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相吉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综合征
  • 3篇息肉
  • 3篇息肉病
  • 3篇黑斑
  • 3篇黑斑息肉
  • 3篇黑斑息肉病
  • 3篇PEUTZ-...
  • 2篇蛋白酶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息肉组织
  • 2篇细胞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复发

机构

  • 7篇武警内蒙古总...
  • 4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呼和浩特市蒙...

作者

  • 11篇陆相吉
  • 4篇顾国利
  • 2篇魏学明
  • 2篇丁振
  • 1篇宁守斌
  • 1篇李德昌
  • 1篇任力
  • 1篇刘丽君
  • 1篇吴凯
  • 1篇廖理菊
  • 1篇郭晓军
  • 1篇李建
  • 1篇史小丹
  • 1篇王晓红
  • 1篇王建平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早期乳腺癌比例的增高和年轻病例的增加,国内外对乳腺癌治疗的认识逐渐改变,这就促使手术方式由改良根治术转为保乳手术势在必行。本文就乳腺癌治疗方案改进、保乳手术的优势及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陆相吉刘丽君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因,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例,通过行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术中观察精索各支血管曲张及血运情况,术后观察1周并随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6个月。结果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后精索静脉反流消失,阴囊胀痛于3 d内消失,术后6月后复查无复发、无鞘膜积液和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患者,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作为其治疗的首选,其治疗效果满意。
陆相吉郭冬王晓红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复发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10例报道被引量:1
2013年
病例资料1996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空军总医院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10例,男女各5例;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52岁。表现为腹部肿物伴腹胀9例,头晕、乏力1例。获得诊断的辅助检查:B超7例,CT 2例(图1),MRI 1例。病灶数目:单发3例,多发7例(最多1例达42枚)。治疗方法:1例行保守治疗,
丁振魏学明陆相吉顾国利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位年龄病例资料腹部肿物保守治疗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进行临床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本中心的肺癌手术治疗患者137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及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及数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术后引流管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赫银再刘彦恒陆相吉戴志坚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疗效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7例接受EST术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远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4例)和非并发症组(10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828,OR=6.22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β=1.792,OR=6.001)、胆总管的内径大小(β=1.483,OR=4.406)、胆总管结石大小(β=1.507,OR=4.513)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结论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的内径大小、胆总管结石大小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马秀华吴凯陆相吉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远期并发症
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3例
2017年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旁亢,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低钙血症或高磷血症,从而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并过度分泌甲状旁腺素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综合征。SHPT最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是影响CRF或尿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王建平史小丹陆相吉
关键词:甲状旁腺
经典Wnt通路关键成员在Peutz-Jeghers综合征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关键成员-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β-链接素(β-catenin,β-Cat),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C-Myc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PJS息肉组织、2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道黏膜组织中E-Cad、β-Cat、MMP-7、C-Myc、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Cad、β-Cat、MMP-7、C-Myc、CyclinD1蛋白在正常黏膜组、PJS息肉组和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JS息肉组中E-Cad和膜表达β-Cat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息肉增大而表达减弱;而核表达β-Cat、CyclinD1、C-Myc、MMP-7则随着息肉增大而表达增强.E-Cad和膜表达β-Cat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核表达β-Cat、CyclinD1、C-Myc、MMP-7均呈明显的负相关.而膜表达β-Cat与核表达β-Cat、CyclinD1、C-Myc、MMP-7呈明显的负相关;核表达β-Cat与CyclinD1、C-Myc、MMP-7呈明显的正相关;CyclinD1与C-Myc、MMP-7呈明显的正相关;C-Myc与MMP-7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以及由Wnt所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能在PJS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可能与LKB1/mTOR信号通路的整合有关.
陆相吉顾国利魏学明任力宁守斌李德昌
关键词:黑斑息肉病Β-链接素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7
mTOR通路与Peutz-Jeghers综合征被引量:1
2012年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参与基因转录、蛋白翻译、核糖体合成、细胞凋亡等生物活动,是细胞内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其异常活化对某些遗传性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如何通过各种生物学手段影响该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对相关疾病的发生、治疗、转归、预后进行干预也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学者对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以mTOR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应用于PJS的预防性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陆相吉顾国利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细胞信号通路黑斑息肉病靶向治疗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分析
2007年
郭晓军陆相吉
关键词:复发疝无张力疝修补
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的青年人急性肺栓塞1例报道被引量:1
2012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右中下腹痛5 d,加重1 d"入院。5 d前患者出现右腰、背部疼痛,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抗流感、抗生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此后患者感疼痛转至右中下腹。1 d前患者疼痛加重,呈持续性剧烈绞痛,呼吸困难,T37.7℃。急诊查血常规示WBC12.
陆相吉丁振李建廖理菊顾国利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首发表现青年人急腹症背部疼痛病例资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