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彬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藏
  • 4篇低渗
  • 4篇低渗透
  • 4篇低渗透油藏
  • 2篇油藏分类
  • 2篇渗流
  • 2篇石油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模糊聚类
  • 2篇聚类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油田
  • 1篇员工培训体系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陈新彬
  • 5篇常毓文
  • 4篇张晓苏
  • 4篇刘彦
  • 3篇王燕灵
  • 3篇林雅玲
  • 3篇吴剑
  • 2篇邹存友
  • 2篇王国辉
  • 2篇梁涛
  • 2篇郭晓飞
  • 1篇雷征东
  • 1篇张朝军
  • 1篇汪萍
  • 1篇明华
  • 1篇赵霞
  • 1篇陈煜
  • 1篇白喜俊
  • 1篇曲德斌
  • 1篇杨晶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教育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企业
  • 1篇北京石油管理...
  • 1篇科技传播
  • 1篇石油人力资源
  • 1篇首届中国石油...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才强企工程的培训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
2022年
高端科技领军人才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勘探院支撑当前、引领未来之杀手锏。勘探院党委始终把培养高端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院领导在今年的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人才是支撑勘探院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中国石油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近年来勘探院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赋能培训的内涵和路径,通过灵活开展科学培养人才等机制体制建设,聚焦勘探院人力资源需求及现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重点确定勘探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发培养人才推动了人才与创新深度融合。
杨晶万洋明华陈新彬
关键词:培训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需求人才强企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
学科交叉:新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之窗被引量:2
2018年
长期以来科普的公益性制约了科普工作的发展空间,如何破解科普工作滞后于科技创新并实现两翼齐飞的局面是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以科技传播为引线,走出去和请进来兼顾,通过后轮驱动,既促进科技创新,又扩大科学传播,真正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使科学传播成为一种科技创新的刚性需求、驱动力和习惯,科学传播的不可替代性将会逐渐呈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两翼齐飞必将成为现实。
张朝军王大锐赵霞王霞陈新彬刘彦林雅玲张晓苏
关键词:两翼齐飞
水驱黏土微粒迁移理论及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大部分砂岩油藏中皆含有少量的黏土成分,采用水驱技术会导致黏土微粒迁移。黏土表面电荷、扩散双电层结构、黏土矿物类型、可交换阳离子、矿化度、水膜等皆为导致黏土微粒迁移的重要因素。经过对黏土微粒迁移文献分析可知,黏土微粒只有在黏土微粒浓度大于孔隙壁面的临界微粒滞留浓度时,才会迁移,以此推导论证Bedrikovetsky临界滞留浓度模型。尽管黏土微粒迁移与黏土膨胀的结果都会带来地层伤害,但根据微粒迁移理论分析可知,微粒迁移改善了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改变油层润湿性,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洗油效率,降低含水率。因此,适当控制好黏土微粒迁移量,能提高原油采收率。
吴剑常毓文穆歌陈新彬周洪涛
关键词:黏土提高采收率
统计分析方法在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分类指导超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开发,提高超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综合考虑超低渗透油藏的地质与开发特点,对油藏参数开展相关性分析,优选出7项参数作为油藏分类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长庆油田90个超低渗透区块进行分析,提取出4个主因子,进而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并根据判别分析法获得各类油藏的判别公式,最终将90个油藏区块划分为3类,对其进行评价。实例应用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区分各类超低渗透油藏区块的开发特征,分类结果与实际开发特征相吻合。该研究能够为超低渗透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分类依据,正确指导超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开发。
刘亚茹刘保磊雷征东陈新彬余勤钟鸣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长庆油田
页岩气在基质纳米孔隙中的渗流模型被引量:11
2015年
基质孔隙中页岩气包括孔隙中的自由气、孔隙壁面的吸附气、溶解于有机质中的溶解气,大量文献显示页岩孔隙和喉道皆为纳米级,尽管孔隙小、气体扩散慢,但页岩基质比表面较大、溶解气量大,溶解气的扩散作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Farzam Javadpour渗流理论,假设页岩基质为岩石颗粒、黏土、干酪根的均质体,认为基质纳米孔隙中气体运移是压力作用下气体滑脱、克努森扩散、气体吸附解吸、溶解于干酪根中的气体向孔隙动力扩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吸附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机理,从而采用微元法推导出页岩气基质孔隙渗流模型。
吴剑常毓文梁涛郭晓飞陈新彬
关键词:页岩气渗流模型非常规天然气
低渗透油藏综合分类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研究是对油藏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优选出7项低渗透油藏特征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中国东部某油田73个低渗透开发单元7项油藏参数提炼成2个公因子:物性因子和丰度因子。2个公因子可以表征原始参数集84%的信息,不仅解决了各参数间存在相关性问题,而且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分类参数选取的难题。然后用得到的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各类别判别函数。实例应用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以科学地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多变量分类和开发效果评价。
陈新彬王国辉
关键词:油藏分类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
国际化人才外语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为实现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度重视外语培训,不仅紧密围绕国际业务发展努力提升培训管理工作水平,而且紧密围绕国际业务从业人员的四种能力要求开展全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培训。通过与培训市场上知名度高和口碑较好的专业外语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培训机构精品课程以及为研究院员工定制课程等方式,聘请外籍专家授课,显著提升了勘探院科研人员的外语综合水平。文章以精典案例的形式对其培训实践和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
陈新彬闫伟鹏林雅玲刘彦张晓苏
关键词:外语培训
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收益—风险目标优化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油气田开发中产能建设项目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以项目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约束条件下的项目组合收益—风险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多目标优化最优解集的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成功收敛于模型的最优解集。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从风险和收益两方面为油气田开发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李丰常毓文杨仕敏陈新彬曲德斌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混合遗传算法最优解
低渗透油藏含水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以大庆外围35个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数据为基础,利用丁型水驱曲线分析得到了不同区块水驱曲线的截距a、斜率b和可采储量NR,并由此推导建立了外围低渗透油田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公式,绘制了低渗透开发的含水变化的理论曲线。绘制的理论曲线形态为一条凹S型曲线,说明低渗透油田含水上升具有初期含水上升慢,后期加快的特点。另外,通过关系公式测算,近50%的可采储量在含水率达到20%之前采出,证明低含水阶段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阶段。
邹存友白喜俊王燕灵陈新彬周锡生
关键词:大庆外围低渗透含水率
低渗透储层产量递减模型的渗流机理及应用被引量:18
2011年
从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物质平衡原理出发,根据不同的相对渗透率形态推导出注采平衡条件下Arps广义递减模型,即指数型、双曲型和调和型产量递减方程,分析了广义模型简化为常规模型的条件,指出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性对产量递减类型和递减模型参数的重要影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Arps广义模型能有效描述低渗透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决定产量递减类型,油相相对渗透率递减越快,产量递减率越大。
陈新彬常毓文王燕灵汪萍邹存友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