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生
-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克罗恩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克罗恩病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21例克罗恩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1例病人中19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盲部切除10例,小肠切除6例,降结肠部分切除2例,末端回肠造口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25±19)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0±71)mL,术后中位进食时间6(4~14)d,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7-40)d.中转开腹率为9.5%,并发症发生率为26.3%。结论:克罗恩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在合理可控范围,且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和切口美观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浩波韩意林谋斌陆兴生吕克之何永刚尹路
- 关键词:克罗恩病腹腔镜并发症
- 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辅助治疗的疗效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手段分为术前辅助放化疗组(A组,n=39)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B组,n=142)。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术前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7.4%和93.7%(P=0.604);保肛门率分别为74.4%和54.9%(P=0.0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和12.0%(P=0.98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0.6%(P=0.215);3a生存率分别为72.7%和80.7%(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提高保肛率,并在一定意义上改善手术切除率和减少局部复发。
- 赵任曹卫国陈徽陆兴生尹路郁宝铭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生存率
- MUM1蛋白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检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组织中MUM1(multiple myeloma oncogene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PGINHL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资料,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U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PGINHL中MU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0%(23/46)。MUM1的阳性表达与较高的IPI(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及较差的疗效密切相关(P<0.001;P=0.002)。亦提示MUM1阳性表达者较差总的生存率(P=0.02)。结论:本次研究发现MUM1是判定PGINHL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季晓频赵任李军民徐子珍朱丽陆兴生
- 关键词:基因表达预后
- 大肠癌与APC基因
- 陆兴生
- 大肠癌优化综合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
- 郁宝铭师英强王平治孟荣贵郑民华何清波赵任李东华陈锦先张卫陆爱国张浩波黄梁陆兴生吴唯勤陈强
- 该项目选择18~75岁,Dukes A,B,C期的大肠癌病例,按病理分期随机分组,化疗方案选用国际公认的FU/LV,并结合国内情况,比较HCPT,口服喃氟啶,以及新一代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观察其局部复发和生存率,总体目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
-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估盆腔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病例的术前盆腔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MRI对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5%,对T2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3.1%,对T3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6.7%;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32.4%。在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的16例病人中,MRI检出淋巴结平均数为5.8枚;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4例病人中,MRI检出淋巴结平均数为2.4枚;两组淋巴结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MRI检查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在直肠壁的浸润深度,但对淋巴转移的诊断准确率较低,故MRI可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方法,为新辅助治疗提供依据,为术后辅助化疗提供信息。
- 张浩波张欢陆兴生潘自来陈克敏尹路
- 关键词:直肠癌MRI术前分期
- 双吻合器法改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肛门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吻合器法改进传统的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术后长期的肛门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3月完成的45例双吻合器法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息肉病患者1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9例。应用Kirwan评分及Oresland贮袋特异性功能评分评估术后远期肛门功能。结果平均随访65个月(12~110个月)后,2例恶性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死亡,其余患者中2例m现不典型息肉增生,4例患者出现轻到中度的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吻合口狭窄,需再次手术干预,16例患者出现贮袋炎的临床症状。本组45例患者中无肛门失禁发生,术后1年、2.5年、5年的中位Oresland贮袋特异性功能评分分别为6分、3分和2分。结论应用双吻合器法改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大便控制能力满意,无肛门失禁发生。
- 张志勇韩意林谋斌何永刚张浩波陆兴生吕克之尹路
- 关键词: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腺瘤息肉病肛门功能
- 结直肠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近3年来在本院内窥镜室进行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镜或外科手术切除后确诊的结直肠肿瘤病例120例,分析探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活检病理的诊断准确性和影响诊断结果的各项因素。结果在120例中,83例确诊为浸润性癌,其中肿块直径大于3cm53例,肿块直径小于3cm30例;术前CT或MRI检查有异常的分别为41例和13例;CEA和CA19—9异常升高的分别为47例和30例。83例中有22例属于DukesC或D期。另外37例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肿块直径大于3cm16例,小于3cm为21例,和浸润性癌组相比,两者间肿块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的术前CT或MRI检查有异常的分别为10例和4例;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均正常。结论要充分认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肠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局限性,合理解读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结果,必要时重复肠镜活检明确诊断。对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不能进行肿瘤根治性手术等过度治疗。
- 张浩波朱延波赵任陆兴生尹路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APC基因与消化道肿瘤被引量:1
- 1995年
- APC基因与消化道肿瘤陆兴生,郁宝铭,王瑞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APC基因最初是在结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PolyposisColi)病人中发现的,并以此命名[1],目前已知,APC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在...
- 陆兴生郁宝铭王瑞年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染色体APC基因突变
- 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肿瘤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均未行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手术时间为(151.6±25.9)min,术中失血量为(200.2±114.7)ml,术后排气时间为(2.0±0.5)d。肿瘤大小为(3.0±0.7)cm,所有手术切缘均阴性,淋巴结检出数为(12.9±2.2)枚。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均为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其中5例出现于前15例患者中,后11例患者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全组无输尿管损伤、术后肠梗阻及肺部感染病例。结论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是将腹腔镜技术与经自然腔道手术概念相结合的一种进步。
- 韩意何永刚林谋斌张浩波陆兴生吕克之华智莉张亚杰尹路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腹腔镜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