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云南低纬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与小麦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 2001年
- 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 ,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态试点、水、旱地栽培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的分析 ,初步研究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影响 ;出粉率同时受生态环境和品种遗传的影响 ;沉淀值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 ;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 ,但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生态环境与栽培方式互作的影响。
- 于亚雄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杨延华
- 关键词:小麦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流变性
- 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于亚雄陈坤玲刘丽胡银星杨金华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 关键词: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分析育种高产栽培
- 优质专用地麦品种云麦42选育及应用
- 杨延华于亚雄余荣芝魏摝李惠兰杨金华胡银星程耿徐俊萍陈坤玲刘丽扬和仙李元章
- 该课题确定了适应云南生态条件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地麦品种“云麦29”、抗锈材料“抗锈782”、和墨西哥优质面包小麦YK70-PAM做亲本,进行杂交组配,并按组配目标严格追踪精选,稳定后参加逐级试验加以考察,最终育成并于19...
- 关键词:
- 关键词:云麦42选育
- 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1年
- 以云南生产上推广品种为材料 ,种植在云南三个不同生态试点和采用两种栽培方式对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小麦 ,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 ,出粉率表现为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则随不同品种而在不同海拔点表现不一。栽培方式也对小麦的品质性状有较大影响 ,田麦栽培方式明显优于地麦栽培方式 ,适当的灌溉和合理的施肥 。
- 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 关键词: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生态环境栽培方式
- 云南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
- 以云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为材料,通过对3个不同生态试点、两种栽培方式下小麦品质性状变化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品质性状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同时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的影响.
- 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 关键词:小麦品种品质性状
- 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42的高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刘丽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杨金华
- 关键词:旱地小麦品种云麦42高产稳产性
-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抽穗后光合生理性状的变化被引量:18
- 1997年
- 对三个典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抽穗后上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蒸腾速度(Rt)等5个光合生理性状的研究,抽穗后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春性和半冬性品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上升,气孔阻力下降,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与春性和半冬性品种相反,冬性品种抽穗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下降,气孔阻力增加,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5个光合生理性状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均存有较大差异,同品种旗叶光合生理性状优于倒2叶,倒2叶优于倒3叶。
- 赵致陈坤玲张军
- 关键词:小麦性状相关
- 贵州省小麦生产发展与增产潜力和目标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分析了贵州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历史、现有水平、成功的经验和主要科技成果,并且从过去单产和总产的发展趋势、增产的可能潜力等方面,分析了今后一段期间贵州小麦生产可能实现的增产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与对策。
- 赵致陈坤玲
- 关键词:小麦生产增产潜力
- 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选用云南生产上种植的硬粒小麦品种“780”为材料 ,通过 3个不同生态试点、两种栽培方式对硬粒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得出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评价值、耐揉指数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出粉率、吸水率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稳定时间、弱化度、和面时间、断裂时间等表现为中海拔高于低海拔、高海拔。总的来看 。
- 于亚雄杨金华陈坤玲徐俊萍刘丽
- 关键词:硬粒小麦生态环境
- 优质旱地小麦品种“云麦42”的高产稳产性被引量:1
- 2000年
-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明确优质旱地小麦品种云麦 4 2的主要产量性状对其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 :千粒重 >有效穗 >穗粒数 ;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其高产稳产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以利于云麦 4
- 刘丽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杨金华
- 关键词:小麦产量性状高产稳产性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