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随机化
  • 2篇统计特性
  • 2篇先验
  • 2篇先验知识
  • 2篇机化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病灶
  • 2篇长宽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改变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流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 3篇陈松
  • 2篇杨巨峰
  • 1篇陈松
  • 1篇何广辉
  • 1篇高翔
  • 1篇董蒙

传媒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分割系统
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分割系统。包括:输入模块,预处理模块,ROI选择模块,多序列MRI的特征描述模块,阈值计算模块,疑似病灶分割模块和输出模块。该系统基于专家预先标定的先验知识数据库确定RoI区域的坐标...
杨巨峰夏爽冀晓东陈松程明明
阿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及视力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伴黄斑水肿(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IVA)治疗后黄斑区微血管变化,初步分析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检查确诊的单眼RVO伴ME(RVO-ME)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平均年龄(54.30±13.17)岁;平均病程(3.43±1.97)个月。双眼均行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IVA治疗方案采用首次注射后按需注射。采用OCTA仪对双眼黄斑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基线时及治疗后1、3、6个月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PERIM)、非圆度指数(AI)、FAZ范围300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以及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基线时患眼与对侧健康眼各定量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基线时及治疗后1、3、6个月各定量参数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IVA治疗后6个月BCVA与视网膜灌注、黄斑区血液供应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基线时,与对侧健康眼比较,RVO-ME患眼FAZ面积(t=-4.091)、PERIM(t=-5.098)、AI(t=-9.093)扩大,FD-300(t=7.237)及整体SCP、DCP血流密度(t=8.735、9.897)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6个月,RVO-ME患眼BCVA明显提高,CMT降低,FAZ面积扩大,AI降低(t=8.566、16.739、-6.469、9.71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D-300及整体SCP、DCP血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1.197、0.987,P>0.05)。与基线时比较,治疗后3、6个月RVO-ME患眼FAZ面积逐渐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79,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BCVA与基线时、治疗后6个月整体SCP、DCP血流密度呈正相关(r=-0.538、-0.484、-0.879、-0.854,P<0.05),与治疗后6个月FAZ面积呈负相关(r=0.544,P=0.001)。ME�
吴冠男张笑天何广辉董蒙董蒙王梦陈松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黄斑水肿血管生成抑制剂局部血流
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分割系统
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分割系统。包括:输入模块,预处理模块,ROI选择模块,多序列MRI的特征描述模块,阈值计算模块,疑似病灶分割模块和输出模块。该系统基于专家预先标定的先验知识数据库确定RoI区域的坐标...
杨巨峰夏爽冀晓东陈松程明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