动脉夹角为61.57±21.78°(95%可信区间23.56°~89.72°),肠系膜上动脉距离为18.34±9.77mm(95%可信区间13.35~30.06mm),女性平均肠系膜上动脉夹角为48.39±19.57°(95%可信区间21.46°~83.63°),肠系膜上动脉距离为为16.12±8.96mm(95%可信区间10.38~26.56mm)。结论:正常国人通过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及距离正常值范围有助于通过MR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姜洪标崔磊崔海燕陈海涛李小龙肖静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磁共振血管成像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评价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估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并统计其辐射剂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1例患者进行低剂量CT结肠成像。俯卧位扫描条件为120kV,30mAs;仰卧位扫描条件为120kV,50mAs。由两名医师盲法判定两种体位CT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记录每例患者接受CT低剂量结肠成像时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出有效剂量。结果结肠的CT图像质量评分:仰卧位与俯卧位各评分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图像质量较高;肠外实质器官的CT图像质量评分:仰卧位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而俯卧位图像影响诊断和观察,两者各评分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辐射剂量测定:低剂量CT结肠成像的CTDIvol及DLP比常规腹部扫描降低了约70.7%。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结肠及腹部实质器官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王天乐龚沈初陈海涛崔磊崔海燕唐军华
关键词:图像质量
肝脏普美显MRI动态增强透视触发法与常规延时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透视触发法在肝脏普美显MRI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80例肝脏普美显MIR动态增强随机分组透视触发法85例,常规延时法95例,对比透视触发法与常规延时法肝脏MRI动态增强动脉期图像的质量. 结果 透视触...
葛建兵王天乐崔磊尹剑兵陈海涛姜洪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
SWI皮层血管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皮层血管征(C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的诊断价值。方法 47例AIS患者发病72h内行S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检查。将CVS与灌注-弥散不匹配(PDM)进行比较,评价CVS对IP的诊断价值。采用阿尔伯特早期CT评分量表分别对SWI-DWI不匹配(SDM)和PDM进行量化评分,评价两者分布区域的一致性。结果 47例AIS患者中,16例(34.04%)存在CVS,19例(40.43%)患者存在PDM。以PDM为金标准,CVS诊断IP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32%。PDM评分为(3.19±1.05)分,SDM评分为(3.25±1.13)分,两者分布区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VS可作为无创性评估AIS患者IP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王天乐朱丽龚沈初姜洪标陈海涛李嘉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
两种不同磁共振线圈对肘部正常尺神经扩散张量成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膝关节专用线圈(Ex)和表面阵列线圈(Fl)对肘部正常尺神经扩散张量(DTI)成像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采集31名志愿者肘部尺神经图像并建立扩散示踪图(DTT)。比较两种线圈成像时,尺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神经纤维束长度和DTI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共分析了50例尺神经。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时,肘部尺神经的FA值、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82、0.263),且两者尺神经DTT评分相当(P值分别为0.615、0.704),而Ex线圈采集的DTI图像质量优于Fl线圈(P=0.004),DTT尺神经纤维束较长(P=0.000)。结论:使用Ex线圈和Fl线圈对肘部尺神经DTI成像时均能获得稳定可靠的扩散测量参数,但Ex线圈得到的图像质量更高。
王林徐俊峰龚沈初姜洪标陈海涛何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尺神经
MSCTE和MSCTA联合运用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CT小肠造影(MSCTE)和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联合运用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MSCTE和MSCTA检查,并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经过后处理方法[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曲面重建法(CPR)],分析其图像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所有病例中,肿瘤15例,粘连14例,腹外疝8例,炎症6例,内疝或扭转5例,肠套叠3例,胆石或粪石4例,血管性2例。组Ⅰ:常规横断位结合MPR、CPR对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为89.5%(51/57);组Ⅱ:常规横断位结合MPR、CPR和CTA技术(VRT、MIP)对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为94.7%(54/57);组Ⅱ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组Ⅰ(P<0.05)。结论 MSCTA和MSCTE的联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小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海涛何伯圣黄胜崔海燕杨红龚沈初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肠梗阻多层CT
一种CT扫描用临时上肢抬举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扫描用临时上肢抬举固定架,包括两个凹形架和两个支架,两个凹形架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螺纹杆、方杆和夹板组成,两个支架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凹形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架的正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插...
盛美红汤卫霞龚沈初陈海涛王天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